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以有限期内一个生产商、多个分销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冷链系统库存一体化决策为研究内容,建立了考虑可变运输成本、变质率服从三参数Weibull分布的三级冷链库存模型。文章从系统利润最大化的角度确定各个供应链成员的最佳补货策略,在与零售商主导的非一体化决策的对比分析中发现,库存一体化决策带来系统利润增加的同时也牺牲了部分成员的利益。与此同时,通过对变质率参数和运输成本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发现,在运输距离一定的条件下,固定运输成本对最优库存策略的影响较大;在保鲜期一定情况下,变质率的尺度因子对系统总变质成本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需求不确定环境下合作广告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决策及绩效的影响。在此供应链中,上游制造商决定产品批发价格及地方性广告费用分担比例,下游零售商决定地方性广告费用的投入及产品售价。运用斯坦伯格博弈模型研究了不确定性对上下游定价和广告投入决策的影响,分析比较了有信息共享和无信息共享两种情况下供应链各成员及供应链利润。结果表明,对零售商而言,其广告水平,产品售价,及期望利润都随着广告效应的增大而增加;对制造商而言,当广告费用分担率较大时,较强的广告效应会导致零售商对广告的过度投入,从而损害制造商的利润。给定制造商广告分担率,信息共享可以提高制造商期望利润,却减少了零售商期望利润,并可能减少供应链的总体利润。给定批发价格的情况下,信息共享会提高制造商及供应链期望利润,而对零售商来讲无差别。  相似文献   

3.
针对由数据公司、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在仅知需求均值和方差信息下,建立了集中和分散两种决策情况下的供应链鲁棒优化模型。集中决策下,全体供应链成员共同决定产品零售价和产品生产数量;分散决策下,数据公司作为主方,决定需求信息零售价,制造商和零售商作为从方,分别决定产品批发价和产品订货数量。针对两种决策下的供应链鲁棒优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最优决策,分析了大数据投资成本、消费者异质性需求满足程度等系统参数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进一步,设计了能实现三级供应链完美协调的利润共享契约。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和契约协调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集中和分散决策下,大数据投资成本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投资大数据才有利于供应链成员及系统利润的改善。特别地,与无协调时的情况相比,虽然协调机制下相关系统参数对供应链成员决策及利润绩效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但文中提出的利润共享契约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显著改进供应链成员利润且实现供应链完美协调。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虑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零售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其中制造商是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的领导者,两个零售商作为博弈的跟随者,研究政府再制造补贴下供应链的决策及合同选择问题。以集中决策为基准,分别建立零售商内部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和Stackelberg博弈时的决策模型,分析了零售商的不同竞争行为、竞争强度及政府补贴对最优结果的影响,同时对零售商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时成员间签订成本分担契约及收益共享契约后闭环供应链的决策及利润进行了对比,并设计出可以协调整个供应链的新契约。结果表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行为会使其最优零售价格增大,最优废旧产品回收率及供应链最大利润降低,当零售商内部采用Stackelberg博弈时闭环供应链所获得的利润最低;竞争越激烈,三种模型下各成员的最优定价、回收率及利润都越低;政府补贴可以有效激励集中决策下的回收行为及促进该模式下供应链利润的增长;当零售商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时,成本分担契约的签订可以提高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回收率,而收益共享契约能够使得供应链及制造商的最大利润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平台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采购赋能行为迅速增加,这有助于帮助供应链成员降本增效,但也可能引发核心企业自身的高库存风险。本文在同时考虑供应商产出不确定和零售商需求不确定的情境下,构建了由一个平台型电商企业、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探讨了采购赋能情境下供应链的库存风险共担机制。研究发现,引入需求风险共担契约有助于提升供应商的生产投入水平、平台的订购量以及零售商的销售努力,并提高供应商与平台的利润。其次,引入产出风险共担契约会降低供应链成员的决策水平和利润。最后,对于不同类型的供应链风险应采取差异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渠道协调的收入共享契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若臻  黄小原 《管理学报》2006,3(2):148-152
