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否始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有没有比阶级斗争更重要的动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顺利地实现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要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首先要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在考察社会发展的动力时,从来没有只局限于阶级斗争。毛泽东同志指出:“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第一次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客观必然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指出矛盾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然而,囿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毛泽东虽然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却未能正确提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在解决矛盾的手段和途径上,由于过高地估计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和作用范围,他更侧重于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逐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最终“以阶级斗争为纲”使矛盾动力论畸变成阶级斗争动力论。深入地探讨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转变的思想轨迹,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改革动力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决定、制约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过程及其发展阶段的总根源。在阶级社会里,一切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或者说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在奴隶社会,表现为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在封建社会,表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从有阶级向无阶级过渡的社会,这个社会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是什么关系呢?究竟是到社会主义制度自身中去找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还是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残余、碎片中去找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根源?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事物的发展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因此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同时,各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又有其特殊性。所以要研究一种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就得研究这种事物所具有的特殊矛盾。 人的心理的发展亦由于它的内部矛盾。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这种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通行的提法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有的同志则认为“是社会积极力量与消极力量的矛盾”。这两种提法太一般化,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这两种矛盾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存在,它没有具体地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发展动力,没有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两种矛盾的途径、手段和中心环节。离开了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条重要原理。这个原理是十分正确的。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着重阐明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时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直接动力”、“伟大动力”等等。这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也是它的动力,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怎样正确理解生产方式与阶级斗争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究竟是什么?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明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仍然是社会基本矛盾。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历史唯物主义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在此之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已从一般意义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由于他们受所处时代和实践地位等条件的限制,都没有从理论上给以明确地回答。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于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充满矛盾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第  相似文献   

9.
关于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我国心理学界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六十年代初期曾经开展过热烈讨论,近来又有人提出一些新的看法。究竟什么是心理发展的內部矛盾?在心理发展的诸内部矛盾中究竟什么是根本的矛盾?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外部条件的关系怎样?我试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对这几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就提出了一个用什么观点才能搞清楚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问题。用什么样的观点呢?一分为二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锐利思想武器。因此,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1.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最后的一个皇帝罗慕洛,为不可一世的西罗马帝国举行了殉葬礼。这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为什么会灭亡呢?毛主席告诉我们:“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探索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我想,按照毛主席的这个思想作指导最恰当。奴隶制经过发生和发展,到罗马帝国时期已经达到了它的最  相似文献   

12.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他则明确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①据此他提出,党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即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三)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国际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个创立了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其中包括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理论。他指出:在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以后,虽然阶级斗争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没有创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创造出机车、铁路、电报、纱绽、精纺机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从这段论述中得出的结论是:生产力是人创造的。它启发了人们对以下问题的思考:认识社会发展动力的起点应该在哪里?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什么?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中心问题应该是什么? 我认为人应该是认识社会发展最终动力的起点。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  相似文献   

14.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和实践李坚马克思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之基本形式就是社会发展动力的角度,提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动力是什么?在我们党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过程中,当年毛泽东作为揭...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本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报刊上不少文章谈到“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究竟什么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呢?有的说是生产力内部的人和物的矛盾;有的说是人和自然界的矛盾;等等。虽然众说纷纭,各持一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认为生产力能够自我膨胀。本文认为,不能离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统一体,孤立地去考察生产力的发展动力问题。(一)  相似文献   

16.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本文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下述四对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的内部矛盾(其中包括劳动与需要的矛盾以及低一级层次上的劳动过程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矛盾)、生产关系的内部矛盾.这四对矛盾对生产力的作用不是彼此互不相关的,而是通过在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结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动力体系来实  相似文献   

17.
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虽然“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16页);与此相适应,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当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而中国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也就是要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变化和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了新目标,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内部矛盾主要是干群矛盾、劳资矛盾、贫富矛盾、城乡矛盾和区域矛盾,其实质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具有结构性、利益性、群体性、突发性、复杂性、反复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等方面的特点。工农两大阶级的社会地位与弱势群体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突出问题。要提高处理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能力,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维护社会公平、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发展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矛盾统一体,与此相应,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动态系统结构。正因为如此,恩格斯说,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是构成社会一系列要素交互作用产生的合力。根据恩格斯的论述,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中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而精神动力。个人意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社会正是在这些动力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中前进的。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原理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对于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发挥根本动力的主导作用及各种动力因素的交互作用,积极开展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人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这一矛盾在一切社会制度下都存在,因此,它只能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同其它社会形态的共性,而没有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不能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质。因此,大家都认为应当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具体化。对此,现在大体上有三种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