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与历代农民战争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它是在一个领导集团的集体领导之下发生的。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到冯云山在广西传教,逐步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包括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在内的领袖集团。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与这个领导集团息息相关。过去史学界只注重对太平天国农民领袖进行个案分析,这种分析虽必不可少但却难窥全豹。笔者试图将太平天国前期的领导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限于篇幅,本文仪评述其内部关系。1.在定都天京之前,太平天国领袖之间逐步确立了一种以洪秀全为首的、带有朴…  相似文献   

2.
李世贤是李秀成的族弟,生于一八三四年,广西藤县新旺村人。一八五一年八月,肖朝贵,韦昌辉所部途经藤县时,李世贤和李秀成一起加入太平军。一八五六年,韦昌辉在天京发动叛乱前,李世贤是太平天国的下级军官,并不知名。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一时出现“国中无将、朝中无人”的局面,李世贤和蒙得恩、陈玉成、李秀成经朝臣查选出来助国。从此,李世贤逐步成为后期太平天国的名将,征战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战场上,为后期太平天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者对李世贤却很少有过专门研究。有些论著涉及到李世贤时,评价部很高,说他是一个军事家、战略家,认为李世贤是独当一面的战将,是和李秀成等秩相同,作用相当的将领。至于李世贤的军事才能,以及他对外国侵略者的认识,最后入闽的指导思想等等问题,一般论者多持肯定意见,实事求是地作具体分析似还欠缺。本文想就上述这些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3.
论太平天国的道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证太平天国吸收道教的章奏、戒律模式作拜上帝会的宗教内容,仿"四神"进行封王建制等,说明太平天国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道教文化的影响一方面促进了拜上帝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太平天国的二元领导,并种下了"内讧"的祸根.  相似文献   

4.
论冯云山     
<正>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杰出的组织家和实践家冯云山(1815—1852),广东花县禾落地村人。从小读书,屡试不第,是地主阶级的下层知识分子。1843年他在紫荆山创立拜上帝会,利用宗教形式组织群众,揭开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序幕,成为拜上帝会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实际创建者和奠基人。《李秀成自述》说“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这当是历史事实。但在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中,由于洪秀全的教主地位和杨秀清的雄才大略,对冯云山的评价就往往有受制于洪、杨之感。有人用“屈居”、“让步”来解释冯杨关  相似文献   

5.
对韦昌辉集团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熟村 《学术论坛》2001,(1):118-122
本文对太平天国中以韦昌辉为首的韦氏集团之主要成员进行了全面的历史的考察,把对韦昌辉、韦志俊等太平天国重要的历史人物的功过评说,寓于史实的叙述之中.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否有过逼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之事,即所谓“逼封”,一百多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者一直在不断地探讨、争论,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谜”。1856年秋,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一件绝大的政治事故:天京事变。在这次变乱中,东王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杀害。杀的原因,有些人认为主要是杨秀清“逼封万岁”引起的。“逼封”这一举动表明杨秀清企图篡夺太平天国最高领导权,取洪秀全的天王地位而代之。洪秀全为保护自己而“密诏”当时督师江西的韦昌辉以“勤王”的名义回京杀  相似文献   