研究了委托销售条件下的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协调问题。在该契约下,零售商决定收入共享比例,供应商决定产品零售价格和生产数量,并保留产品所有权,双方所有关于需求、成本等信息都是对称的。综合考虑了产品残值收益和缺货损失情况,建立了以零售商为主方、供应商为从方的Stackelberg主从对策模型,分析了委托销售下分散供应链决策同集中供应链决策的关系,探讨了系统参数对供应链及其成员利润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表明,供应链及其成员绩效受两个系统参数,即需求价格弹性和零售商成本分摊比例的影响,从而为契约双方针对不同产品和各自成本结构签订最优契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货架是超市和生鲜便利店的重要资源,不仅具有储存和展示农产品的功能,同时货架空间大小对农产品的销量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产品需求受货架空间与零售价格共同影响的两级农产品供应链,在考虑供应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的情况下,分别对零售商在销售季节来临前和来临后分配货架空间四种分散式农产品供应链的最优决策与利润进行了分析,并与一体化供应链的最优决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不论是在供应商主导还是在零售商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中,零售商在销售季节来临前分配货架空间,相比在销售季节来临后分配货架空间,农产品的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更高,分配的货架空间更小,供应商和零售商均获得更少的利润,相应的农产品供应链整体利润更少。因此,零售商在销售季节来临后分配货架空间对农产品供应链更有利。相比一体化供应链,分散式供应链的零售价格更高,分配的货架空间更小,供应链整体利润小于一体化供应链的最优利润,本文给出了基于利润共享与成本共担的合同对分散式供应链进行协调。最后,通过数值算例研究了参数变化对最优决策和供应链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零售业供应链企业RFID技术应用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FID技术产生的成本是制约RFID应用的主要因素.通过采用报童模型分析了由1个生产商和1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了零售商商品摆放错误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分别研究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情况下,采用RFID技术对生产商和零售商利润的影响,以及可以承担的最大RFID标签成本,为供应链成员企业采用RFID技术的决策提供了定量化、模型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相比其他回收模式,制造商负责回收废旧品的闭环供应链(简称MT-CLSC)在节约成本、提高系统利润方面更加有效。针对MT-CLSC渠道权力结构的差异,结合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造品的偏好及其影响,文章构建了四种不同的MT-CLSC模型,分别是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决策的集中式模型、制造商权力大于零售商权力的分散式决策模型、制造商权力小于零售商权力的分散式决策模型、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均等的分散式决策模型,根据各个模型的不同特点,计算出各模型的最优定价策略、回收策略以及相应的利润、渠道效率。然后,借助数值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模型的定价策略、回收策略、利润、渠道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各模式中,渠道利润以及MT-CLSC各成员的利润均随着消费者偏好系数的增大而减少;(2)在分散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与双方的权力相关,权力越大,相应的利润越多;(3)分散决策模式中,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均等的模式渠道效率最高,效率最低的是零售商占主导地位的权力结构;(4)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的集中式决策模式是最优的决策模式,此时新产品、再造品的定价最低,废旧品的“回收--需求率”最低,而渠道利润却最高,但是这种模式通过协调机制才能实现。为此,文章最后设计了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得集中式模式得以实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丰富完善闭环供应链理论和推广应用闭环供应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兵 《中国管理科学》2009,17(4):109-114
