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梓根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37-140
真知的内容是道,庄子自己所认识的那部分道便是庄子真知的内容。道的内容除了庄子所独有的思想之外,其他内容大部分没有超过俗知的范围。获得真知的方法是“心斋”。随着庄子对真知的认识不断深入,真知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2.
庄子是中国首位提出"圣人无情"的思想家,目的是为了消除多情引起的烦恼,以利于养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庄子却是一位多情之人;事实上,为了消除多情烦恼而提倡"无情"的庄子,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到无情,他一直纠结于现实的多情生活与理想的无情境界之间。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
真的词源意义是充实,《老子》中的真均可由此得到合理的解释。《庄子》中的真有些可以从词源学角度得到重新解读,既符合具体文本语境,也符合其整体的思想旨趣。《渔父》阐述的真,指的是情感的充实饱满。《大宗师》提出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的重要命题,真人指充实以道、充实以德之人。《大宗师》所述真人集中写出其充实博大、容藏万物之象。《德充符》刻画的全德之人,是真人的另一种指称。真的充实义引申有整全义,真知,是感官内通、知觉融贯的体道方式。真知,既指向道,也指向回归自身的生命。知,并非客观知识,而是感知和体认。真的充实义与真人真知的哲学意蕴相通。 相似文献
4.
于雪棠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78-186+217-218
真的词源意义是充实,《老子》中的真均可由此得到合理的解释。《庄子》中的真有些可以从词源学角度得到重新解读,既符合具体文本语境,也符合其整体的思想旨趣。《渔父》阐述的真,指的是情感的充实饱满。《大宗师》提出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的重要命题,真人指充实以道、充实以德之人。《大宗师》所述真人集中写出其充实博大、容藏万物之象。《德充符》刻画的全德之人,是真人的另一种指称。真的充实义引申有整全义,真知,是感官内通、知觉融贯的体道方式。真知,既指向道,也指向回归自身的生命。知,并非客观知识,而是感知和体认。真的充实义与真人真知的哲学意蕴相通。 相似文献
5.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考察古今学者关于庄周乡贯里籍的论说,结合庄子时代的历史文化状况和《庄子》一书所反映的庄周事迹、文风等,进而作全面深入的辨析,最符合历史真实的是庄周为楚人说 相似文献
7.
蔡文锦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2):40-44
钟泰先生系太谷学派中期的一代宗师黄葆年的嫡传高足,系太谷学派晚期的杰出学者,他于1960年所著<庄子发微>提出了庄子之学实渊自孔子,其独创性学术成就与其于庄子之书沉潜数十年,对于当今的庄子研究,对于针砭空疏浮躁的学风,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刘国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
庄子的知识论丰富而复杂。学者多认为,庄子怀疑进而否定世人之俗知,而崇尚真人之真知;真知即体道之知,只有抛弃世人的感性和理性的认知方法及其知识,才能直觉体证本原之大道。因此,世人之俗知与真人之真知完全地对立、割裂开来,且真知及直觉的方式颇有神秘性。俗知分为事实之知与价值之知,庄子质疑进而否定事实之知的真实性、确定性,质疑进而否定价值之知的普遍性、确定性;庄子之真知不是在人世间获得真实性、普遍性的知识,也不是齐之玄知,而是忘知、无知;真人通过忘的工夫彻底地忘却一切知识,心虚静虚无,不识自我,不识天地万物,从而与天地万物混而为一,即回归原初浑沌未分或混而为一的存在形态,即向大道的回归,即体道。真人彻底地消解了自己的主体性,一方面自我养心养神,另一方面万物自生自成自毁。 相似文献
9.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1):97-104
从《庄子·齐物论》中的三问三不知到《庄子·应帝王》中的四问四不知,无疑都体现了庄子思想中的怀疑主义倾向。考察庄子思想的理论来源,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怀疑主义认识论的产生并非无源之水,事实上应该有一个思想上的酝酿过程,主要由老子的"不知"思想发展而来。老子的"不知"思想为其提供了基本的语词、内容、范式,本身已经具有了一种怀疑倾向。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于诸多方面将这种怀疑意识推向极端,使之正式"升格"为怀疑主义,并为怀疑主义提供了一个由"不知"到"真知"的归宿。但是,庄子怀疑主义在此后的发展可谓后继乏人,这主要是由其学说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人民性是《庄子》的精华所在,主要表现为:肯定了劳动群众的重要地位,统治者要知民心、顺民意,体恤弱者,博爱众生;天地对万物的养育是均等的,统治者要平等待民,与民众共富贵,不以势压人,不以财戏人;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贪婪,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之心。《庄子》一书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这些思想是弥足珍贵的,《庄子》的人民性也带有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1.
