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扩招等因素使高校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而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处境被形象地描述为"夹心层",其就业成本更应该得到关注。以甘肃省部分高校为例,对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成本以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就业成本的主要构成内容及降低硕士毕业生就业成本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高等院校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营销体系,整合地方政府、辖内高校和用人单位三方的就业资源,构建以人才中介为节点的就业服务营销网络,拓展高校就业的观念创新域、管理创新域、服务创新域和调控创新域,促进大学毕业生在区域市场中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3.
社会需求是检验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试金石"。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需求单位的调查,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最后,以某高校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辉 《南都学坛》2010,30(1):121-12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如何恰当定位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是当前政府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作用体现为组织协调作用、规范监督作用、支持保障作用、计划调节作用、规划指导作用、岗位创造作用。我国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有努力发展经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加大政府主管部门的调控力度,优化就业政策、保障大学生就业,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多元化就业服务体系,加强高校管理和评估干预、引导高校加快改革。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社会上逐渐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高校毕业生统计数据为基础,对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就业地区、就业方向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这些影响因素与毕业生就业方向、就业地区选择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用t检验说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歧视与过度偏好高学历;运用方差分析说明了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率,以及到不同性质单位就业,存在明显差异;解释了现代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因素背后的社会、经济与观念等原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人数剧增,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因此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了灵活的就业方式.本文分析了高效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现状,并对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提出了几点经验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会越来越凸显出来:高校毕业生素质的适应不强与择业误区,就业宏观调控和发展的滞后与困境,用人单位的攀比与“保护”,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困难。为此,应采取以人为本,建立完善的就业调控机制和服务体系;练好内功,调适结构,完善成才就业导航体系;形成互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等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再到更加积极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逐步过渡;就业指导工作职能逐渐从以计划分配、行政管理、就业安置等工作职能为主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为核心的方向转变.通过整理和归纳恢复高考以来相关国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分析和总结该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为将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完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等措施,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5,(5):91-92
建设中原经济区,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既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又为河南省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新的就业路径。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通过高校的改革创新,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高校毕业生自身努力,提升就业能力。实施政府、高校以及毕业生有机统一的就业促进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府引导为基础,以教育改革为契机,以品牌带动为抓手,一定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才市场机制构建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决于市场的优化配置,我国人才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自身机制的构建存在障碍。我国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人才市场供需主体到位、供求机制的建立、价格竞争机制的形成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要得到充分利用,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基础是加快人才市场主体建设,加速人才市场的机构建设。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内在功能,同时要目标明确、举措科学、坚持创新。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重要的人才生产基地,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大学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竞争的局面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严峻挑战。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做好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从而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将成为主流,人力资源价值呈不断上升趋势,企业间竞争明显加剧,突出地表现在市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上,人力资源作为核心资源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其受国际化的影响当然也是不可避免和极其深刻的。因此,科学的确认、计量、报告人力资本,对于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人力资源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金融市场竞争为主的第三次竞争过程,使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新金融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全球市场经济运行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我国现阶段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发挥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管体系,有效调控金融风险,为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然而,对于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至今还缺乏学理层面的深层论证,尤其是缺乏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的逻辑论证。其实,在马克思经济学里,资源配置就是“社会必要劳动冶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和各种商品与劳务间的配置,双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和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竞争的学说就阐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动态过程。从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出发,阐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将发电环节从纵向一体化结构中剥离后引入竞争是输配售电环节改革的基础,也是建立电力竞争性批发市场,形成供给侧和需求侧互动响应的前提。在竞争政策的作用下,中国发电行业已形成国有发电企业、民营及外资发电企业并存的格局。在对微观发电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构建实证模型对发电行业竞争性改革的效果进行检验,发现相比于产权改革,竞争引入后市场集中度的降低对发电行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通过核密度图以及BHC、GR分解方法对发电行业的资源配置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电行业的资源配置状况随时间不断优化,但较低的“进入效应”预示着非国有资本进入发电行业的“玻璃门”仍然存在。因此,现阶段应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发电市场竞争,并逐步推进输配售电环节改革。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所设计的"辽宁人才环境建设调查问卷",对辽宁省九个市地就辽宁省人才环境建设进行了大样本调查,针对调查所得的结论,从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辽宁人才环境建设的相应对策措施,包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营造宽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人文环境;建立和完善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快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转变选人、用人、育人机制,营造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创业和发展环境;转变教育重心,注重培养两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建立健全以鼓励劳动与创造为目的的激励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市场导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市场配置实现.人才资源从宏观上是一种战略性资源,但它又是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基础性资源存在.因而,与其他改革一样,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结构优化的基本取向也同样是市场化.  相似文献   

20.
风景名胜资源市场配置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调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和保护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政府调控为前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风景名胜资源分配体系。然而,意识形态的束缚、所有权主体的缺失、经营体制的低效以及法制管理不健全等制度缺陷导致了市场配置风景名胜资源的低效率。因此,必须通过加强政府调控、明确风景名胜资源所有权主体以及经营体制创新等途径确保市场配置风景名胜资源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