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汉语中英语借词形成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语音、语义、词形角度出发,将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分为音译借词、意译借词、音译和意译混合借词、半音半意译借词、音译加表意语素借词、形译借词和字母借词七种,认为汉语中的英语借词总体呈现意译逐渐取代音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论假借音转     
文字假借的必然性决定了假借音转的必然性.假借音转包括"音类比方"、"取譬相成"、"音近义通"、"音随义转"四种类型.假借音转的产生,除了语音上相近这一因素外,还与文字在发展使用过程中的形义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回顾日本学者利用日语汉字音研究汉语中古音历史;介绍日本学者有关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资料的考订与整理成果;评述日本学者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研究的基本观点,如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的资料"互动"作用;日汉中古音对音译音语音系统研究的时空间特征,日汉对音译音研究对汉语中古音研究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日本学者对汉语与女真语的对比研究,涉及到考订女真文字与女真语音的材料,女真语与汉语语音关系诸问题。汉满对音译音研究,是从18世纪初叶徂徕的《满文考》开始的。而对满语转写、汉满对音译音资料与汉语语音研究,以及汉满对音译音资料对汉语语音研究的影响,应该拓展其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5.
汉语借词音译的优选论分析——以增音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音系和语音感知的角度分析汉语中英语人名的音译过程,研究发现:为了符合汉语的音节结构特点,音译过程采用了增音、删音和变音方式,且尤以增音为主;所添元音呈现一定的语音规律,即辅音同化、元音和谐和元音默认。增音方式体现了音节的“最大保留”原则,而增音的种类符合人类的语音感知能力。优选理论很好地将这两者相结合,通过标记性制约条件和忠实性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形式化地阐述整个增音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难点(一 )用汉语的近似音发英语音语言是民族性的 ,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在各种语言中也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尤其汉语是表意语言 ,英语是拼音语言 ,两者属不同的语系 ,在语音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常给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发音带来极大的困难。1.有些音属英语独有 ,汉语中无相应的音。如 :[θ][ ][ ][ ][tr][dr][ ][d ][ ][ε ]等英语语音 ,学生在发这些音时 ,为了记住含有这些音的单词 ,而又苦于找不到相应的符号来记忆 ,只得借用汉字来注音 ,常用汉语的s、z发英语的 [θ][ ],主要是口形、舌位不到…  相似文献   

7.
外来词的借入方式和汉化方式 --兼论外来词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是其他语言符号的借入,作为一种符号的借入,是形式和内容同时借入,即外来词是以语音一语义方式借入,加入文字的因素,则是以字形一语音、语义的方式借入。根据外来词的借入方式,可以把外来词分为借音词、借形词、借音借形词三大类。外来词借外语词语形、音、义结合方式的同时,又融入了汉语词语形、音、义结合方式。外来词中的汉语形、音、义结合方式便是汉语对外语词语的汉化改造。经过汉化,外语词语才成为进入汉语系统的外来词。  相似文献   

8.
频繁的国际交流使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外来词不断增多。这些外来词主要包括完全音译、音意合译、音译加类名和外语首字母缩略词四类。在目前的外来词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港台音译词流行、外来异形词增多、首字母缩略词使用不当等问题。在外语词进入现代汉语系统时,必须接受一定的汉化处理,以符合现代汉语的发音习惯、词汇和语法规则。在外语词的汉化处理过程中,社会应遵循“柔性原则”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从而促进现代汉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意译词和借形词的身份的确认,应该区别对待:那些被称作"仿译词"的,应当视作外来词,而那些纯意译词,则宜看作是本民族词;借形词的情形极为复杂,其中一部分是外来词,还有一部分实际上是汉民族传承词。音译词是层次最低的一种外来词,它们常常成为外来词定型过程中的初级形式、过渡形式。音译兼意译词则是一种集音译、意译于一身的外来词,个中蕴涵着译者的智慧和灵气,因而往往也成为外来词定型过程的终端。字母词同音译词类似,从理论上讲,应当也是外来词定型过程中属于过渡性质的一站。外来词的汉化现象既表现在词的语音形式上,也表现在词的结构和意义上,有时甚至表现在书写形式上。同汉语本民族词一样,汉语外来词也存在一个规范的问题,内容涉及读音的规范、构词方式的规范和书写形式的规范等。  相似文献   

