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詹姆逊从其“第三世界文学”观出发,对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提出了新的看法。他强调第三世界文学与第一世界文学的政治性抗争,前者具有的“民族寓言”的性质,凝聚着强大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他指出,歌德的“世界文学”的本意被曲解,应该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接触的角度来看待来重新审视“世界文学”的概念,世界文学应该是积极地介入和贯穿每一个民族语境,知识分子在不同的民族环境或民族文化之间接触和交流中起到了媒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先秦先民们的饮食活动是华夏之"礼"的一种主要来源,"谷""肉""酒""乐"组合形成了"食礼"的最初形态。"食礼"由"物"逐步转化为"事",由物质形态转化为精神观念,"食礼"作为"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礼乐"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祭"是"五礼"的首要内容,先民们通过祭祀活动以"反本修古""不忘其初",生食—玄酒—大羹正是"以嘉魂魄"的祭品组合。先民们日常生活之"食"中也处处体现着"礼"的观念,比如:"筵席"中显现尊卑,"轻财而重礼之义","节嗜欲"体现修养,"养"是"孝"与"敬"的基础内容等。"礼"不离"食"是华夏之"礼"的重要特征,先民们对"食"的烹制与调和也为中国审美观念的生成提供了一种重要场景。  相似文献   

4.
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应当包括中国版图内全部地区的当代文学,但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中国境内(境指关境)的当代文学。从世界华文文学的视野来观照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样态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提供对当代文学的新认识:置身“冷战”环境,但“中国当代文学”对“冷战”的参与,具有一种“非典型形态”;“中国当代文学”向现实主义挺进并不断深入,与整个世界文学潮流形成了一种“逆行”发展的势头;在经历了“拨乱反正”的过渡期后,一是向西方深度学习追求先锋,二是自觉回视传统有意寻根,“中国当代文学”放弃了“新”“新文学”的尝试,以一种既具有自觉的理论意识和本土立场,又兼具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文学并致力于并入世界文学,从而造就了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5.
幸福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史中倍受关注而又充满争议的一个话题。哲学史上的众多幸福论之所以没有真正地使人类走向幸福,是因为它们在理论的发端处就为人类埋下不幸的隐患。这种隐患总体上可以概括为非共在性的思维,具体表现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关系性的存在,但是,共在先于存在,这就意味着只有通过构建合理的社会关系,人们才能共同走向真正的幸福。事实证明,马克思是以一种共在论的视角,构建自己的幸福观,从而实现对传统非共在性思维的超越,最终使人类的真正幸福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的“生活世界”是指大学新生日常生活的世界,并由此发现和构建对大学生活的完整意义、功能和价值。“生活由紧变松,目标无所依靠;内在调控失衡,心理焦虑呈现;自我角色迷惑,价值取向多元”是大学新生“生活世界”的真实写照。发现大学新生的“生活世界”对加强新生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世界范畴在海德格尔整个思想中有其逐渐演变的一个过程,而海德格尔也正是通过论述用具对世界的揭示,艺术对世界的解蔽,物对世界的聚集和现代技术对世界的促逼等四个方面展现了这一逻辑演变,从而显示世界这一范畴在其思想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论述了“世界经济”课程的重要性 ,其次重点对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包括“世界经济”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改革、授课方式的改革、考试形式的改革、教学过程中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等问题 )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英美海洋小说中的人类生存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视角出发,依据"周围世界""共在世界"与"自身世界"的三重结构世界理论,对英美海洋小说中的人类生存困境进行分类与梳理。认为随时代的发展,作品对生存困境的探索逐渐深化,由探索人与物的关系,演变为探索人与物、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之后发生质的飞跃,由生存探索进入存在探索,着力于探索超脱于物与人的虚无,进而寻求虚无与现实的结合点,对依然身处困境的当代人的生存探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期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兴起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波浪潮时 ,马克思就敏锐提出和运用“世界历史”的理论和方法 ,从哲学本体论上批判性地反思和审察了全球化在物质实践、认知视野、人的本质和社会存在等诸方面所引发的历史性变革及其发展走势 ,这对于我们今天深刻地认识和积极地应对 2 1世纪在更高层次上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具有极为深刻的启迪作用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代著名诗人邵燕祥在新时期“归来”之后继续创作了大量诗篇,并呈现出了与他以前的创作截然不同的风貌,对于这些诗作中所展现出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索,是我们理解“归来”诗人邵燕祥的一把钥匙。从“一颗有璺的心”、“人格理想的倔强坚守”和“用‘临终的眼’看世界”这三个方面对“归来”诗人邵燕祥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可探索他的诗作与他的内心世界之间的隐秘联系。  相似文献   

