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构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语料库哈代其他类小说语料库和哈代同时期作家小说语料库,对这几个语料库进行关键词数据提取和对比分析,发现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用词较为灵活但词汇长度较短。这类小说有如下几个特点:1故事多发生在英国的乡村,多为贴近生活的场景且农民在小说中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对乡村生活的描写丰富、形象;3对环境的描写尤其是树木的描写极为丰富;4此类小说中的动物具有人的情感,而人类对于动物也怀有关爱、同情之心;5故事情节倾向于围绕三个时间点展开,即tonight、today和Sunday。以关键词为切入点,得到的名词中描写乡村环境、自然环境的占了近1/3的比例,这类小说中的"环境"特征可以得到证实,但"性格"这一特征并不能从得到的关键词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2.
以小说《A&P》作为具体分析实例,尝试借助库助文体学手段揭示小说主题“身份焦虑”的话语变异表征手段.结果发现,小说《A&P》隐含的“身份焦虑”主题在语音、语义、语法和语体四个层面均有所体现,分别关指主人公在情感、认知、语言以及人际四个焦虑维度.通过分析表明,借助语料库语言学这—分析手段,不但可以弥合语言学和文学彼此脱钩的本体缝隙,而且可以证明借助语料库手段寻求文学语篇主题分析与论证这一研究路径具有充分的实践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有关英语“吃”事件动词概念隐喻的专门研究缺乏的现状,以语料库语料为基础,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施事和受事的特点着手分析“吃”事件动词的概念隐喻,结果表明“吃”域提供了施事的“内化”意象和受事的“破坏”意象,并分别被映射到不同的目标域形成概念隐喻。该结果提供了理解“吃”事件动词的隐喻理据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自+动词性词根”合成词中的“自”具备作为词根而非词缀的特点和属性,确定它为词根,而非词缀,因而这类词应归入复合式合成词。在该类复合词中,“自”作为动作的发出者(或日施事者),与其后面的动词性词根处于同一结构层面,两者有着陈述主体与陈述之间的关系,因而判定该类词为主谓式复合词。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红楼梦》、《镜花缘》、《花月痕》等小说广泛存在“榜”现象。“榜”在小说文本里或于开篇做个总体的预见和暗示,或于小说中间做相关的提示,或于小说的结尾处做一个总括。“榜”将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统筹起来,从而起到介绍人物与人物定位、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作用。重点分析了“榜”在小说文本中的概况与特征,探讨“榜”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红楼梦》、《镜花缘》、《花月痕》等小说广泛存在“榜”现象。“榜”在小说文本里或于开篇做个总体的预见和暗示,或于小说中间做相关的提示,或于小说的结尾处做一个总括。“榜”将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统筹起来,从而起到介绍人物与人物定位、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作用。重点分析了“榜”在小说文本中的概况与特征,探讨“榜”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语料库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马克·吐温的作品《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写作特点。《汤姆·索耶历险记》这部作品用词丰富,句式简短;通过不同词性关键词的检索,发现有关作品情节和背景环境的很多信息,以及探知以前并未讨论到的作者写作特色;高频三词词簇的检索发现,作者使用很多表示过去事件状态的词簇,并使用较多表示否定意义的词簇,及几个固定的表示时间和地点变化的词簇。语料库文体学分析可以发现隐藏在文本中很多信息,是文学评论及研究的一个可行方法。这种量化的检索与分析方式显示出软件系统在具体、细微、量化地进行文学评论和文学批评中显示出来的强大功能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Biber等人(1999)提出的研究框架,对中国学习者使用英语中频率最高的141个多词动词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分别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的采样中提取出多词动词,并采取中介语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所得多词动词分布模式存在显著性差异。与英语母语者相比,中国学习者英语多词动词的使用总体偏低,并且倾向于过多使用语法结构相对简单的多词动词。  相似文献   

9.
一部分新生代女作家的“身体写作”具有“诗化”特征。这或诡异、或疯狂的“诗化”风格与古代的“艳诗”在精神上相通,又具有现代派文学集唯美与溢恶于一体的气质。她们对“飞”的感觉的集中渲染让她们的文字也产生了节奏飞快、高速旋转的效果。因此,她们独具特色的“诗化”小说丰富了我们对于“诗化小说”这一文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基于航海英语语料库(NEC)和普通英语语料库(BROWNA,LOBA)对航海英语和普通英语中的言语动词进行量化分析。在分析了航海英语中高频率言语动词的词源和语义成分后得出结论:航海英语中出现的高频率言语动词具有正式性、准确性、可靠性、权威性和客观性的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航海英语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以表“取得进展”短语中常用的四个副词ahead/along/forward/on所组成的四组短语动词为例 ,阐述了逆向思维在词研究中的应用 :以短语动词中的介词、副词为中心词来认识短语动词 ,可以更清晰、明了地把握其意义的相似性与彼此间的联系 ,使难度极高的短语动词更灵活、更正确地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2.
