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物流外包和废品回收双重作用下的TPL-CLSC定价和协调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虑物流外包和废旧品回收的共同作用,本文根据供应链节点企业和TPL服务商所处的市场特征,在不同的系统状态之下,建立了以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为主导的闭环供应链(TPL-CLSC)定价模型,应用博弈理论研究并分析了TPL-CLSC的有效定价机制,给出了供应链节点企业实施正向和逆向物流外包的条件。为促使TPL-CLSC成员有效的合作,文章建立了三种不同的协调机制。最后,应用数值分析探讨了TPL-CLSC的定价机制和协调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条件下闭环供应链物流网络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卫新 《管理科学》2005,18(6):43-49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使产品的回收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入逆向供应链的商品比例很高,因此有必要将正向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进行一体化整合,形成闭环供应链.提出了面向闭环供应链物流网络成本模型,并采用连续逼近法进行分析,此方法能使企业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拥有一个适应性强的物流网络.  相似文献   

3.
三级CLSC物流外包与废品回收的临界条件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物流外包和废品回收的双重作用,本文将TPL服务商的正向和逆向服务价格定量引入到三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在不同的物流服务状态和产品回收状态下,以TPL服务商为主导企业.构造了RT-CLSC和MT-CLSC两种不同回收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在非合作模型中根据博弈理论和不同的物流状态和回收模式给出了CLSC内部成员的定价策略,提出了制造商实施正向物流外包和逆向物流外包的临界条件.在两种回收模式下,依据不同的逆向物流状态,分析了制造商自身进行废旧品回收和委托零售商进行废品回收的临界条件.最后通过数值算例描述了TPL服务商的服务成本和零售商的回收成本对制造商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和单一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组成的三阶段闭环供应链下的产品定价模型。首先,依据政府为家电行业制定的不同的补贴策略,分别构建了定价补贴模型(LP模型)和定额补贴模型(SQ模型),给出了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并分别分析了单位产品补贴率和单位产品补贴限额对最优定价的影响关系。最终得到结论,从销售渠道价格角度考虑,定额补贴优于定价补贴,从回收渠道价格考虑,定价补贴优于定额补贴;从供应链成员利润和整体利润角度考虑,定价补贴模型是更优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已被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模式所取代,而目前供应链模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供应链。基于此,依据制造商主导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主导的两类供应链模式,在物流费用由制造商和零售商共同承担的条件下,运用博弈论分析了非合作决策下两类供应链模式的定价和企业利润,得出TPLSP主导的供应链系统效率大于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系统效率。在不同的主导模式下,给出了两类供应链模式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外包策略,分析了零售商与外包型的制造商或自营型的制造商进行合作时的系统稳定性。最后通过比较合作决策和非合作决策下的利润及价格,给出了合作决策下的一种基于机会成本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子商务环境下闭环供应链的原子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姚卫新 《管理科学》2003,16(1):65-68
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使产品的回收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入逆向供应链的商品比例很高,因此有必要将正向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进行一体化整合,形成闭环供应链,并对其进行优化.对电子商务环境下闭环供应链的各种原子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三级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定价、回购及协调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和单一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将第三方物流引入到闭环供应链协调中来,在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负责废品回收、正向物流服务价格由零售商承担的条件下,通过独立决策和联合决策两种决策方法,运用博弈理论进行求解,给出了两种不同决策方法下的定价策略;通过对两种定价方法的对比,认为联合决策下不仅系统利润明显提高,而且消费者也从中获益,并通过等利润增长率的方式对三者利润进行分配,实现共赢.最后通过实例进一步对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使产品的回收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入逆向供应链的商品比例很高,因此有必要将正向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进行一体化整合,形成闭环供应链,并对其进行优化.对电子商务环境下闭环供应链的各种原子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第3方逆向物流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在价格敏感的随机需求量与回收努力敏感的随机回收量条件下,建立了基于第3方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3PRLP)从事物料回收的多级闭环供应链模型.设计了制造商与第3方之间的目标奖惩合同,讨论了分散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制造商为主方、销售商和第3方为从方的一主多从 Stackelberg 对策及集成闭环供应链的联合优化策略,并从供应链合同协调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结合上海宝钢公司废钢回收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由多个制造/再制造工厂和多个需求市场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考虑两种碳税政策:单一比例碳税政策和超额累进碳税政策,分别量化两种碳税政策下工厂需支付的碳税,分析两种碳税政策下闭环供应链网络各成员企业的均衡条件,建立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提出修正投影算法求解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两种碳税政策对闭环供应链网络成员企业新产品产量、网络间正向/逆向产品交易量、需求、价格、减排投资、碳排放量、碳税及成员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Impact of product proliferation on the reverse supply cha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oduct varie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dvantages in highly competitive markets. However, excessive product proliferation's reducing the profit margin has caused increased focus on developing a management method for maximal profit. In a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product proliferation affects the reverse supply chain as well as the forward supply chain. Although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roduct types can better satisfy diverse customer needs, complexity in the product recycling, remanufacturing, and resale processes may erode a firm's overall profits.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analyzing a capacitated reverse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a single manufacturer and multiple retailers. We reveal closed-form solutions for the optimal batch size and maximal profit, and discuss managerial insights into how the number of products and other factors can affect both batch size and profit. Finally,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 proliferation and the choice of logistics strategy.  相似文献   

12.
