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环保传播研究大多基于新闻学或传播学的视角,将其理解为一种新闻生产或信息传播问题,这种研究视角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本研究以公民社会理论为基本的研究框架,考察了环保传播作为一种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上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当代中国一些环保传播案例的分析,揭示了环保传播对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2.
手机所表达的永恒联系包括了自主联系的辩证法,永恒联系和控制并存着,环境回应与反实践和反技术关联.无论是从传播技术发展史还是其所发挥的人际传播效能来说,手机都可以被称为是一种完美的技术,但任何完美的一面的背面都是一个罪行,革命性意义与摧毁性力量的张力同步增长.本文对完美及其完美的罪行作了辩证思考.  相似文献   

3.
算法在改写传播领域现实状况的同时,也在重新构建起一套全新的传播规则,同时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以这种方式重新审视、体验和消费乃至创造这种全新的传播。从微观层面上对于人的重建,从宏观层面上对于社会运行的重构,这两者的相互交织组成了算法构建的未来传播。算法重新塑造传播领域的交往规则,但是同时它又在遵循着以往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基本逻辑。人要在算法的世界中认识自己和数字世界的区别和联结,把握自己在现实环境中的主体价值,将人的价值与伦理赋予到算法之中,实现人与技术的共生发展——这便是未来传播的约略图景。  相似文献   

4.
反思波德里亚:我们如何理解消费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已成为国内批判性理解消费社会的理论基础,但他不是从对社会体制的合法性及其规范论证的角度去讨论消费社会,而是从符号学的经验分析和人的本真性诉求去批判消费社会。这样的思想样式注定了他对消费社会的否定是非法理性的;他对消费社会的批判是传统批判理论之审美主义批判的延续和变种。鉴于审美主义批判已在国内的思想界演变成为一种阻碍社会理性批判的文化氛围,应谨慎对待波德里亚并进而廓清他在国内思想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预防校园欺凌,不仅要直接对欺凌行为进行惩罚和干预,学校教育应从更积极的视角探索预防欺凌的长效机制。社会情绪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和负责任的决策技能,改进他们对自我、他人和学校的态度与信念。培养学生社会情绪能力是预防校园欺凌的一个关键要素。"社会性与情绪能力养成"课程成为上海静安区的预防校园欺凌的溯源性举措。  相似文献   

6.
编辑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社会文化首先塑造了编辑主体自身 ,编辑劳动也在一定的文化模式、规范中进行。但编辑人员能够发挥其主体自觉性 ,在编辑劳动过程中通过文化的选择、缔构、传播、积累 ,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能量"一词于2012年开始流行,它的流行有一定的背景和现实意义,研究它的走红背景,分析它的运用现状,整合它的国内外研究动向,可以看出,国外对它的研究基于心理学领域,国内对它的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语言学、传播学、新闻学等多学科、多内容,但研究零散缺乏系统整合,所以对其系统整合的研究将是日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长幼无间:口头传播与口语社会的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播学对传播与社会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多着眼于具体的内容分析,比如电视暴力节目与未成年人教育。传播方式本身这一维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此问题,结合媒介环境学派(Media Ecology)的相关理论,考察论证口头传播与口语社会的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提出口头传播决定了口语社会里社会化的主体和内容、社会化主客体之间的信息流通方式和交往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口语社会里社会化的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9.
传播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模式,而是一个网状模式。人们在接收或者发布信息的时候,并不只是运用单一的传播方式,而可能同时在使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方式,甚至大众传播方式。这些不同的传播方式,就像一张张动态的网,将人类生活笼罩于其中。人们会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来编织他们的信息传播网络。不同的人编织和利用传播网络的能力是不同的,这会导致他们在社会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和产生不同的影响力。只有那些善于利用多种传播网络的个人或者组织才会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因而他们也就有了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现代广告传播与社会流行的关系,并从中寻求对广告传播实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博弈论:解读社会历史的新工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博弈在人类社会历史中普遍存在,博弈论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也改变着社会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博弈论既是一种新的社会历史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它融合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解读社会历史的现代工具。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合法性认同的力量下降,社会认同的评价性要求更为强烈。在网络社会,社会认同建构的自主性开始凸现,抗争性认同和规划性认同抬头,并且已经对传统的合法性认同构成挑战。网络时代的社会认同的建构是一个组织诸意义和价值的过程,而意识形态往往在个体的意义和价值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网络时代开始了意识形态由理论形式向感性形式的转向。因此,网络时代社会认同的自主性建构是以感性意识形态为内核的,而扎根于人的内心的感性意识形态赋予了网络认同不可小觑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体现在蕴藏于基层社会的巨大现实权力上。  相似文献   

13.
朱熹理学在徽州地区得到传播与实践,逐渐形成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新安理学学派。朱熹就是新安理学的创始人。朱熹理学的精义通过教育得以传播并渗透到世风人情、族规民约之中,对徽州地区和谐社会的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思想学说必然对社会文化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劳动在满足人们对生活必需品需求中展示了空前的力量,“劳动”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关注劳动经济功能的同时,学者们从物质生产维度对马克思的劳动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这些学者们只强调了劳动的某一种生产形式,而忽视了劳动各生产形式之间的内在融合的复杂统一性.通过对生产劳动的实质是信息生产,以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交往关系生产统一性和虚拟劳动的论述,使我们能够多维度地客观认识、反思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奠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但在社会层面也积累了诸多矛盾和其他不稳定因素,因此重新审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范式在当前社会转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经济成果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反思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范式,指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单核性的发展特性,从发展的协同性、多核性、人文性三个方面展望了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指出,传统农村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曾在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新出现的非营利组织既是基于农民的维护个人的经济和社会权利的现实需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维护社会公平、培养新型农民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农村非营利组织还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实现规范化管理,建立起良好的组织间网络。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多元文化交融的态势是通过传播以及传播的革命造成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适应性和维模性也导致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不同文化因为传媒的发展而在接触、碰撞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前所未有的裂变,文化不仅实现了跨时间的传递而且突破了本民族、本地域内部的纵向传递而跨民族、跨地域地横向传递,当前,多元文化在语言、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日常生活诸方面进行着广泛的交融。尽管多元文化交融的态势呈现了种种对西方文化的趋同,但各种文化生成的源点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文化传播往往出现“误读”现象,对文化的解读不一,使文化冲突在文化的传播中永远与交融共存。因此,全球文化一体化的时代并没有到来。  相似文献   

18.
以人学为视角解读韦伯的思想,主要包含韦伯对人性的理解;韦伯对理性化状态下人的生存困境的洞察;韦伯对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途径探求。韦伯对人性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人的社会性、人作为理性存在和非理性存在的统一性以及人对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追求的双重性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韦伯洞察到人类面临着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以及社会秩序不断挤压人的自由生存空间的生存困境。面对这样的生存困境,韦伯提出了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的拯救之途。  相似文献   

19.
从广告的起源、发展、广告的表现形式和广告所起的作用看,中国古代社会除了商品广告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形式的广告,即政治、文化、军事广告。这些广告表现形式早于商品广告产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商品广告的主体地位互有消长,同时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衍化的过程,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始终。  相似文献   

20.
从信息传播看大众传播媒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信息来源.一般来说,媒介信息传播的过程是由媒介组织、产品、受众和反馈等要素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决定着新闻、舆论、知识、广告、文化和文艺等信息传播内容哪些可以被传播以及怎样传播.媒介通过对象性、互动性、兼容性、科技性和经济性的信息传播,发挥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功能.媒介要使信息传播更有效,应该努力给受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激发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并采用适当的传播形式以增强信息的刺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