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由两个制造商、两个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制造商的最优产品分销渠道策略问题,通过构建Stackelberg主从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制造商在不同渠道选择下的产品质量水平及定价决策,消费者三种不同渠道偏好下渠道竞争和品牌竞争激烈程度对制造商渠道选择均衡结果及帕累托最优选择的影响,以及对产品质量水平、产品价格、制造商及零售商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品牌和渠道双重竞争下,两种竞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共同影响制造商最终渠道选择,制造商通过权衡价格决策的后动优势与消费者渠道偏好对其利润的贡献选择是否开辟双渠道,产品价格与产品质量水平正相关,与产品的替代率负相关,产品质量水平对渠道价格的影响程度等于消费者对该渠道的偏好程度.当消费者偏好某一渠道时,制造商可在该渠道上的产品采取优质高价策略,但渠道上产品性价比降低,当品牌竞争越激烈,产品价格越低,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挤压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针对零售商处于价格领导权的渠道结构,本文在考虑不同渠道分销效率和产品的在线渠道接受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制造商引入在线渠道时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对渠道所产生的效应。研究表明,在线渠道相对传统渠道的分销效率足够低的情况下,传统渠道的销售量肯定会由于在线渠道的引入而增加;如果采用批发价格保持不变的定价策略,当产品在线渠道的客户接受度较低、直接在线渠道相对传统零售渠道效率足够低的条件下,在线渠道的导入对制造商、零售商和渠道整体均是有利的,引入在线渠道会取得成功;而其他情况,在线渠道引入会有利于制造商和整体渠道,而不利于零售商,易于产生渠道冲突。  相似文献   

3.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将产品商誉和减排量作为状态变量构建微分博弈模型。文章首先讨论了不同渠道结构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均衡策略,随后探讨了广告合作-减排成本分担契约对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产品商誉轨迹随时间变化呈现多变性,而减排量轨迹则具有单调性。与单渠道相比,双渠道下零售商的广告努力和利润下降,而制造商的减排努力和利润增大,只有当传统渠道市场占有率较高且制造商竞争较小时,制造商单渠道的利润才高于双渠道,此时制造商将不会开设网络渠道。广告合作-减排成本分担契约可以实现制造商、零售商和整个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帕累托改善,且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品牌偏好越高,制造商和零售商越有动力达成合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强谈判力量和提升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零售商开始提供自有品牌,而自有品牌的引入强化渠道成员间的竞争。本文将针对两个对称性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的渠道结构,探讨自有品牌导入对渠道竞争决策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任何渠道权力结构下,自有品牌的导入会降低制造商品牌的利润;在制造商领导权和垂直纳什结构下,被模仿制造商品牌的利润下降更显著;而在零售商领导权结构下,未被模仿制造商品牌的利润下降更显著;在未导入自有品牌情况下,制造商处于领导权地位能提升零售商利润水平;而零售商导入自有品牌时,其结果则相反,制造商处于领导权地位会降低零售商的利润水平;在零售商领导权和垂直纳什结构下,导入自有品牌都能增加零售商利润;而在制造商领导权结构下,仅当制造商之间竞争程度较弱时,导入自有品牌能提高零售商利润。  相似文献   

5.
在由制造商和线上零售商组成的O2O供应链中,考虑消费者退货行为,构建了基于退款保证的供应链博弈模型,探究线上零售商选择体验渠道的动机及其影响。研究发现:当线上零售商选择体验渠道策略时,各企业均会改变各自的定价策略,其中制造商会提高批发价格,线上零售商则根据其退货损失来调整零售价格,但体验渠道策略能提升二者的利润水平;随着体验渠道的引入,能够激励部分消费者放弃退货(即退货率降低),从而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然而,从利润最大化的视角,线上零售商可能不会有动机选择体验渠道策略,这取决于产品退货率以及产品退货对消费者造成的退货损失,但退款保证能增大线上零售商引入体验渠道的动机。  相似文献   

