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直接影响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股市,汇率,实体经济.亚洲各国经济主要依靠出口,外需的不足,拖累这些国家经济的下滑,并且开始影响实体经济,企业利润下降,导致中小企业破产,失业率的上升,购买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东亚金融危机与东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济发展的出色成就,亚洲人确实风光了一阵。头上顶着光环,在世界经济的大家庭里引来无数羡慕的眼光。这是因为连续30多年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亚洲奇迹”,它们的发展道路被誉为“东亚模式”。当1994年底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时,亚洲人还浑然不觉危机正在逼近他们。风水轮流转,不知明年到谁家。孰料1997年7月亚洲也发生了一场金融危机。不仅当事国历尽沧桑,苦苦挣扎,而且还影响到对亚洲的评价。如今好象一切又要翻过来了。不但“亚洲奇迹”受到怀疑,而且“东亚模式”也似乎人去楼空随之终结了。究竟应该怎样认识亚洲的过去和未来?怎样认识金融危机同亚洲奇迹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下,东亚 各国发展起一种脆弱的经济体系,通过资本项目的开放,实现与国际金融市场对接,最终造成对其 本身的冲击,是东亚危机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看东亚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金融危机仍在东亚肆虐,这场危机影响之深,涉及之广,持久之长,冲击之大,损失之重,都是前所未有的,那么这场危机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发生在东亚?它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何经验与教训?把这些问题搞清,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怎样融...  相似文献   

5.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对这一地区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和走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危机对我国利用外资究竟将会产生何种影响,这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一、金融危机对国际间接资本流动的影响间接资本有中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之分,中长期资本因着眼于长期利益而比较稳定。东亚...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东北亚,其来势之猛,影响之烈,使世界为之震撼。有人将之列为90年代继海湾战争、苏联解体、北约东扩之后又一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其影响波及全球,并将渗入21世纪。一、从经济奇迹到金融危机东亚是世界经济奇迹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政府干预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可以说从经济学的产生开始,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就是倍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越来越成为富有争议的热点问题。经济学历史上对于干预问题的态度并不是从否定\而是从肯定开始的。使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重商主义主张政府应该积极于预经济生活。古典学派为了给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辟发展道路,一反重商主义的干预精神,强调“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反对政府对于经济的积极干预。直到二、三十年代大危机粉碎了根深蒂固的“斯密神话”,才使笃信新古典理论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不得不面对严重的“市…  相似文献   

8.
始于一九九七年七月的东亚金融危机,短短一年多时间,即从泰国迅速蔓延到整个东南亚,继而波及韩国、日本、俄罗斯,形成震撼整个国际社会的金融风暴。这场风暴对东亚各国所形成的冲击,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是史所罕见的。科学地分析这次危机的形成、特点及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对于我们防范和化解这类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是很有价值的。一、东亚金融危机是一场长期忽视经济安全而酿成的全面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是在人们对亚洲经济前景普遍看好的舆论氛围中突然暴发的。事实上,在这之前,东亚各国,特别是东南亚…  相似文献   

9.
东亚金融危机已历时一年有余。在一个创造出经济增长奇迹的后发展地区,爆发如此长久、如此深重且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金融危机,恐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随着危机的进展,国内外学术界对这场危机的研究和探讨,巳不仅限于金融交易的技术层面。作为地处东亚地区的中国,学术界对这次金融危机的研究得天独厚并责任重大。本刊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一组文章,从理论上对导致东亚金融危机的内外体制、制度环境因素及其影响(包括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作深层探讨,并期望在实践上对克服危机的对策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东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金融大动荡。人们从经济结构、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国际收支等方面对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而,就东南亚诸国中央银行在危机中对汇率的干预时机、干预步骤和政策配合等方面的失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一)央行对汇率的干预能否奏效,事实上取决于干  相似文献   

11.
在东亚区域货币整合的进程中,发展东亚债券市场被列为一个主要方面。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东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东亚债券市场的建设。首先回顾东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剖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东亚债券市场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其发展提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2.
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金融创新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的推动因素包括有效市场范武、金融市场结构变化、流动性的扩大、监管套利以及非对称信忠下的量身定做.在一定条件下,金融创新可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是金融创新如果不加节制地过度使用,则可能会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美国金融危机体现的是名义金融创新的失败,实际金融创新只是遭受到危机的较小冲击;促进实际金融创新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金融创新产品设计应该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儒家传统文化进行了审视,分析了其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各层面的主要代表观念的提出、发展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定位。讨论了各传统观念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利弊,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一个新的视角———后发优势陷阱来透视东亚金融危机 ,探讨了技术平台、制度夹生的成因、机理及其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 ,并提出了超越后发优势陷阱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东亚崛起的结合部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崛起的结合部文化牛树国战后东亚①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对东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广泛讨论。本文试就东亚现代化进程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略抒管见。东亚崛起的结合部文化形成的原因文化学知识告诉我们,在一个文化中心形成后,它就会向外“辐射”以影响处于文...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专家学者、民族文化代表等都为基诺族文化保护进行过种种尝试和努力,然而为什么基诺族传统文化快速消失的趋势依然难以逆转?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民族文化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民族文化自信的"挫折","直接过渡"的影响及保护理念和方法手段的片面性等.  相似文献   

17.
东亚文化研究的意义俞新天一、人类精神复兴的泉源当我们考察国际问题时,至少存在三个层次的思考:国家、地区和全球。地区亦称区域,通常指连续的地段,其中心具有一定的共性,却又缺乏国家那样明确的边界。地区往往空间较大,足以成为一块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地...  相似文献   

18.
东亚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解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外汇储备在经历了短暂的低增长后又恢复了高增长的势头 ,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各国外汇储备高增长是近年来世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现象。东亚金融危机推动了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 ,外汇储备高增长又使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因此在外汇储备高增长条件下我国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内部协调  相似文献   

19.
林勇 《天府新论》1999,(1):35-38
泰国人永远也无法忘记始干1997年夏天的那场金融灾难!泰铢一夜间丧失了1/5的国际购买力,伴随抛售泰铢、抢购美元的狂潮,大批工厂关门,大量雇员裁减,物价大幅上涨,市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这股金融风暴迅速波及邻国,使周边各国经济深受打击。马来西亚处于风暴中心,马币兑美元汇价连创新低,股市和汇市在1997年度内的损失相当于该国当年GDP的2.5倍,货币贬值和通胀压力加大,日用消费品价格涨幅从5%-30%不等,失业成为社会首要问题。印尼盾与美元汇率从风暴开始的2631:1跌至10000:1,堪称跌幅之首…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东亚经济模式”历来是东南亚国家学习的榜样。而这次东南亚经济危机本身就包括了本来属于“东亚经济”范畴的韩国;同时作为“东亚模式”的带头人日本也还没有走出低谷,有些问题还在进一步暴露。这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东亚模式”的良好机会。第一,国家或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所谓“东亚模式”最突出的一点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这次东南亚危机之后人们谈论较多的也是这一点。但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中国家由于已有先进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不必事事都由市场通过“试错”的方式摸索成功之路,在经济发展的若干阶段上,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