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道章 《可乐》2010,(7):51-51
1884年中法战争,法国在越南观音桥被清兵打败。法国内阁派海军中将孤拔为舰队司令,从北部湾率舰北上,要夺取福州、基隆作为抵押品,向清政府索取战争赔偿。清政府命平素侃侃言兵的张佩纶(字幼樵)以三品卿衔任会办海疆事宜大臣,到福州马尾(马江)部署沿海战备。  相似文献   

2.
冯晓蔚 《中华魂》2012,(5):39-42
邓兆祥(1903—1998),广东肇庆人。1914年起先后入黄埔、吴凇、烟台海军学校和南京水鱼雷枪炮学校学习,1927年后,任国民党海军"飞鹰"号军舰枪炮、航海正、副舰长;1930年入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1934年回国,任国民党海军水鱼雷营营长、第二舰队司令部参谋、"长治"号军舰舰  相似文献   

3.
法苏历史学家代表会议于1958年10月21—25日在巴黎举行。参加会议的苏联代表团成員有:В·Л·沃尔金(代表团团长),M·B·涅契金娜,С·Д·斯加士金,A·B·阿尔齐霍夫斯基,A·P·約安尼相,А·Д·卢布林斯卡娅,А·Э·曼夫雷特,Б·Ф·波尔許涅甫,В·И·舒可夫,В·И·波浮金。法国代表团由以下学者组成;巴黎大学教授勒諾亚尔,拉布罗斯,彼托,保尔达里,累納尔,塔比叶,实用科学高等学校教授勃罗迪尔,克勒蒙  相似文献   

4.
1958年9月英苏历史学家代表在倫敦举行了会议。苏联代表团成員有:A·A·古貝尔(代表团团长),E·A·科斯明斯基,Б·А·雷巴科夫,M·H·季霍米罗夫,B·M·赫伏斯托夫,A·B·阿尔齐霍夫斯基,B·M·拉夫罗夫斯基及В·Γ·特罗哈諾夫斯基(M·H·季霍米罗夫因病未出席)。大会第一天听取并討論了A·B·阿尔齐霍夫斯基和英国学者司徒亚特·毕哥特的“苏联与英国老古学近况”的报告。第二天听取并討論以下三篇論文:M·H·季霍米罗夫的“俄罗斯希腊正教教会的起源”(討論后由Б·А·雷巴科夫解答问題);英  相似文献   

5.
法国蒙古学家雷纳·格鲁赛(Rene Grousset,1885—1952年)著《蒙古帝国史)《L' EEMPIRE MONGOL PAR)由龚钺译,翁独健校,1989年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雷纳·格鲁赛生于法国格列诺布尔。他起初研究希腊史,由于他爱好美术,从而研究印度史,后来研究亚洲各地区文化史。著有美术史、文化史方向概述性的书籍。他曾任巴黎赛尼希博物馆馆长。  相似文献   

6.
<正>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1885)是浪漫主义时代法国的天才作家.雨果的一生,带有典型意义的伟大光辉、悲壮的色彩.作为一个诗人、小说家、剧作家,雨果的那些震撼人心的作品,使其成为法国文坛的泰斗,称雄于整个十九世纪.作为一名政治家,雨果走过一条风狂雨骤、从波拿巴主义转向共和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清代杰出的军事政治家,太子太保福建水师提督施琅(1622—1696),于康熙二十二年 (公元1683年)开进台湾、使郑克塽地方割据政权回归祖国,从而实现了中国的真正统一。施琅统一台湾是正义的进步的行动。它实际上续承和发展了郑成功使台湾重返祖国版图的遗愿,正与郑成功光复台湾前后映辉。郑成功在顺治十八年从荷兰侵略军手中收复祖国神圣领土台湾后企图以台湾为基地。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与“第二模型建构系统”(Secondary modeling System,它所强调的是关于自然语言的派生性质)相对而言的“第一模型建构系统”(Primary modeling System),自1962年由A.A·扎里兹涅雅克(Zaliznjak)、V·V·伊凡诺夫(Ivanov)和V·N·托波洛夫(Toporov)提出以后,一直是苏联符号学莫斯科——塔图学派的一个中心概念。 1970年8月在塔图大学讲学时,我与伊凡诺夫教授核对了我当时的理解,此后,我于1974年把这一导出概念解释如下:“第二模型建构系统,在广义上,指一个关于世界的思想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环境与某个其他系统,诸如个体生物体、集合体、计算机等。处于相互关系之中;而且其反射在那里起着控制该系统全部交际方式的作用。这样,世界的一个模型  相似文献   