6.
郑本荣  杨超  杨珺  黄宏军 《管理科学》2018,21(8):98-111
针对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通过建立无再制造与再制造两种情形下制造商的渠道入侵决策模型,分析了产品再制造、渠道竞争和制造商渠道入侵决策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1)产品再制造带来的成本节约效应缓解了渠道冲突,从而间接增加了制造商渠道入侵的动力。2)无再制造情形下制造商的渠道入侵会直接损害零售商的利益;而考虑产品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中,再制造会对零售商产生正向的外部性效应使得当直销与传统渠道之间的竞争较小时,制造商的渠道入侵会提高零售商的收益。而如 果渠道间的竞争较强时,再制造对零售商的外部性效应难以抵消渠道冲突对零售商利润降低的影响,从而渠道入侵会损害零售商。3)如果产品回收成本降低或再制造节约增加,则渠道入侵下再制造对于零售商的外部性效应会增强,且制造商和零售商受益于渠道入侵的Pareto共赢区间扩大。最后,对原始模型进行了不同维度的扩展,分析了零售商回收、产量竞争和多零售商竞争情形下以上研究结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零售商为Stackelberg领导者的跨境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引入关税、国际运输成本等因素并分析关税变动对跨国供应链产品定价和各成员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产品关税的增加,国内制造商产品A批发价格会增加、产品A直销价格和境外制造商产品B批发价格会减少,而关税变动对零售商定价决策的影响与消费者价格敏感系数有关;本国加征关税会使得国内制造商利润增加、境外制造商利润减少,而关税增加对零售商利润影响与消费者价格敏感系数有关:只有当消费者价格敏感系数较大时,本国关税上调才会使得国内零售商利润增加;随着境外产品B国际运输成本的增加,产品A、B批发价格会减少,而产品A、B零售价格都会增加,供应链中各成员利润都会减少。  相似文献   

8.
考虑双渠道供应链,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别在各自渠道销售相同产品和不同质量的延保。按照制造商和零售商是否向购买对方产品的消费者开放延保,将延保开放策略分为:双方均不开放延保、仅制造商开放延保、双方均开放延保。构建了三种不同策略下制造商和零售商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策略下的定价和利润。研究表明:制造商开放延保会使产品批发价降低,所以并不总能增加利润;同时,零售商延保定价降低,但当制造商延保成本较大时,零售商产品定价增加,所以零售商利润未必受损,有时还会增加。零售商开放延保会使产品批发价进一步降低,但延保定价保持不变。当制造商延保成本较小时,制造商开放延保能同时增加双方的利润。数值分析发现:零售商总是偏好于开放延保,当零售商延保水平较低或者制造商延保成本较小时,制造商应开放延保。  相似文献   

9.
基于零售商线上线下销售与消费者退货并存的双渠道供应链,构建考虑退货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模型以及考虑跨渠道退货策略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对比,研究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下的零售商最优定价策略以及总利润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在不同退货策略下顾客偏好以及退货率对零售商定价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渠道的最优价格设置与顾客对渠道的偏好成正比,与退货率成正比。当顾客对某一渠道偏好程度高时,分散决策下的利润要高于集中决策,并且随着该渠道退货率的提高,这种利润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因此零售商应实施分散决策的渠道策略,鼓励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进行竞争,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对于一般的服装产品,提供跨渠道退货服务的零售商总利润更高,在一定条件下跨渠道服务水平的投入会增加零售商的收入,但这种投入应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并保持服务与顾客回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集中与分散决策情形下,分别构建不考虑和考虑在线评论的双渠道供应链博弈模型,探讨在线评论背景下供应链的定价和服务投入决策,并分析在线评论对供应链最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线评论会激励零售商提高服务投入水平;当评论有效性水平足够高时,其对制造商有利,当评论正向作用较强且精度足够高时,其对零售商有利;与集中决策相比,分散决策下评论精度提高对供应链系统更加不利;此外,当评论有效性水平足够高时,零售商服务投入可有效消除供应链双重边际效应。  相似文献   

