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悟空大闹天宫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悟空大闹天宫,最为人们津津乐道。但是,如果要问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又为什么能够大闹天宫,恐怕就不是津津乐道者都能够回答得上来的问题了。其实,人们喜欢孙悟空大闹天宫,有的仅在如矮人看场,随人喜怒,也可以说是在瞎子趁淘笑。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孙悟空所以要大闹天宫和所以能够大闹天宫的原因作出符合《西游记》文本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进而分析孙悟空性格中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大闹天宫     
呼啦啦,呜啦啦,……是谁在天上那么吵?噢!一定又是孙悟空在大闹天宫。轰隆隆,咣啷啷……天庭里打仗了,孙悟空带领猴子猴孙真威风!哗啦啦,沙沙沙……天兵天将一个个败下阵来。雨停了,天晴了,彩虹出来了,噢,是战争结束了,孙悟空挂出了胜利的彩旗!大闹天宫$浙江平湖市艺术小学二(3)班@袁寅彬  相似文献   

3.
从定海石到金箍棒、"玉帝甚不用贤"、英雄只此敢争先、"皇帝轮流做"等故事情节的解读,阐释了吴承恩《西游记》的审美意蕴。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型从诗话、杂剧到百回本小说的演进,大闹天宫情节的拓展,分析了"大闹天宫"在"横云断岭"式结构中的地位,得出吴承恩在情节的处理上点石成金的奥妙有两点可供借鉴的经验:吴承恩善于根据人物性格去创造典型情节;吴承恩善于创造幻想性情节去表现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4.
从定海石到金箍棒、“玉帝甚不用贤”、英雄只此敢争先、“皇帝轮流做”等故事情节的解读,阐释了吴承恩《西游记》的审美意蕴。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型从诗话、杂剧到百回本小说的演进,大闹天宫情节的拓展,分析了“大闹天宫”在“横云断岭”式结构中的地位,得出吴承恩在情节的处理上点石成金的奥妙有两点可供借鉴的经验:吴承恩善于根据人物性格去创造典型情节;吴承恩善于创造幻想性情节去表现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神话小说,其中孙猴“大闹天宫”一节又是精华所在,于是如何看待它的寓意成为历代众人讨论的热门活题。尤其是近年来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学术空气更加活跃,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与此同时,以前的一些解释日益显现出其不合理性,因此,我们应不囿旧说,对“大闹天宫”的主题给予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是王权统治社会。《西游记》创作于明朝中后叶,这一时期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占主导之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市民阶层逐渐壮大,思想控制渐渐松动,出现了思想解放潮流。因之,孙悟空大闹天宫,不仅是对现有政治和秩序的反抗,也是对人们在封建礼教禁锢下失去的快乐和自由的不懈追寻。孙悟空不畏王权、反对束缚、追求平等尊严的理想和行为,也反映了阳明心学的烙印和市民思潮的涌动。  相似文献   

7.
心猿意马的放纵与收束——《西游记》主题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西游记》中的故事由“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两大板块组成,二者之间以“唐僧出世”过渡。问题在于,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两大块故事之间的关系。这牵涉到对《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和主要人物的认识、评价。  相似文献   

8.
一部《西游记》,包括两个故事,即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和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这前后两个故事是由书中的中心人物孙悟空贯穿起来的.孙悟空的形象在《西游记》中最生动、最光辉,因此给读者的印象也最深刻、最活跃.《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就是由这两个故事和孙悟空的形象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只要剖析清楚这两个故事的实质和孙悟空形象的意义,作品的主题思想,也就昭然若揭了.(一)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文学史家和《西游记》的研究家们,往往把孙悟空大闹天宫,看作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人民的反抗斗争,或者干脆说成是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农民起义.其实孙悟空闹天宫的原因是:一、他因向东海龙王强索兵器和披挂,搅乱了龙宫的安宁,龙王在上帝处告了他;二、他不愿意到头来还会死去,他要长生,不受冥王的管辖,因此打死了鬼使,强消了冥府中生死簿上他的名字,终于超越了自然规律的局限,获得了“绝对自由”.他的行为,搅乱了阴阳轮转,冥王在玉帝那儿告了他.因此玉帝派兵遣将捉拿他.他不服气,才反了的,并非是受压迫、受剥削、生活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的.  相似文献   

