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教兴国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关于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的论述,关于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须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的论述,是这一战略决策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5年5月6日发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加速国家的繁荣强盛.科教兴国正确反映了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它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极其重大的价值.这一战略决策总结了国内外现代化建设中的基本经验,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个要素所起的作用进行价值选择的结果.自这一战略决策作出以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着力贯彻,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又不断地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为了推动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就要对所遇到的事物以及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所要采取的对策进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2.
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取代制计划经济体制后,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力资源便成为中国经济繁荣的核心。因此,如何恰当处理加速市场经济发展与大力振兴教育的关系?如何形成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这已是我国社会发展无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赖教育的振兴经济要发展,人才是根本,科技是关键,教育须先行,这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所证实的客观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不可违背这一规律。正如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所论断:“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深刻的和深远的影响。今天,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四个现代化”的理论及其实践,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四个现代化是周恩来经济思想的核心贯穿于周恩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宝库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门四个现代化是周恩来经济思想的核心。首先,四个现代化是周恩来经济工作的立足点。周恩来明确…  相似文献   

4.
一 在我们党和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中,周恩来同志最先提出“培养技术人才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关键”;“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他为什么一再强调并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殊重要性?从《周恩来选集》下卷的一系列光辉文献中,可以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5.
要实现振兴中华,振兴河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尊重知识,珍惜人才。搞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合理使用、合理流动和保护等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胡耀邦同志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中深刻地阐述了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性,指出:“推翻旧世界,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建设新世界,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而且应当说,在我们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是决定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邓小平文选》第37页)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才。四化建设不仅需要千千万万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而且需要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没有千百万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提高经济效益都谈不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众所周知,蒸汽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改革的浪朝中。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各级各类的教育改革将在更广阔的规模和更深刻的程度上进行。改革朝着一个总的目标,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与之相应的人才。人才从何而来?人才从教育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邓小平同志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 ,论述教育问题 ,把对教育的论述同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论述融为一体 ,深刻阐明教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一、实现现代化 ,科技是关键 ,教育是基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化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从现代化生产发展趋势考察 ,马克思认为 ,在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诸因素中 ,科学的发展及其运用则越来越起着决定性影响 ,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  相似文献   

8.
一、邓小平文化教育思想的务实性1.文化教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意义。邓小平在长期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尤其在我国这样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更有特殊的重大意义。然而,搞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①这是从战略高度上论述了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迄今人类社会最高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和总目标。然而,整个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创新事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总任务和总目标,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搞上去,则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诸多因素形成一个强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里,培养大量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并有一定管理和科学文化水平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地区的四个现代化,把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也是彻底解决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的一个关键性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按照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新疆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贯十分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  相似文献   

12.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实现振兴经济和国家现代化的一项跨世纪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根本措施和必然选择。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贯彻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和首要的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加速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国际性潮流。任何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但并不意味着各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一模一样的。恰恰相反,各国的科…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以全新的视角,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作出了高度的理论概括。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实践证明,科技是振兴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毛主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宏伟目标。“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极力反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制造了种种奇谈怪论。第一,他们把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同毛主席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指示对立起来,否认“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努力发展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发展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目前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当前,国际竞争有赖于综合国力,突出体现在经济实力,国防实力。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靠的是科技,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依赖于人才。对于21世纪的人才,应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而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是急切。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知识和人才的支撑。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人才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学习和研究邓小平人才理论,有利于帮助我们深化对人才社会作用的认识,加速人才开发,开创社会主义人才辈出的新局面。人才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非常重视和关心人才问题,并把人才问题同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我们国家和民族的…  相似文献   

17.
一、充分认识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2年前,在我们党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精辟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我国在新时期制订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科学技术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生产力,它的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为:一是社会科学作为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对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二是社会科学是我们制订政策的理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在经济建设中要重视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和教育事业,并且把经济、科技、管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四者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而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9.
各位同志: 江苏省农业经济学会1982年年会暨科学讨论会现在开幕!我们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及全国农业书记会议胜利闭幕之后召开的,这两次会议,尤其是党的十二大为农业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也给我们这届年会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现在起,要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  相似文献   

20.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已经成为我们的中心任务。科学技术现代化,也包括社会科学的现代化。因为建设四个现代化,不仅要使生产技术现代化,而且还要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所有这些都要靠社会科学现代化来解决。那么,我国社会科学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Ⅰ把社会科学的研究和现代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回答社会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恩格斯曾经讲到自然科学越来越成为历史的科学,历史的科学是一个发展的动态体系。社会科学更是历史的科学,它随着社会实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