构词图式"X不得"产生的13个三音词可分为:动副兼类词"怪不得""怨不得""由不得";动词"巴不得""恨不得""见不得"等9个;形容词"了不得"。宏观概括了三音词"X不得"的历时演变过程,重点对学界还未研究或研究较少的"X不得"的语音弱化、词性及语义固化程度、有无相对应的肯定形式、能否作补语、成词时间与形成机制等5个方面展开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ガ~テアル”和“ヲ~テアル”两种句型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其所适用的动词及成立条件等问题。笔者认为适用“ガ~テアル”句型的动词不仅有配置动词和状态变化动词,还有创造性动词、授受动词和记述动词等。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裔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赋予中医药文化鲜活的文化意义阐释功能。一方面,中医药文化表征成为作家笔下的“调和符码”与“对立符码”,以对应美国主流的主导文化符码;另一方面,华裔文学作品的中医药文化表征实践,作为写作手法和写作需求,不仅让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走出了唯文化批评的漩涡,而且促使读者更多关注华裔文学作品与中医药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5.
在孙犁的作家修养论中,“道德”是作家修养的第一要义,是作家的为文之道,以传统儒家文化伦理道德为核心;“理想”的两个层面—人文理想与政治理想—分别代表了对孙犁影响颇深的五四现代文化和革命文化对作家修养提出的要求,是作家创作的灵魂,与对作家的道德要求互为补充;“热诚”是作家创作的动力,是保证作家高尚修养能够提升作品格调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这一环节才能实现人格与文格的统一,达到孙犁所倡导的作家修养与文学创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常用词主要指的是词汇史上表示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概念的“古今同义词”,多以表示相同概念的一组词或词群的形式出现。从研究范式来看,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经历了组对更替式研究、语义场及概念场研究、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结合研究、词汇兴替与词义演变结合研究、词汇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等研究范式。常用词演变所呈现出的规律有:地域分布印证常用词演变;时空对应关系的复杂性;方言词汇“第一次分类”的不同有的与上下位词间的演变紧密相关;与动词、形容词相比,名词在演变中呈现出更强的双音化趋势;处在同一概念场、近义概念场或反义概念场中的成员存在演变模式相同的现象。在相同的语义聚合条件下,词的“类同引申”不具有必然性。基于“转喻”的语义演变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17.
不论是在汉语还是在日语中,使役表达都是句子表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日语学习者在进行使役句的翻译时往往过于孤立地强调日语使役表达方式“せる/せるさ”或“使、令、让、叫”等汉语的使宾动词,从而导致无法准确生动地翻译出原句的特色和精髓。通过对照分析《逝者如斯》及其译本《川の流れの如く》中出现的使役句来探讨日汉使役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含up的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进行认知语义分析,发现小品词up既包含空间意义也包含隐喻意义,并且小品词和动词对于短语动词的语义构成都极其重要。研究表明,“V+up”通常表示一个力作用于一个实体,使之发生位置、数量、状态的改变,因此语义上表现为致使意义。这种语义致使结构可由空间域通过隐喻拓展至心理域和社会域。文章从认知语义的视角对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语义机制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唐宋古文运动的逻辑起点并非针对骈文,革新文风才是其关注的焦点.唐代古文家“因道及文”,“文以载道”才是其核心观点和指导思想;北宋古文家“因文及道”,其诗文革新并不与“西昆”为敌.唐宋古文家古文创作成就的取得基于其不拘骈散、融骈人散的艺术追求.同时,唐宋古文家的史学思想与实践对其古文创作有重要的涵化作用,直接影响其古文创作的思想与风格.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现代英语中不定期频度副词的代表, always体现了一定的客观意义。然而追溯至十七世纪,always体现为更强的主观意义。本文基于十七世纪至二十世纪的英语语料,考察了always的主观性演化情况,涵盖了 always与人称代词、认知动词和否定算子等语言因素的共现情况。结果发现: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always不仅体现出客观化趋势,还出现了范畴分化的现象。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语言的主观性现象以及意义演化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