9.
大凡看过小说或影视片《西游记》的人,恐怕都还记得这样一个情节:在“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之后,玉皇大帝为了安抚和稳住这只“泼猴”,防止他再度闹事,便假惺惺地给了他一个“官儿”。此“官”的“职称”就叫“弼马温”。令人喷饭的是,“大圣”也有粗心的时候,或者说多少有点儿“官迷  相似文献   

10.
《西游記》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部伟大的神魔小說。它在我国广大人民生活中流传之广、影响之深,是不下于《三国演义》等其它几部长篇小說的。識字的人,沒有讀过《西游記》的恐怕不多;不識字的人,也經常有机会接触到它里面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和部分精彩篇章。記得童年时代,在还沒有讀《西游記》之前,从舞台上、皮影戏的“銀幕”上,从小人书里,从某些节日里或祭神或娛乐的热闹场合中、旱天里鑼鼓喧天的祈雨的行列中、就经常看到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就非常熟悉了其中若干片断的情节,如“大闹天宫”,“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等。后来读了《西游記》,印象就更亲切、深  相似文献   

11.
在中西方的文学研究中,性别和传统都是必不可少的主题和关键词。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尽管是一部美仑美奂的神魔小说,却能直接折射出人间百态,充分反映吴承恩的人生经验和社会感触。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别有深意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尤其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所彰显的鲜明的反传统意蕴和审美意义,代表了时代进步,对女性反传统、求解放的历程产生了相当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名号有一个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的变化,亦可称之为心与魔之间相交的变化。二者相交反映着孙悟空的心路历程,即求心-束心-放心-收心-正心的过程,而这也正是小说的主旨。且心魔相交之说在《西游记》主旨探求过程中始终是一条重要支脉而延绵不断,这与晚明大行其道的心学思潮有着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反击民国制宪中的右翼保守主张,推动民国第一部宪法的民主化,李大钊等领导的北洋法政学会以《言治》月刊为基地,围绕国会体制、孔教入宪、宪法颁布权等制宪热点问题发表了大量文章,有力地推动了天坛宪草的民主化(该宪法草案因在北京天坛起草,史称天坛宪草).天坛宪草虽因袁世凯政府的极力破坏而没能颁布实施,却是中国民主制宪的伟大尝试,是中国宪法思想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李大钊等推进中国民主法治的珍贵记录.  相似文献   

14.
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腐败斗争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其主要包括:干部任期制、回避制、竞选制、问责制;干部财产公示制度;反腐败斗争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相似文献   

15.
李评本《西游记》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刊本,是明代《西游记》评点的成熟之作。评点者叶昼其人生平、思想深受当时的"心学"思潮影响,在对全书的具体内容评点中渗透着"心学"大旨。分析挖掘评点者和评点内容,其中隐含的"心学"思想,对《西游记》研究和当时的社会思潮研究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充的伦理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王充评判一切社会问题的标准。王充伦理思想的使命和宗旨是“疾虚妄”,即对一切不符合其“命”论思想标准的天人感应论、随命论等虚妄现象进行声讨和批判。王充通过对天体、天道与天地论的批判,对道德神化进行了否定,摧毁了“天人感应”论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人性论的批判,提出了禀气成性及人性有善有恶论,将人性归于所禀之气,认为是气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性的善恶之分;通过对“随命”论和“遭命论”思想批判,提出人生的一切在于初禀所得的命,否定了“随命以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所说的刘少奇"1962年的右倾",根源于当时他们的理论分歧:以调整国民经济为中心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反"左"还是反右;允许、支持还是反对、制止农民群众搞包产到户;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三面红旗"的经验教训,还是维护、捍卫和继续坚持"三面红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尽管是一部神魔小说,却能直接折射出社会百态,充分反映吴承恩的人生经验和社会感悟。作者的思想意识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作者在书中有意识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她们表达弱势群体的人生诉求,强调公共关怀和社会和谐,希冀社会变迁,诠释儒家的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具有相当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贯穿《西游补》16回文字中的主线,是对国家政体的严肃思考,作为一部充满诗意的小说,《西游补》思维的变动不居、艺术手法的跳宕多姿,都与作者生动多采的个性有关。认为《西游补》虽在宗教背景下讥刺现实,以历史及心灵史喻佛论道,但仅将其归为讽刺类小说或归为佛道类小说是不全面的。领略《西游补》的复杂主旨,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赏析这部特色独具的作品,省察作者凝聚在小说中的深邃复杂的思想和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