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生国际化企业”现象是一种企业国际化的新型发展道路,许多的中小企业在成立不久就活跃在全球市场中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通过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的对比研究,可以从概念界定、创立者特征、企业能力特征、企业战略特征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内在特点。同时,通过对新型企业国际化现象的研究,希望对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厂商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国际化生产经营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说到底就是要敢于到国际市场上去闯 ,要靠自身素质的提高去争取好的效益 ;实施跨文化管理 ;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建设 ;快跨境旅游业发展 ;企业出境办厂、承包工程 ,首先要解决资金技术问题 ;在具体步骤上 ,中国厂商的国际化生产经营要按“二步走”的发展计划 ,由近及远地开拓东盟 10国市场 ;中国厂商要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商务理会作用 ;要建立新型政企关系 ,政企分开 ;建立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协会 ,搞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企业、行业之间协调 ,做到市场有序竞争 ,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企业提供服务 ;加强农业“走出去”中介咨询机构和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按国家惯例办事 ;建议政府出台有关鼓励民营企业国际化生产经营的政策 ,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国际化生产经营 ;设立商贸信息中心 ,加强咨询服务业的建设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加强接受国际双边、多边无偿援助项目工作 ,突出国际援助项目在示范性、可持续性、综合性、参与性等方面的作用 ,使之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更大的贡献 ;加强企业国际化生产经营人才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国际化 ,尤其是通过资本市场境外上市的方式实现国际化 ,是融入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重要路径。在直接上市、造壳上市和借壳上市三种境外上市方式中 ,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和股票市场低迷使借壳上市正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扩张的低成本方式。境外上市一方面可以开拓企业国际融资通道、搭建国际化生产经营平台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强化公司治理、提升企业形象。然而 ,企业要妥善处理好“买点”与“卖点”、“挂牌”与“保牌”的关系 ,才能在境外上市之路上顺利行进  相似文献   

4.
选择有效的商业模式是文化企业国际化的必要路径.从“本山传媒”和“迪士尼”商业模式的企业定位、产品创新、资源整合和企业使命的差异分析中可以发现,世界文化市场的认知能力,文化产品的时代表达能力和价值链的有效整合能力是文化企业国际化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我国文化企业国际化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放眼国际市场进行企业定位,形成稳定的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合理制定目标市场策略,从而实现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企业国际化包括市场国际化与边界国际化,其对外直接投资能力是判断国际化程度的主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国际化内涵在不断扩展,国际化衡量标准也正在朝着更加全面、细化和量化的方向发展。就中国企业国际化总体战略来说, 面对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复杂形势,对外直接投资应持科学、谨慎和严谨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企业人才战略特别是国际化竞争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将决定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生死存亡。本文分析了美国在国际化竞争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了美国国际化竞争型人才战略的典型作法,对中国企业培养国际化竞争型人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面对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新竞争格局的形成,中国名牌国际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企业今后应立足实际,迎接挑战;努力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实施全球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走企业的全球化之路。  相似文献   

8.
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7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与企业创业时间无关,与企业高管层的国际化知识经验水平及企业外资背景正相关,与企业资本/劳动比率和技术水平负相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要优于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型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应提升高管层的国际化知识和经验水平,充分发挥“新生学习优势”,从国际化的过程中增强对国际市场机会的判断和利用能力;同时,利用外资开展内向国际化,是提高外向国际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发展,我国中药面临良好的国际市场发展前景,中药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变得日益重要。通过对我国中药企业经营环境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简称SWOT)分析,明确中药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加强中药质量建设;组建中药园区,建立企业联盟等经营战略,以期尽快提高中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效开展国际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国际化旅游城市理论和实证研究仍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并不能适应国际化旅游城市建设的快速增长,很有必要把此作为一个专门方向进行系统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内涵,认为国际化旅游城市应具备“三大条件、五大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洛阳城市建设经验提出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建设是有规律可循的,其建设的一般路径为:“3W+2BC+2KC”。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对动态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理论框架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尤其对动态能力层级划分、构成及其递进关系问题尚亟待进行深入的探讨。在现有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基础上,考虑企业资源和不同机制及内外环境不同变化特点,通过层级和作用关系分析,提出企业动态能力从0阶到3阶的四阶划分方式、建立四阶动态能力关系模型和函数模型,阐释四阶动态能力的具体构成要素和层次关系。研究成果为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FDI的流入为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带来各种效应。通过对FDI各种效应的分析,可以将FDI划分为数量型FDI和质量型FDI。在此分类的基础之上,东道国通过委托外企公司吸引不同类型的外资流入,为本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增加服务。根据委托——代理模型对两种不同类型FDI的分析显示:(1)数量型FDI的极端偏好会恶化本国的福利水平,只有同时引进质量型FDI才可能使本国的福利得到改进;(2)针对外资企业引进“数量型”FDI努力的边际成本和引进“质量型”FDI努力的边际成本之间的不同关系,东道国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引资激励政策以使得FDI的引进符合本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所需。  相似文献   

