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说过:"在未来的世界,财富将首先依赖于人们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对于那些拥有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来说,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与希望的世界。"这位名人的话告诉我们,随着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与创新能力将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条件,现在的中学生,将要在二十一世纪大显身手。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我们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各国的竞争,就是国民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新世纪一再呼唤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成人教育的前景是广大的,我们应该努力研究成人教育的特点。本文通过谈谈学习图书情报学方面的体会,探讨二十一世纪成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动漫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动漫人才教育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动漫人才教育的根本是培养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与此相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也应该得到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时代向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爱因斯坦曾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特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我国正处于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屹立于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7.
上海的优势在人才。上海的发展靠人才,上海的成功最终取决于人才。今天,在通向二十一世纪的征途中,上海人才大发展已具有世纪性的深远意义。 本文是上海公共行政与人才资源研究所的集体研究成果,它为上海人才开发、人才发展作了战略性的政策设计,特向广大读者推荐,但愿我们一起为之鼓舞。倘若您有新的补充,或新的设计、设想,不妨写成文字,本刊可提供交流园地。 本文共分三大部分: 一、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上海人才战略目标; 二、实现上海迈向二十一世纪人才战略的基本思路; 三、上海跨世纪人才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8.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达尔文在情急之下把甲虫放进嘴里,使阿基米德在敌人的刺刀下说的一句话是:"请等一下,让我把这道题算完"。所以说,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为二十一世纪培养高数学素质的未来公民,是每一位数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生物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本文就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李政道也曾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中国学生在数学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存在最大的缺憾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善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悄然得到发展,从而有所感悟,这正是二十一世纪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  相似文献   

11.
读罢杂文名家舒展先生《夏衍的"三多"》(2月17日《库尔勒晚报·楼兰周末》,以下简称《夏》,我终于多少明白了一些作者"要想创造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先进文化吗?让我们都来学学夏公吧!"的倡议之衷,而且还觉得,就是为人为官,我们也可以或者也应该"都来学学夏公"!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更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有人预言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那么,中国,准备好了吗?—我们是否具有能适应未来世纪——发展的人才?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标准又将是怎样的要求?人才怎样能够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环境中,我经常在思考这些问题,我感受到历史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也体会到自身责任的重大。何为人才?人才,即有专门特长的人,德才兼备的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也提出了很多要求,要求具有宽阔的知识视野、…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浅谈美术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几方面功能,说明美术教育在培养二十一世纪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走出校门参加工作后,继续接受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再教育,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将是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成长的重要基石。充分调动一切市场积极因素,推动继续教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将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障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摆在人们面前的将是:梦想与磨砺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希望与绝望相伴、快乐与痛苦共生、幸福与  相似文献   

16.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化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主题,如何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成为高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贾显维 《人才开发》2002,(10):18-19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培养拥有高深知识的创造性人才是各国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因素。正如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给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会计制度带来了机遇,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带给会计核算的深刻变化,理顺会计制度与信息化之间的依存关系,为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环境及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栋 《人才开发》2000,(4):44-45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索质劳动者。但是,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经  相似文献   

20.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者的神圣使命。当今教育阵线正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显著特征。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