信息分享模式对第三方负责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零售商预测信息分享对第三方负责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分别建立了集中式闭环供应链下信息分享模型以及四种信息分享模式(无信息分享、信息仅与第三方分享、信息仅与制造商分享和信息与制造商和第三方均分享)的闭环供应链模型.研究发现,零售商分享其私有预测信息对其收益是不利的,但信息分享使得信息仅与第三方分享模式下供应链预期利润增加,通过建立信息分享补偿机制使得零售商有动机分享其需求预测信息.同时发现信息分享对各方的价值以及各方对信息分享模式的偏好取决于回收旧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虑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零售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其中制造商是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的领导者,两个零售商作为博弈的跟随者,研究政府再制造补贴下供应链的决策及合同选择问题。以集中决策为基准,分别建立零售商内部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和Stackelberg博弈时的决策模型,分析了零售商的不同竞争行为、竞争强度及政府补贴对最优结果的影响,同时对零售商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时成员间签订成本分担契约及收益共享契约后闭环供应链的决策及利润进行了对比,并设计出可以协调整个供应链的新契约。结果表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行为会使其最优零售价格增大,最优废旧产品回收率及供应链最大利润降低,当零售商内部采用Stackelberg博弈时闭环供应链所获得的利润最低;竞争越激烈,三种模型下各成员的最优定价、回收率及利润都越低;政府补贴可以有效激励集中决策下的回收行为及促进该模式下供应链利润的增长;当零售商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时,成本分担契约的签订可以提高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回收率,而收益共享契约能够使得供应链及制造商的最大利润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提前期风险空间传递机理与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供应链结构特性,本文分析了供应链提前期风险在链状供应链上的空间传递机理;根据风险因素作用的特点,将提前期风险划分为节点企业自身提前期风险、物流延期风险和传递风险。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供应链提前期风险空间传递模型和供应链提前期风险控制机理框架,并提出了关键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需求与回收确定下闭环供应链的竞争与链内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两条分别由单生产商和单零售商组成、零售商负责废品回收的闭环供应链,运用博弈论和均衡理论建立了对应两条闭环供应链均为分散式供应链、均为集中式供应链、一条为分散式供应链一条为集中式供应链的带均衡约束的均衡(EPEC)模型、纳什(Nash)均衡模型和带均衡约束的优化(MPEC)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求解。对比三种模式表明:集中式控制是供应链竞争下的占优策略。随后,给出了两条供应链竞争下可协调分散式供应链达到集中式供应链效果的批发价加回收补贴契约。最后的数值算例和敏感性分析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协调契约的有效性、以及相关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政府提供消费补贴以鼓励消费者选择购买再制品的视角,构建了政府消费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得到了政府的最优消费补贴策略,并探讨了政府消费补贴政策对闭环供应链新品与再制品的定价、供应链总利润、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只有满足特定条件时,政府才需提供再制品消费补贴;2)政府的消费补贴在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平均分配,因而补贴政策对制造商和消费者均有激励作用;3)政府消费补贴政策有利于供应链总利润、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的提高;4)政府应引导制造商专注于再制造,将废旧品的回收交由第三方回收商来完成,这有利于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5)政府消费补贴政策将造成再制品对新品的市场挤兑效应。论文最后利用数值试验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物流企业受到政府补贴的大力扶持,物流服务显著提升,对消费者网购产生积极影响,逐渐享有供应链话语权。通过分析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物流成本结构,分别考虑物流投资与物流成本函数,从第三方物流供应链权力视角构建三种电商供应链物流外包权力结构场景(物流服务商主导模式、物流服务商次主导模式和物流服务商跟随模式),综合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权力对电商物流外包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物流服务商权力越小时,物流服务水平、市场规模、制造商利润和网络零售商利润越大。而不同权力结构下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物流服务商利润关系受到物流投资系数和物流配送费用的共同影响。当满足条件时,物流服务商跟随模式使得供应链实现帕累托最优。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不同权力地位时,供应链利润均随物流配送费用的增加、物流投资系数的增加,物流成本系数的减小而增加。据此对不同的物流补贴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并为政策制定者和供应链主体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术界对于影响供应链整合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到供应链整合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以供应链管理为视角,构建了伙伴关系、物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基于来自218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对上述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伙伴关系、物流能力对供应链整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结果显示,伙伴关系对物流能力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透过物流能力,伙伴关系对供应链整合的间接影响高于其直接影响。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规模及行业企业的伙伴关系和物流能力对供应链整合的作用大不相同。本文不仅为研究伙伴关系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还为我国不同规模及行业企业如何利用伙伴关系和物流能力来提升供应链整合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平台开放、协作和分享的特点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如何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产业相融合,理论界和实业界正在进行理论探索和模式实践,突破线上平台商和线下渠道服务商界限以提高服务效率,解决线上平台服务和逆向回收难的瓶颈。本文针对单一线上平台商-单一线下渠道服务商的闭环供应链系统,探讨双方如何在正向供应链进行收益共享、逆向供应链进行渠道成本分担情境下的产品定价和服务优化决策。通过对比收益共享模型和收益共享-成本共担模型发现,线上平台商将部分收益分给线下服务商的同时,如果能分担线下渠道服务建设投入,将更有利于逆向回收和服务商逆向渠道服务水平的提高。最后,还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分成分担比例对平台商和服务商决策的影响,以及对各决策变量的影响关系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