10.
源自英语的音借词已成为汉语中的一小部分,其数量呈增长的趋势。从形式、类别、特点三个方面探讨英语通过音译进入汉语的情形。  相似文献   

11.
任何语言都有其特有的语音系统。英语和汉语在音节构成与组合、音位数量与性质等方面都存在异同。汉语音节通常是辅音加元音 ,英语音节的最大特点是有各种辅音群 ;英语单元音其音长可造成意义的区别 ,汉语单元音数量少 ,每个音要承担较多的功能 ;英语双元音两音相对独立 ,汉语双元音浑然一体 ;发英语三元音时气流为强-弱 -强 ,汉语为弱 -强 -弱 ;英语辅音清浊的对立为“区别性特征” ,汉语的送气、不送气的对立为“区别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前,英语已发展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它有许多国别变体,中国英语就是其中的一种。中国英语包含着语音、词汇、语法、拼写、句式、语篇及语用等多个层面,而词汇层面是最能反映中国英语特征的一个层面,它涉及到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的各种特有事物。中国英语的词汇层面主要是通过音译、意译、音意译结合及省略译等几种方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略论汉语对外来词的汉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在各个民族语言中都有 ,汉语自然也不例外。但是 ,大量存在于汉语中的外来词 ,我们已经觉察不出它们是外来词 ,这主要是汉语对外来词汉化作用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外来词的传入方式 :纯音译、意译、音义兼译 ,以及汉语对其从语音上、表意上、构词法上、语法上的汉化等几个方面来讨论汉语对外来词的汉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上古汉语无复辅音:1.汉字谐声的特殊现象是汉字时空音变或俗读误读造成的,不可作为复辅音的根据;2.汉藏语系的诸多语言有复辅音不能类推上古汉语有复辅音;3.古今汉语与方言中特殊的语音现象如切语的使用、重叠词变双声、叠育或衍音词,是汉语语音在使用上的特点、,与复辅音的性质特声、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分析了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现象 ,指出音译法有其内在的规定性 ,汉语词汇音译应有一定的限度和标准 ,既要体现源语的民族性 ,又要符合译入语的表达和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中式英语是一种独特的英语变体,在拼写、语音、语法和语用上都存在有别于通用英语的特点。早期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不少来自粤语,现在绝大部分来自普通话,用的是汉语拼音。早期汉语借词不少是音译借词,当代发展趋势是意译借词。早期借用以单词为主,现当代则出现大量的借用短语。  相似文献   

17.
英语影片名汉译技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英语影片名的汉译技法进行了探讨,将其归纳为①直译——按英语片名的意义直接译成对应的汉语片名;②意译——以英语影片的片名内容为依据译成与片名内容相仿的汉语片名;③直译加意译;④音译——按英语片名的发音直译出相对应的汉语片名;⑤音译加意译;⑥编译——按英语影片内容另取片名或翻译成汉语成语。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有许多音译外来词.所谓音译,就是用本民族文字摹拟记录外语词的语音.从理论上说,这种摹拟只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在音译词中,汉字是纯粹的记音符号,已经失去了自身的表意作用.因此,音译词仅仅通过语音形式表达词义,其书写形式没有表义功能.例如:  相似文献   

19.
英语在其发展和演变的一千多年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汉语词汇以其独特的表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进入英语词库之中。汉语音译贷词的融入不仅丰富了英语词汇,同时也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老文明得以传扬。本文以翔实的例证对汉语音译贷词的起源、涉及范围、语音源流和进入英语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探讨了汉语贷词深刻的文化内涵,充分说明了英语中的汉语贷词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量外来语尤其是英语不断进入现代汉字系统,丰富了我国的语言,但又给其翻译造成了困难.指出其翻译方法及原则是纯音译、意译、附加说明即加字译法、半音半意译、意义兼译等,了解外来词的翻译有助于不断提高汉语中外来语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