13.
石化项目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风险,这些风险会影响项目的绩效。基于业主的视角,针对大型石化项目,突破过去常用的工期、成本、质量测量项目绩效的铁三角,将其扩展到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和环境五个维度,同时将风险管理分为风险管理承诺、组织风险文化、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分析能力、风险管理标准化。结合中国大型石化项目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研究大型石化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与大型石化项目绩效的关系,并分析大型石化项目的技术复杂度与组织复杂度对大型石化项目风险管理与大型石化项目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型石化项目风险管理可提高大型石化项目绩效;同时,技术复杂度和组织复杂度越高,风险管理对项目绩效的促进作用会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新时期大学生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反映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套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隶属度函数及线性加权和函数对新时期大学生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模型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客户生命周期模式研究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客户关系具有周期性,可划分为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和退化期四个阶段.交易额和客户利润被选作特征变量来描述客户关系水平,理论分析表明:两者均随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而不断提升,考察期最小,形成期次小,稳定期最大.实证研究检验了该结论的正确性.根据客户关系退出时所处的阶段,客户生命周期模式被分成早期流产型、中途夭折型、提前退出型、长久保持型四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均有不同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伴随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深化,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的选择日益重要。基于2003—2018年期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综合考察多维距离对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两种主要国际化经营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技术水平与经济自由度提升有助于扩大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制度距离、经济距离和文化距离阻遏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修正的地理距离可以增进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且助力出口。我国企业在制定对外投资决策时,应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持续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东道国与外资间的利益博弈,构造了满足投资需求的博弈分析理论模型。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假设条件,论证了东道国利用外资最佳点的存在,并通过东道国与外资之间的博弈均衡分析,针对我国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提出建议,以期合理定位我国的外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持续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程度不断深入,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是否具有优良的减贫效应,减贫效应是否会因国家属性不同而产生异质性的影响,这种减贫效应又是通过何种渠道、何种机制来传导的,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对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2009—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63国的面板数据,依照所属区域大致将沿线63个国家划分为六大板块,构建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减贫效应相关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减贫效应,并采取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探索直接投资的减贫效应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降低东道国贫困率的成效显著,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拉力”,显著地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贫困人口的减少。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减贫效应不存在明显的地理区域偏向性,也不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绝对界限;以“是否布局有孔子学院”作为代理变量来衡量文化距离的远近,在“文化距离近”的国家效果更为优良,而对于“文化距离远”的国家影响并不显著。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挥减贫作用的过程中,就业创造与基础设施建设承担了部分中介效应的功能,通过这两种机制,东道国经济的自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通过创造就业岗位与完善基础建设“双渠道”,提升东道国的自生能力,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发展步入良性循环。通过关注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因地制宜地挖掘贫困地区潜在市场的比较优势,来实现自主减贫。与“输血式”减贫相比,这种“造血式”的减贫方式以提升自生能力为导向,更为有效而持续。为避免模型中内生性问题对研究结论的影响,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阶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重新进行回归,原结论仍然成立;为保证文章实证分析结论的可靠性,采取分别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最终的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以就业岗位创造为本、以人才培训为源、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进一步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向,促进减贫合作。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已进入加速阶段,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制度环境的差异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决策,但现有文献对制度距离与企业海外投资进入模式决策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以2008-2012年间中国上市公司海外投资事件为样本,实证结果表明:(1)正式制度距离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采用独资模式进入东道国;非正式制度距离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采用合资模式进入。(2)当中国企业进入制度环境比自身完善的东道国时,正式制度距离与独资模式的正向关系被强化。(3)随着企业过去积累的东道国经验的增多,非正式制度距离与合资模式的关系被削弱。  相似文献   

20.
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制度质量及制度差异对FDI的流动将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制度质量、历史经历及加入相关组织对FDI流入具有重要影响,但在不同国家具有显著差异。在高、中收入组,FDI更多的受"市场"因素驱动,而在低收入组,FDI存有依赖"政府庇护"寻求发展的"非典型化事实";与高收入组相比,FDI在中、低收入组具有更为明显的"制度接近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