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9-2013年持续五年的西南大旱的原因备受关注。除官方认为的西南地理地形特殊、全球气候变化及水质污染、湿地退化、原始森林破坏等原因外,西南及东南亚雨林的大面积破坏萎缩、民族生存方式及文化传统的内地化、历史生态破坏后果持续性累积的长期效应影响、现当代政策及其经济利益驱动致使生物物种单一化、物种入侵等造成西南生态系统的变异和根本性破坏等因素,应当是导致、延长西南旱灾最致命、最根本的原因。西南旱灾的形成既与自然规律及自然界的异常变动相关,也与历史上的移民及随之而来的汉民族的生存、生活方式在民族地区的渗透扩张,以及明清王朝的经济、政治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及其生态系统失衡引发的生态危机等密切相关,更是云南及东南亚地区热带雨林大面积毁灭引发的生态危机导致的结果,也是现当代西南乃至东南亚地区为了发展经济,赶走原始森林而种植橡胶、桉树及其他经济林木,导致区域植被种类单一、生态系统脆弱,也给入侵物种创造了机会,削弱了自然本身的协调抗灾能力。对旱灾区域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就是森林破坏及水土流失现象最严重的地区。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加剧和水文地质环境的改变,才使当地涵养水源的生态能力减弱而演变为一场巨大的人为灾难。  相似文献   

2.
生态社会主义哲学家奥康纳在资本批判的视野下对环境史提出了独特的看法。首先,在资本主义历史书写谱系中,环境史是史学书写类型的逻辑终点。其次,在环境史研究中应当运用一种自然、劳动与文化三位一体的分析方法。最后,环境史可以视为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性的历史批判。奥康纳的环境史观点既是对当今世界自然资本化危机的重要警示,也是对环境史发展的内在性和外部性原因、环境史研究的科学意识和批判意识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这对于理解环境史本身和生态危机问题的历史学解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代牡丹江地区移民与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口是形成城市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近代牡丹江地区国内、国际移民的大量迁入造成了区域人口结 构的变迁,为牡丹江地区的经济开发提供了多种有利因素,加速了其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些进展既有对以往论题的反思和深化,又有全新论题的开辟。作者谨对此做一大略的回顾和总结,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城市化与区域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于国内外较为前沿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 ,应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对云南城市化严重滞后的原因及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城市化与区域发展所呈现的特点 ,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荒野”的关注是侯文蕙教授研究美国环境史的突出特点。她认为,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应忽视荒野,试图完全消灭荒野的想法是不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反思一味追求发展速度的功利主义,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尊重大自然的存在与进化规律,放慢社会发展的速度,改进社会发展方式,促进荒野与文明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近现代市政研究进行了总体的回顾与梳理,并从研究格局、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几个方面做了较具体的论述与分析。指出近代市政研究的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拓展,研究的视角和方法需要多元和更新,做到宏观与微观结合、整体与个案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以促进中国近现代市政研究的发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了与西夏自然环境相关的几个问题:一是西夏野生动物的种类及分布状况,认为西夏境内有牦牛、虎、鹿、骆驼等野生动物,家养骆驼的数量十分可观;二是西夏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方式和类型,主要有战争、樵采、修筑城寨等;三是西夏官方文献以及地方民众表现出的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强调了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采取审计手段对环境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提出了对城市环境和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审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建立和健全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管理标准、组织形式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南亚各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南亚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引发世人重视。在这种背景下,以印度环境史为代表的南亚地区环境史研究逐渐兴起。其代表人物之一是印度历史学者拉姆昌德拉·古哈。以古哈为代表的印度环境史研究者主张印度环境史应当有别于欧洲和美国环境史,它绝不是对后者的简单模仿复制,而应成为根植于南亚,特别是印度历史和现实条件基础之上的第三世界的环境史。随着近年来古哈的环境史相关著作的陆续出版,其环境史思想日益清晰,并开始为同行学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其效果是不同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决定性因素功能的发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决定性因素是否总是扮演着积极性功能?从四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决定性因素的功能悖论性作出阐述,目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决定因素的积极功能,规避决定性因素的负面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虽然已超过50%,但城镇化的质量并不高。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不协调,土地财政主导下的“造城运动”和二元户籍制度下的“半城镇化”尤其明显。在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转型期的经验,对城镇化模式进行适时调整和转型。据我国城镇化所处的阶段与特征,结合国内实际,从“服务导向”、“创新导向”、“就业导向”和“环境导向”几个方面提升“城市化质量”,以促进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选取了若干个具有一定学术权威性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版本作为研究视点,试图通过诸个版本的演绎,分四个阶段考察中国现代小说史在编撰体例上从"简单"到"宏大"、再到"精专"、最后到试图将"宏大"与"精专"予以整合的流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其演变趋势——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诱发了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强化了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弱化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城市化的地区差距与劳动力流动之间产生了正反馈效应。这种正反馈效应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和打破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近代中国海洋史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研究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视野的狭隘、理论方法运用的不足、研究内容的不均衡、史料挖掘的不充分等四个方面,只有在此几方面进行全面改观,方能推动近代中国海洋史研究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市政是城市大发展的产物,西学东渐促进了中国近代市政理论的形成。针对如何加强中国现代化城市管理这一问题,试从西方国家市政学理论对中国近代市政发展的影响,分析中国近代市政发展历史,以期对中国现代市政发展有所借鉴并推动中国市政理论研究的深入,不断适应中国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状况渗透着西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冲击以及对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变迁取决于中国对西学的取舍、加工和改造 ,而不是对西学内容的机械应对 ,反映出中国近代政治力量更替和兴衰的历史必然性。适于民主的政治文化 ,只能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逐步发展 ,逐渐成为国民的政治和政治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省农村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 ,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该文通过对江苏省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 ,认为区域差异的根源来自于动力结构要素水平的差异 ,即各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上的不平衡。因此 ,各地区在制定各自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时 ,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单一、固定、僵化的模式将会限制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5年正式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首次明确了环境法基本原则,体现了形式法治的要求,释放出环境法要以基本原则规范为中心来构建和发展基本原则解释体系的信号.环境正义理论体现实质法治的要求,虽源起美国,但中国也面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交织的环境正义问题.新法确立的“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四项原则的内涵与环境正义理论存在着深度契合.以“环境正义”为视域思考环境法基本原则,在丰富、深化环境法基本原则解释的同时,也为环境正义法律化提供路径思考,促成环境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