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玲 《生存》2020,(3):0118-0118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音乐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根据儿童的爱动、好玩的特点而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让音乐课堂摆脱枯燥、乏味,营建趣味、高效课堂,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文章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游戏教学的问题,谈三点思考,以期共享。  相似文献   

2.
杨成凤 《社会工作》2011,(24):65-67,74
在灾害中儿童和妇女是弱势群体,四川地震后,儿童友好家园的建立旨在为灾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以社区为基础的游戏、娱乐、教育、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等一体化服务,帮助灾区儿童尽快消除地震造成的不利影响,回归正常生活。通过在家园活动的开展对"优势视角"、"儿童保护"、"儿童参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等有了一些理解。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遇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考社会工作专业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中和”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逵 《社科纵横》2009,(7):134-136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美学的范畴。就像西部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一样,中国的钢琴文化也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互映射的结果,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始终与西方钢琴音乐文化和睦相处,"中和"融合,"和而不同";在中西音乐文化融合选择的同时,中国钢琴音乐家始终清醒地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从文化的视野审视中国钢琴音乐,"中和"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传承尤其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4.
音乐治疗是运用音乐对人生理及心理所能产生的影响,配合治疗技巧,来协助个体达到维持及增进身心健康的目标。对于脑瘫、自闭症、行为障碍等特殊儿童而言,由于生理和心理  相似文献   

5.
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须处理好五个关系之一:国际经验借鉴与中国特色结合的关系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离不开国际儿童福利发展原则和理念的引进、吸收和融入,也离不开海外国家和地区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但是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历程和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不能轻易合弃的。儿童福利从"维权"到"增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李祖辉 《生存》2020,(3):0206-0207
音乐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对于小学生进行优质的音乐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并且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使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使他们能够专注于课堂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谭明珠 《社会福利》2010,(12):54-55
家,是爱的源泉,是温馨的港湾。每个人都有享受家庭温暖的权利和需要,每个孩子都应该有父母的呵护。家庭的温暖对儿童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化的作用无可替代。近年来,南昌市儿童福利院严格遵循"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为理念,通过大力进行城市家庭寄养,开办院内爱心家庭、用心开展残儿送养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吴辉 《生存》2020,(14):0114-0115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步,音乐教学在教育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音乐不仅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在乏味的学习任务中得到适当的放松。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较好地渗透音乐游戏,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计 《学术交流》2007,(9):170-172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是最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的文人音乐文化,它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审美思想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它是以儒家"乐教"与道家"道学"为首出的音乐教育思想,讲究"中正平和"的大雅之音,强调"温柔敦厚"的高雅之风,主要培养人的文化底蕴和气质,重视人品教育,提高"大音希声"与"物我两忘"的音乐审美情趣。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由于中国音乐文化主体的错位,使我们不得不对古琴音乐文化的继承而担忧。古琴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华,是最值得传承的文化思想。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能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品位,能修炼学生的品格情操,能促进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使传统音乐更具有生命力。因此,重视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是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王旭 《南亚研究》2005,(1):88-90,94
印度音乐具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而穆斯林音乐则是印度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苏非契斯提教团在印度穆斯林音乐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今,融合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已经逐渐在特殊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音乐活动在融合教育中的开展还鲜有研究.该文从促进自闭症儿童大脑发育,提高智能水平;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利于自闭症儿童发展运动、协调能力;帮助自闭症儿童体验多种情感、控制情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四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活动在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中的意义与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融合教育探索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杨娇 《生存》2020,(10):0185-0185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转变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被各个阶段教学活动开展所重视,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有效性走进人们的视野。本文以此为研究基点,从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入手,分析游戏教学应用于音乐课堂中的内在价值,探索其在提高课堂有效性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音乐不受国界,语言的限制,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音乐会使幼儿大脑更加灵活,因为音乐就像“活动剂”一样,进入人的大脑,就能使人的大脑充分加以运动,从而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因此,音乐的影响对幼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服务职能全面拓展民政部提出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后,各地儿童福利机构开展转型发展的尝试,儿童福利机构的养育方式从救济型逐渐转向福利型,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从单一的"以养为主"转向"养、治、教与康复并重"。  相似文献   

15.
吴玲 《生存》2020,(5):0119-0119
音乐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有助于让人们心理健康的优化。音乐是义务教育阶段美育的主要内容,创新音乐教学模式,运用合作模式,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发展音乐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文章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对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期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韩磊下凡     
万佳欢 《东西南北》2014,(13):60-62
从"帝王之音"到"全能歌王",《我是歌手》中所呈现的,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韩磊人生循环和找回音乐自由表达的一个微缩过程。困在"大歌"里的韩磊深圳《音乐风云榜》颁奖典礼现场,主办方这次给韩磊的奖项是"最具影响力音乐人物"。韩磊在一群衣着鲜亮的80后、90后歌手中间稳稳坐下。灯光晃眼,他习惯性地眯起眼睛,额头上堆起一些皱纹。他不喜欢化妆,临上台前,化妆师才死活把他按在凳子上,简单画了画眉毛。  相似文献   

17.
《社会福利》2011,(3):65-F0003
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坚持"以人为本、以儿童为本"的办院方针,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服务理念,设立音乐治疗室、多媒体语音室、  相似文献   

18.
我国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协同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因此,将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民俗民间音乐引进并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让当代青少年学生更为全面、更为直接地接触中国社会音乐文化,感受其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利于培养更多、具有深厚社会音乐文化底蕴的优秀人才,有利于弘扬和发展社会音乐文化,更快地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克列姆辽夫是前苏联著名的音乐学家,他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音乐美学问题概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被引进后,掀起了国内美学界对音乐美学这一概念的思考及对其思想的跟随。从前苏联革命背景可以看出,他的美学思想体现出对现实生活及政治生活的功能意义,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深受其影响并在发展进程中起着刷新作用。克列姆辽夫音乐思想深受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论的影响,强调现实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他深刻抨击汉斯利克的《论音乐的美》,认为音乐的最高范畴即为音乐形象,音乐思维则是音调因素与音乐逻辑的矛盾统一,推崇他律论思想。他认为音乐音调、音乐逻辑、音乐思维、音乐形象能够体现出民族性、阶级性、人民性、平易性、传统性,并提倡标题音乐。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它必须调动起每一个人(欣赏者)所掌握的全部音乐知识及音乐技能。社会生活处处有音乐,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而中学音乐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以求更快推进全民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