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年伊始,四川达县立足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采取“四到位”举措,认真做好了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达县县委、县政府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实行每月考核评比两次、媒体曝光和末位检讨制,加大了督查工作力度;二是制度建设到位。达县民政局从加强基层窗口行风建设入手,建立了临时性应急救助机制,着力规范了救助行为、上岗执法纪律和救助管理工作规程,完善了施救人员登记管理制度,增强了救助工作人员主动、及时救助的意识;三是硬件设施建设到位。为了密切掌握求助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实现跟踪救助服务,达县社会救助站专门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按编制好的程序,将求助对象基本情况和施救情况录入微机,逐步实现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四是施救措施到位。该县采取定期、  相似文献   

2.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其实质就是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诚然,收容遣送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救助性,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乡关系、法制建设、政府职能的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人口流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容遣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容遣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国务院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废除《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建构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了我国社会救助体制,规划了针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宏伟蓝图,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充分领会《救助管理办法》的精髓,对我们做好工作切实维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13,(12):8-10
救助管理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关爱型救助管理制度实施十年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立足自身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地开展救助管理工作、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救助设施逐渐改善,工作方式不断创新、机构管理日益规范,服务功能广泛拓展,流浪乞讨人员教助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杨波 《社会福利》2011,(7):46-47
救助管理社会化是在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基础建设上,规范救助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救助管理社会工作的网络体系,实现救助管理工作一体化,达到城乡社区全覆盖,形成条块结合、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现代救助管理服务网络,对流浪乞讨人员开展有效救助的一种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5.
深入重点区域,开展调查摸底。市、区救助管理站做到早谋划、早准备、早安排,于2013年1月底就深入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及时掌握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聚集地,明确救助对象、救助区域和救助标准,努力做到春节救助慰问工作的全覆盖。积极筹措物资,夯实活动基础。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长沙市救助管理站准备了春节大礼包100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淄博市按照国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厅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人性化救助"理念,变"被动求助"为"主动救助",完善救助制度,创新救助方式,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全方位、全时制、无缝隙救助,有效维护了受助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由收容遣送向救助管理机制的转轨,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然而,在救助管理实际工作中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要把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的范畴,强化部门职责,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状 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和民政部制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称《细则》)以来,流浪乞讨现象和救助管理工作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增多。 在城市的繁华地带,乞讨人员明显增多。以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2006,(8):29-29
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救助设施是基础,管理制度是关键,救助经费是保证。《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三年来,山西省紧紧围绕不断提升救助水平这个中心,着眼长远。从夯实基础,破解难题人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目前,全省救助管理工作政策法规日臻完善,管理机构逐步健全,管理制度不断规范,救助措施基本到位,难点问题取得突破,人性关爱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0.
救助管理机构中的社会工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社会福利》2010,(1):37-38
2003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6年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上述文件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价值观提升和丰富了新型救助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 2003年6月,由国务院签发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入冬以来,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民政局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寒冬送温暖"救助行动,街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 8名,发放专项救助金1.5万元。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乌拉盖管理区民政局"寒冬送温暖"救助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冬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制定救助方案,落实工作力量、工作经费,确保冬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同时,积极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381号国务院令,正式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下简称“新办法”)。这一天宣告了实施21年之久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即将执行。辽宁省民政厅同时转发了《关于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民明电[2003]1O7号),从这一天开始,大连市收容遣送站和全国各地百所兄弟站一起,开始了彻底的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设施的大规模、全方位、立体化的改造和改建。  相似文献   

14.
救助集锦     
《社会福利》2004,(10):54-55
杭州市流浪乞讨救助管理 推出新举措 一是出台《杭州市救助管理工作意见》,向广大市民宣传救助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各部门的职责。二是开展"市民义务劝导"活动。由民政等部门面向社会招募组织热心市民,建立义务劝导队,辅助配合七支小分队,对流浪乞讨行为进行义务劝导。向流浪乞讨人员分发救助服务卡,进行面对面的告知、劝离,做到发现一个、劝导一个、救助一个。三是设置救助引导牌。安装了印有救助条件、救助管理机构地址及求助电话的救助引导  相似文献   

15.
切实履行职责.作为负责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职能部门,救助管理站不仅守土有责,而且要做到工作有方.各地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及19部委《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总结推广经验,完善配套政策,推进救助管理工作健康顺利的开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三年多来,各地积极开展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尽管新的救助管理制度运作顺利,但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29日,安徽省淮北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会议。会议采用以会代训的方式,解读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传达了省民政厅《关于加大对流浪未成年人和城乡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力度的紧急通知》。会议分析了当前救助管理工作形势和特点,就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创新救助服务形式提出了要求,安排部署了开展“关爱生命、告别流浪”为主题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在公共管理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因寻亲不着滞留救助管理机构的智力残疾流浪乞讨受助人员也呈逐年增多趋势。如何做好这类人员的安置分流工作,本文通过委托养老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对解决智力残疾流浪乞讨人员安置难题并建立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8.
启动制约流浪儿童救助瓶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青 《社会福利》2004,(2):32-37
制约救助瓶颈对流浪儿童的救助究竟是强强制还是自愿存在争议。 按照1982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对流浪儿童的收容和遣送可以带有行政强制色彩;而按照新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救助流浪儿童方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之后,山东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办法》,积极转变救助理念,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通过制定工作规范,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救助管理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了方便、快捷、安全  相似文献   

20.
原文速读:河南省为了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令《河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