周维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25-30
对于美的本质,柏拉图提出“美是难的”,而庄子以中国人独有的形象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对“美”作出了不同的阐释。他从审美体验的角度,描述“天籁”之美,给我们以“美难而不难”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经验的传达,同时也是中国美学重表现特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宋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4)
明末僧侣觉浪道盛著有<庄子提正>一书,认为庄子虽然诋訾尧孔,却实以"正打旁敲"的方式矫正儒家弊端.其著书立说也意在辅助六经,以阐发"慎独"、"致中和"之旨.道盛甚至提出,庄子的真实身份乃是儒家孤脉的传承者,他不得已寄身于道家,意在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来传承和光大儒家宗脉,此即所谓的"庄子托孤"说.身为江南明遗民的"导师",道盛提出"庄子托孤"说,其实暗含着明遗民存孤救亡的志向,也因此在遗民中引发极大反响.然而,道盛以庄子为儒家教外别传的观点,实为唐代之后以儒解庄思路的特殊表现形式,其中不乏牵强附会之处,且作为一种"六经注我"的阐释方法,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庄子>本义,但由于在阐释过程中注入了强烈的生命体验与主体精神,从而使得<庄子>焕发出另一种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5):103-108
庄子以三籁为喻的目的不在解释何谓天籁,而是由天籁的疑问转移到如何聆乐的问题,他力图超越耳目闻见的认知功能,使耳目在收视反听的自指中摆脱肉体性的存在,成为指认道的意象式表达,因而在道的层次上以虚言乐的起源,以愚言聆乐的状态,以无乐言聆乐的快乐。庄子无疑开启了音乐的最高境界与聆乐的工夫,这种论乐体道的方法与境界对后世的艺术创作及艺术欣赏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嵇康的声无哀乐之论和以古琴为首的中国音乐所追求的自然平淡之境,可以说都始源于此。 相似文献
14.
15.
吴先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87-92
在西方哲学中,由于他人从属依赖于自我,他人在本性上低于自我,所以,他人应该遭受自我的奴役与压迫。但在庄子看来,世间万物上都各有自性,因此他人独立于自我,并且与自我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人身上,而应该抛弃自我,虚心地对待他人。 相似文献
16.
庄子认为人的心灵从低到高有四种不同的境界:从“有有”到“有无”,再到“无无”,最后进至“无有”。心灵在此四种境界中分别表征出的样态是:“心灵之困”、“心灵超越”、“心灵之忘”与“心灵逍遥”。 相似文献
17.
周丹丹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
庄子的“真人”形象是承继老子的“婴儿”意象而来,但庄子已赋予了他更多的意义。“真人”带有“天性”、“真心” 与?‘真诚”的丰富内涵,可以说更多的是庄子所创造的一个具有“天人合一 ”色彩的理想人格形象。庄子“真人”形象对培养开阔 心灵构建理想人格仍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牵艳萍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5):23-25
庄子从作为万物之本原的“道”出发,把“意”放在整个“道”的系统中来观照,认为语言所表述的只不过是破坏了人之本性后一些经验性的东西而已。他认为人的本质即不为外物所累的“天人合一”,追寻的是一种真率自然的理想人格。这种持守人的本性的独特生命价值意识极为强烈地渗透在他的“言不尽意”观点的阐述中。 相似文献
19.
20.
《南都学坛》2017,(5):25-29
先秦诸子根据自己学派思想而各有理想社会说。庄子学派的理想社会说包括理想天人关系、理想帝王、理想政府、普通百姓的理想生活等内涵。庄子及其后学既有自己的理想社会说,又因学派内部思想分歧而使他们对理想内容有不尽相同的看法,不过他们都认同"至治之世"天、人关系极其和睦;理想的帝王有的重视内圣,有的兼重外王;他们有的认为政府存在犹如不存在,有的主张无政府;有的认为理想社会里的百姓无知无欲,有的认为有知有欲。论述庄子学派的理想社会说,同时比较先秦道家其他学派的相关说法,一方面能彰显庄子学派理想社会说的特色,另一方面能看出先秦道家对理想社会说既有共识,又有纷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