12.
《存在与时间》中的人之此在具有“双重身份”,它是诸存在物中的一种存在物,同时又是能够“去存在”的存在物,我们可以把这种“双重身份”称为在存在与存在者“之间”。这个“之间”表明此在在存在者状态和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体现了此在与存在具有某种相互需要的复杂关系,也揭示了此在逃避自己的存在而沉沦在世的根本原因。由此,存在不再是形而上学之崇高的思想对象,而体现为此在在其日常生活之生存活动中对自己的存在的开展,其中的关键在于此在如何能够作为可能性而存在。  相似文献   

13.
就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人类解放的承诺来说 ,始终关注着人的存在意义。但与以往传统本体论和知识论哲学不同 ,马克思社会批判哲学的道义性是付诸“改变世界”功用性价值诉求及其价值解释的方法论。本文试就马克思“改变世界”哲学的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解释的方法论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吴超 《东方论坛》2008,(4):92-96
清初经学家朱彝尊治经考史遵循“明经”以“求道”,“求道”以“致用”的治学路径。所以,他以宋明理学中的形下之“用”,即传统道德伦理规范作为“义理”体系,指导自身的考据工夫。这种“义理”思索虽然比宋儒“穷理尽性”的形上思辨“低级”得多,但朱彝尊之考据绝非“纯考据”,“文以载道”论与“道统”思想就是这种“义理”探求的产物。朱彝尊以考据见长,又不失“义理”,代表着清初诸儒在“道问学”的考据与“尊德性”的义解之间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世界与物理世界并非一一对应,所以"绿"类词语也并不只是单纯地表示颜色,由于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的介入,"绿"类词语内部结构和外部含义都得到了大大的拓展。  相似文献   

16.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生活世界概念为中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话语方式,同时也面临了被教育界曲解和误用的危险。胡塞尔、海德格尔、日常生活学派的观点作为参照系对中国教育具有积极意义,而作为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坐标系则是一种理论的僭越。回归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现实——生活世界是通达本真教育的基本前提与历史性境遇。  相似文献   

17.
儒家祭天地、祭祖先、祭圣贤三祭之礼渊源甚早,有着鲜明的人文指向,体现出独特的人文精神:敬鬼神、承大祭的“神道设教”;质性情、形文饰的中和精神;慎始终、厚民德的道德教化;祖有功、宗有德的人文意蕴;别远近、序尊卑的伦理秩序.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具有宗教性和人文理性的双重品格,这对于今天世界的宗教、种族冲突有重要的化解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全球化思想:世界交往推进了全球化的形成;近代资产阶级的世界交往开启了近代全球化进程;资本的世界交往运动构成全球化的直接动力;资本主义的世界交往悖论是全球化双重价值的根源;世界交往是实现全球化的最终趋向——共产主义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扬雄继荀子之后提出“明道”论。在扬雄的文学思想中,明道、宗圣、尊经是三位一体的,其“道”是指“天道”或“天地之道”。扬雄与刘勰在论文上有深度的契合,他们皆依孔圣立言,而且后者常以前者之观点为论文之准绳,二者在文学思想上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刘勰论文重“原道”,其“道”既是天地之道或自然之道,亦是儒家之道,三者异名而同义,并无根本之冲突,其理论渊源正是扬雄的“明道”论。扬雄、刘勰的“明道”论,是儒家思想尚未教条化之前的创建,是关于文学本体意义之建构,与儒家思想教条化后的道学家创建的“载道”论有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处可以感受到形象的魅力:“形象”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在各类媒体上,也都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这表明,形象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但人们并不是以同一尺度来使用这个概念的:有人把它看作物体在意识中的呈现;有人把它看作人与物的外貌;有人把它看作精神的显现;有人把它看作主、客观的统一总之,各取其需,说也无妨,听也无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