11.
基于顾客渠道偏好的服务竞争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传统零售渠道和在线直销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中,两种渠道带给顾客不同的购物服务体验,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渠道偏好的顾客需要,但两种渠道之间又存在竞争关系。针对两种渠道带给顾客的服务体验的差异性,构建考虑顾客渠道偏好的双渠道供应链服务竞争模型,研究制造商的最优渠道选择策略以及在线渠道的增加给传统单渠道供应链和顾客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否扩大市场需求是判断制造商是否选择双渠道策略的充分条件,但是增加在线渠道之后,供应链存在服务歧视现象,可能造成市场需求减少;在线渠道的增加始终损害零售商的利益,并且可能导致供应链整体收益减少和顾客整体效用水平下降,最终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借助数值分析发现,如果存在大量未开拓的潜在市场需求,顾客对在线渠道偏好程度的提高将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整体收益和顾客整体效用水平,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2.
梁喜  蒋琼  郭瑾 《中国管理科学》2018,26(7):97-107
根据网上渠道不同销售模式的特征将其划分为网上直销双渠道、网上分销双渠道和网上代销双渠道。分析在制造商主导的双渠道供应链中,三种不同双渠道结构下价格竞争系数、网上直销成本和佣金比例系数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以及制造商的最优定价决策与渠道选择问题。研究表明:制造商在保证一定网上直销单位成本和佣金比例系数条件下,网上代销双渠道和网上直销双渠道中获取的利润高于网上分销双渠道;在网络代销双渠道中,制造商利润随着佣金比例系数增加而减少,而传统零售商和网络零售商的利润会随着佣金比例系数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制造商通过第三方网络零售平台开展直销渠道已经成为普遍模式。除价格策略外,广告宣传是企业获得消费者最常用的策略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合作广告策略可有效协调供应链冲突和优化绩效,但在新零售模式中,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的特点使得网络零售平台和传统零售商的广告宣传对不同销售渠道的影响更加复杂和有趣,因此本文研究网络零售平台的参与对制造商合作广告策略的影响。在文中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比较制造商的四种不同策略:不合作策略、制造商仅与传统零售商合作的策略、制造商仅与网络零售平台合作的策略和制造商与两者均合作的策略,通过对不同策略中渠道成员的利润进行比较,可得以下结论:1)制造商的最佳策略为同时与传统零售商和网络零售平台合作;2)当两渠道的广告存在相互"搭便车"行为时,渠道成员之间最优策略一致;3)当网络、传统渠道的广告宣传为竞争关系时,渠道成员的最优策略不一致,但存在"相对"最优策略:传统零售商和网络零售平台同时与制造商合作,该策略下传统零售商、网络零售平台的利润可能会降低,但降低比例为最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电商平台自营产品和制造商开辟直销渠道已非常普遍。电商平台的自营行为,必然会产生与制造商销售渠道(通过平台销售的渠道或直销渠道)的竞争问题;制造商的直销行为,必然会产生与电商平台自营渠道的竞争问题。这种全新的渠道竞争行为非常值得研究,也是本文的研究核心。因此,运用博弈论的相关原理,本文得出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电商平台和制造商的博弈均衡策略。研究表明,当直销成本较低时,最终博弈均衡策略为:电商平台自营,制造商同时经营两条渠道;此时如果制造商的两条销售渠道竞争力都强,双方陷入囚徒困境,否则,电商平台利润改善,制造商利润降低。当直销成本适中时,最终博弈均衡策略为:电商平台自营,制造商只直销;此时,如果制造商的两条销售渠道竞争力都强、或平台渠道竞争力适中且直销渠道竞争力强,双方陷入囚徒困境,否则,电商平台利润改善,制造商利润降低。当直销成本较高时,若直销渠道竞争力强,双方将陷入斗鸡博弈。否则,最终博弈均衡策略为:电商平台自营,制造商不直销;此时,电商平台利润会改善,制造商利润会下降。  相似文献   