研究两个生产商和单个零售商的供应链,生产商生产的产品为可替代产品,产品需求是货架展示量和零售价格的函数。首先分析了零售商以最大化自身利润为目标的分散式决策,然后分别研究了供应链系统利润最大化、以及生产商与零售商组成联盟后的渠道利润最大化下的集中式决策模型,进而提出了与零售价和展示量相关的批发价加补贴合同、以及与零售价和展示量相关的批发价加补贴加利润共享合同,两种合同能分别协调零售商的分散式决策达到与系统利润最大化和渠道利润最大化决策一致。最后的算例表明了上述决策模型的差异和协调合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生鲜农产品在流通中质量与数量损耗的变化规律,分析"双重损耗"对冷链库存的影响,针对配送中心与零售商组成的两级冷链系统,引入保鲜努力与时间因素对生鲜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损耗进行刻画,尤其突显了二者间的关联性及其合理性,需求上综合考虑了价格与新鲜度的影响,以供应链总平均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二级冷链一体化库存模型,并对系统最佳的保鲜投入、库存及定价进行了规划求解。随后,以某连锁超市销售的鲜切果蔬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灵敏度分析发现,一方面,系统利润会随着新鲜度时间敏感性的降低与保鲜努力敏感性的增加而增加,且时间敏感因子更容易左右系统利润的变化。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生鲜农产品都适用打折促销。考虑商品"双重损耗"所做的库存与定价的优化分析不仅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冷链运作实践提供了更为可靠、更为有效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由单个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零售商进行质量控制的条件下,供应链成员对市场需求的过度自信如何影响其库存管理决策和供应商的质量投资。分析了零售商管理库存、供应商管理库存和集中决策三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下供应链成员库存和质量投资决策的博弈均衡,并通过与完全理性下均衡结果的比较探讨了过度自信对供应链成员库存决策、质量投资和利润等的冲击。研究表明,在零售商管理库存模式下,过度自信的决策者对库存量的决策受其心理预期市场需求的正向影响,而在供应商管理库存和集中决策模式下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仅知需求均值和区间信息条件下,基于最小最大后悔值准则的供应链回购契约协调问题。针对未知需求具体分布形式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在回购契约框架下,建立了以鲁棒决策和最优决策下的供应链及其成员绩效之差为目标函数的供应链协调模型。在仅知需求区间和均值信息条件下,采用鲁棒优化方法求解了最小最大后悔值准则下的集成供应链鲁棒订货策略和分散供应链鲁棒契约协调策略及其绩效偏差。分析了不同服务水平和契约参数条件下,由于信息缺失而未能实现最优运作的供应链及其成员绩效损失情况。最后,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了通过鲁棒优化方法得到的供应链回购契约协调策略的鲁棒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回购契约的供应链鲁棒协调策略能够有效抑制需求不确定性对系统及其成员运作绩效的影响,同仅知需求区间信息相比,额外获得需求均值信息能够有效改进供应链运作绩效。  相似文献   

14.
一类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有确定需求、有初始库存和库存短缺的一种畅销商品,建立了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供应链模型.然后,分别分析分散式、集中式和VMI三种供应链模式下的库存补充数量最优解及各方收益情况,得到VMI的实施将可能造成供应商收益下降.再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别讨论了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时的VMI数量折扣契约设计问题.最后,给出算例说明了,此协调策略有助于VMI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供需不确定下基于MOI和VMI模式的供应链协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供应链运作机制对降低随机供应商产出和随机需求的影响,对比研究了两供应商-单制造商系统在MOI和VMI两种模式下的供应链协同模型。MOI模式下,制造商管理并持有库存,提出了供应风险共享的协同机制;VMI模式下,供应商管理并持有库存,提出了收益共享与额外惩罚的协同机制。分析了集中决策、MOI和VMI模式下的最优批量决策,证明了VMI模式下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研究还发现,VMI模式更容易协调供应链,有效降低供需不确定的影响。MOI模式下的供应链可实现帕累托改进,但不能实现协调;而当参数满足一定关系时,VMI模式下供应链的期望利润可达到集中决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具有学习行为的双渠道供应链问题,本文研究了两种分销渠道并存下的最优库存策略。有限计划期内,分销商通过传统销售和在线销售来满足下游顾客的需求。两种分销渠道下的销售单价为时变不减线性函数,当系统中各周期的生产订购固定成本以一定的概率具有学习效应行为时,分别建立了非变质产品生产存贮问题的混合整数约束优化模型以及易变质产品存贮问题的无约束混合整数优化模型,所建立模型的目标为极大化分销商总利润函数。对于这两类模型,通过分析其最优解的性质,利用将生产订购次数松弛为连续变量的技巧证明了最优解存在的唯一性。给出了最优策略的求解方法并比较了两类模型最优利润函数值的大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数值结果表明当供应链系统中存在学习效应行为时,该系统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具有风险厌恶的零售商,建立了权衡期望利润和条件风险值(CVaR)的均值-风险库存优化模型,给出了离散需求分布不确定条件下能实现帕累托最优但具有较高保守性和非帕累托最优但具有较低保守性的两种鲁棒对应。