9.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是当代法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不仅是小说家、而且还是诗人、剧作家、评论家、记者。他一生著作一百多卷,而以十多部中长篇小说对西方影响最大。 1885年10月11日莫里亚克出生在法国西南方加龙河下流波尔多市附近的考德兰镇上一家富裕的资产者家庭。他父亲是一个银行家并有田庄兼营木材商业,但这位反教会的共和主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近代史上,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加紧进行殖民主义侵略扩张活动.法国殖民主义者侵占了越南,并以越南为基地进一步侵略中国,挑起中法战争.由于清政府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政策,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马江海战是中法战争中的重要事件,福建水师惨遭失败.新版《辞海》以为:当法国军舰侵入马尾后,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秉承李鸿章主和旨意,对法舰既不阻止,又不戒备,致使福建水师遭受袭击,损失惨重(参见“何如璋”条及“马尾之役”条).以上说法不符合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文学家、政论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他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对人类未来必胜的信念,以及为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巨大热情,都得到了世界人民高度崇敬。但是,他在政治上也曾有过反复多变和摇摆不定的错误,也受到了应有批评。只不过在不少评论文章里,没有把他的功过,即文学上的“伟大”与政  相似文献   

12.
冯殿洲 《老友》2008,(8):12-13
我是1958年8月23日炮击金门的参加者、亲历者,为纪念炮击金门50周年,特写此文。当时,我在距离金门最近的突出部围头(晋江县)守备团政治处工作。我团参加炮击金门共有三个点:一是围头;二是莲河(大登岛对面);三是厦门何厝。8月  相似文献   

13.
法律社会学,又称社会法学。它产生于西方十九世纪后期,及至廿世纪三十年代法律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为较为流行的社会学科。在西方的法学著作中,一般认为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A·孔德(1798—1857)是早期社会法学的创始人,英国社会学家H·斯宾塞(1820—1903)也是法律社会学的早期代表之一。法律社会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社会学家昂齐洛迪的《法律哲学和社会学》(佛罗伦萨1892)一书,但是法律社会学真正创立的标志当推奥地利著名法学家E·埃利希所著《法律社会学原理》一书的出版,它奠定了法律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资产阶级法律社会学在其产生以致后来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不少自成体系的理论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几千年间几乎无一兵一卒把守。到了近代,虽然也有几艘军舰、几座炮台,但杯水车薪,无济于防。鸦片战争中,侵略者一支小小的舰队,便在中国辽阔的海域横冲直撞,长驱直入。国民党虽然也建立了一支海军,同样是徒有虚名,无力于防。 中国共产党一定要结束中国有海无防的历史!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解放战争的炮声还隆隆作响的时候,毛泽东就把眼光射向了东南海岸。1949年10月,他一纸急电,把正在衡宝战场上酣战的第十二兵团司令员肖劲光召到了紫禁城,将年近半百的肖劲光这个“旱鸭子”赶下了海,让这位陆军战将坐上了海军司令的宝座。从此,一直到1980年1月,整整30年,肖劲光便和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向了浩淼的大海。他,第一次确立了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区防御战略;他,创建了第一所海军学校,他,组建了第一支快艇部队、第一个航空  相似文献   

15.
一、马克·布洛赫:《法国农村史》马克·布洛赫的《法国农村史》今天在西方史学界已被公认为一部古典名著。著者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是法国当代负有国际盛誉的历史学家,曾任斯特拉斯堡大学(1921—36)、巴黎大学(1937—40)、蒙彼利埃大学(1941—42)等校教授,著有《法国农村史》、《封建社会史》(二卷,1939—40,英译本,1961)、《史学罪言》和《史学论文集》(二卷,1963)等书。他于1929年与同事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法国历史学家卢契  相似文献   

16.
莫里斯·梅洛·庞蒂(Naurice Merleau Ponty 1908—1961)的名声与影响比起他的同代人让·保尔·萨特要略逊一筹。这大概首先归因于前者的早逝(53岁),其次则是后者在文学、社会活动方面的成功大大提高了他的影响与知名度。但是实际上,正如法国著名评论家完桑·德贡伯所说,梅洛·庞蒂才是法国现象学运动的真正代表,开创了法国存在现象论的道路,从理论意义上讲,他是从3B(麦尔·德·比朗、巴什拉、柏格森)一代到3H(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一代,然后再到三位怀疑大师(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的承前  相似文献   

17.
米舍尔·艾冈·德·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1592年),是16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他的代表作《随笔集》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继《巨人传》之后最重要的一部人文主义作品。如果说,拉伯雷及其《巨人传》是法国早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和著作,那末,蒙田及其《随笔集》所代表的,就是发展了的、深化了的后期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世界无论是在生产力方面还是在社会关系方面,都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这些发展和变化,我认为可以在理论上将其概括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提法,其实早已见诸西方学者的著作,例如A·D·爱德华兹、G·W·L·贝尔曼合著的《英国、欧洲与世界:1848—1918》和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八十名西方著名学者参加编写设计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等即是。然而在我国学界,对于  相似文献   

19.
在学派林立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界,有“第三种社会学”之称的现象社会学,被认为“足以在理论和方法上”与结构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相抗衡。 出生于奥地利并于1939年移居美国的舒茨(A·Schiitz,亦译“许志”,1899—1959年),是现象社会学的创始人。其社会学,又称“日常生活”的社会学。 胡塞尔(E·Husserl,1859—1938年)现象学是本世纪对科学哲学、语言学、社会学、逻辑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伦理学等学科有着深刻影响的哲学思潮。在引胡塞尔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全部文学作品创作中,政治讽刺诗《惩罚集》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雨果站稳共和主义立场的标志,又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趋于成熟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