15.
策略消费者持币观望的行为对零售商和生产商的盈利都会产品负面影响,本文在二级供应链中同时考虑策略消费者的行为和产品质量设计,研究批发价格契约下策略消费者行为对供应链不同渠道利润的影响。分析表明,当生产商决定产品质量时,分散供应链下的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议价能力相关,生产商议价能力越强,产品质量越高;当生产商完全掌握确定产品质量和批发价格的权利时,策略消费者的行为加剧了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利润分配的不公平,生产商能获得更大比例的利润;面对策略消费者时,厂商承诺产品数量有限能够实现比集中供应链下更高的利润,存在合适的产品质量和批发价格,使得分散供应链能实现数量承诺下的最优利润,并实现提升质量和增加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全渠道零售商不同渠道的定价为背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顾客退货给零售商带来的损失为出发点,从三种不同的退货方式分析退货损失对零售商不同渠道最优定价和利润的影响。首先分析传统的原渠道退货(即:从购买产品的渠道退货),然后分析所有顾客都通过线上渠道退货,进而分析所有顾客都通过线下渠道退货。研究表明:三种退货方式下,当零售商与顾客的线上单位产品净退货损失之和小于线下单位产品净退货损失之和时,全渠道零售商选择全部退货到线上渠道可获得最大利润;当零售商与顾客的线上单位产品净退货损失之和大于线下单位产品净退货损失之和时,全渠道零售商应选择全部退货到线下的退货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传统的退货方式不会让零售商获得最大利润。本文研究对于全渠道零售虑顾客退货损失的基础上,设置最合理的退货方式和不同渠道之间的最优定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brick‐and‐mortar retailers have entered into the new brick‐and‐click era. Within this context, when a manufacturer presents a new product offering to a retailer, the ultimate decision is often made by the retailer regarding (1) whether to carry the new product, and (2) the channel outlet the product will be carried in (i.e., in‐store only, online‐exclusive, or brick‐and‐click). In response to this trend, we examine how a manufacturer may use product design to influence a dual‐channel retailer's outlet designation decision.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investigate a manufacturer's optimal product design strategy when a brick‐and‐mortar retailer expands online. We demonstrate that, to induce the retailer to carry a new product both offline and online, it may not always be optimal for the manufacturer to enhance product quality (compared with when the retailer only operates offline). With the online store addition, the retailer may also be incentivized to adjust his participation criterion to a level less than what is determined by his outside option.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产品质量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和非线性消费者效用函数对双渠道供应链中三种产品质量研发模式分别建模,讨论了各种质量研发模式对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和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并利用二部定价契约协调供应链。三种产品质量研发模式分别为:制造商不进行产品质量研发、制造商独立进行产品质量研发和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进行产品质量研发。研究表明:(1)当进行产品质量研发时,批发价、零售价,直销价和产品质量研发水平均提高,并在合作研发下达到最大值,且上述决策变量均随着渠道竞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2)产品在传统零售渠道和线上销售渠道的销售量和消费者效用随着渠道竞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3)产品质量研发能够提高制造商的利润和消费者效用,且在合作研发模式下达到最大值;对零售商而言,采用制造商独立研发模式时利润最高,合作研发模式时利润最低;(4)为激励零售商参与研发,制造商利用二部定价契约来协调供应链,协调后产品的研发水平能够达到合作研发时的水平,同时消费者效用增加。数值仿真结果有效地证明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电商平台与实体门店两种渠道参与主体的质量决策对不同渠道产品质量水平的影响,进而引致两种渠道下供应链产品质量与价格的市场竞争。本文运用stackblerg博弈分析模型,研究由制造商、实体门店、电商平台与消费者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问题。在考虑需求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构建双渠道下制造商、实体门店和电商平台收益分析模型,分析双渠道下制造商与实体门店的批发价格契约、制造商与电商平台之间收益共享契约两种策略对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的影响,通过运用最优化原理求解制造商、实体门店和电商平台物流配送的最优质量控制水平,并对结果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制造商、实体门店和电商平台之间的契约对三方产品质量控制具有交互影响,电商平台物流配送质量水平与实体门店仓储质量水平呈同方向变化,而实体门店产品市场售格的提高则不利于电商平台加强物流配送质量水平,消费者对产品售格敏感性越高,制造商越注重产品质量提升。反之,消费者对仓储和物流配送质量水平敏感性提高,并不利于制造商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物流配送服务业,提升产品物流配送质量控制水平,不仅有助于生产环节质量控制,同时也将促使实体门店加强产品仓储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