针对不确定需求分布,在仅知历史需求样本数据情况下,应用统计推断理论构建了满足一定置信水平的基于似然估计的需求概率分布不确定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拉格朗日对偶理论,将上述两种鲁棒对应模型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凹优化问题,并证明了其与原问题的等价性。最后,针对实际案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系统参数和样本规模对零售商最优库存决策及其运作绩效的影响,并给出了零售商期望利润和条件风险值两个目标权衡的帕累托有效前沿。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似然估计的鲁棒优化方法得到的零售商库存策略具有良好鲁棒性,能够有效抑制需求分布不确定性对零售商库存绩效的影响。而且,历史需求样本规模越大,鲁棒库存策略下的零售商运作绩效越接近最优情况。进一步,通过对比发现,两种鲁棒对应模型虽然保守性不同,但在最终库存策略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8.
在由两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分析了随机市场需求以及供应商之间同时存在价格与质量竞争的情形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在供应链集中决策、无风险补偿及有风险补偿三种情境下,构建了基于质量和价格的风险补偿模型并求得纳什均衡解。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可行的需求风险补偿策略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水平,并且需求风险补偿策略对零售商更加有利;在需求风险补偿策略下,需求风险补偿价格与其对应批发价格正相关,与其产品质量水平负相关;价格竞争程度对零售商订货量具有负向影响作用,对供应链总利润影响作用随着竞争程度增加而减弱,质量竞争程度对零售商订货量和供应商产品质量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对供应链总利润影响呈倒U型关系;需求风险补偿策略能够激励零售商的订货行为,强化价格竞争程度和质量竞争程度对供应商订货量和供应链总利润的影响;在供应链系统中双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要优于单渠道营销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本文结论不仅详细剖析了风险补偿策略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影响关系,也理清了价格与质量竞争对各方行为策略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oposes a hybrid policy for a stochastic inventory system facing regular demand and surge demand. The combination of two different demand patterns can be observed in many areas, such as healthcare inventory and humanitaria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surge demand has a lower arrival rate but higher demand volume per arrival. The solution approach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corporates the level crossing method and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technique to optimize the hybrid inventory policy with both regular orders and emergency orders. The level crossing method is applied to obtain the equilibrium distributions of inventory levels under a given policy. The model is further transformed into a mixed integer program to identify an optimal hybrid policy. A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parameters on the optimal inventory policy and minimum cost. Numerical results clearly show the benefit of using the proposed hybrid inventory model. The model and solution approach could help healthcare providers or humanitarian logistics providers in managing their emergency supplies in responding to surge demands.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中企业交叉持股的定价和绩效的变化影响供应链上企业的合作关系乃至供应链竞争力的发挥。文章首先借助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供应链中交叉持股对企业的影响,定量地推演无交叉持股前、交叉持股时和纵向一体化情况下定价和收益的差异;然后通过对推演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交叉持股可以使市场价格下降的同时使供应链中企业的总收益增加;最后通过比较交叉持股与纵向一体化的外部效应,提出支持交叉持股、限制过度纵向一体化的企业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