7.
肖朝贵新探     
肖朝贵新探黄培祺太平天国西王肖朝贵,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冲锋陷阵,鞠躬尽碎,死而后己。今天,在研究他的事迹的时候,我们觉得有一个问题,即他为什么仅参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而不参加早已在他家乡活动的各股农民武装斗争?探讨这个问题,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肖朝贵...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韦昌辉家简谱》是新发现的太平天国史料。经过调查访问和考订,本文认为这份《简谱》真实可信,它足以订正前人关于韦昌辉民族成份和家谱世系的误记,并为其它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开国英雄冯云山(1822—1852年),1843年在广东花县家乡参加洪秀全首创的拜上帝教,次年跟随洪秀全“出游天下”,足迹遍及两广数十州县,宣传革命。1845年以后,他独自进入广西桂平县紫荆山,以巨大的革命毅力进行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开拓革命基业。1851年参加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转战千里,屡立奇功。1852年6月在广西全州北面蓑衣渡附近的水塘湾与清军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三十。冯云山在立教创会、兴师建国、立法定制等方面都为太平天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紫荆创业,组织拜上帝会,则是他最主要的一个贡献。下面仅就冯云山与拜上帝会的一些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从整体研究的角度,对太平天国前期领导集团的心理特征作一个初步探讨,以进一步深化对太平天国革命事业兴衰成败原因的认识。1从人类的个体来讲,不同的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对于一个基于一定的动机与目的构成的集团来讲,不同的年龄结构则导致不同的心理特征。太平天国前期领导集团的心理特征就与它的年龄结构密切相关。其年龄构成如下表:上表显示,太平天国前期领导集团成员在创立或参加拜上帝教时的年龄为,洪秀全29岁、杨秀清24岁,萧朝贵26岁,冯云山28岁,韦昌辉25岁,石达开仅16岁,平均年龄不足25岁。至1851年发…  相似文献   

11.
(一) 太平天国革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特别是它以拜上帝会的名义倡导革命,这是一項不容忽视的特点。如何估計太平天国革命中宗教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来理解拜上帝会教义和革命思想的关系?如何来認識拜上帝会和基督教的关系?这都是些重要而复杂的問題。这些問題牵涉到总結太平天国的历史教訓,牵涉到我們对农民战爭和宗教问题的認識。西方資产阶級中国历史研究者们对太平天国的宗教問題有着形形色色的看法。有人說:它的宗教“內容溯源于耶穌教”,但“它是极端中国式的”。又有人說:“太平天国的宗教是基督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历史上“拜上帝会”的存在,多年来为中外史家所公认。近年,国内有的研究者提出否定意见,引起争议。笔者赞同拜上帝会存在并系自称说,但对个别史科的理解有所不同,另外,对尚未有人释及或释而未详的几个疑题略具浅见,习作求教。 一、对一条存有歧义的史料的辨析 瑞典传教士韩山文根据洪仁玕口述撰写、简又文中译的《太平天国起义记》(以下简称《起义记》)中,述及冯云山“留在紫荆山一带,逾数年,热心传教,成绩极大,至多人信教,甚至有全家族来领受洗礼者。”在这段话之后作者接着说: “此等新教徒即自立一会结集礼拜,未几,远近驰名,而成为‘拜上帝会’。” 这是一条多为中外论者所引据的史料。近年来有的研究者发现简氏的这段译文不够准确,作了新译。《太平天国兴亡史》一书中译为: “他们自己成群地汇合起来,在一起进行宗教礼拜。很快他们以‘拜上帝会’的名称而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沿袭至今的说法认为,冯云山当年在广西布道时,创建了一个名为"拜上帝会"的宗教组织.本文根据大量中西原始记载进行考订,认为"拜上帝会"一说属以讹传讹,其确切名称为"上帝会",系自称;另简要辨析了有论者提出的洪秀全根本没有创立过"上帝教"一说.  相似文献   

14.
弄清韦昌辉的家世产业,是评价韦昌辉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的记载说他“素业质库,兼绕田产,富甲一邑。昌辉……献银数万入伙。封为北王。”有的则说:韦族为一方特大地主,有田极多,每年收谷租数万担。这就是说韦昌辉家是个大地主了。也有的记载说:“韦昌辉家富饶”,是“富  相似文献   

15.
简又文在他的巨著《太平天国全史》和《太平天国典制通考》的导论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理论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说:“我遍寻一切可能有的史料,找不到太平天国内有任何资产的或无产的阶级性质或意识之存在。不知他们究竟如何能断定这(按:指太平天国)是‘阶级斗争’?”“岂以其太平军兵员多农民出身,遂称之为农民革命乎?然攻灭太平军之反革命的湘军兵员又何尝不是湘乡一带之农民?分明是农民打农民也。何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等辈皆当时的特大地主乎?”“又如他们的思想和建设仍是传统的封建的,不过以封建代封建罢。这又奚能说他们是‘反封建’?”简又文研究太平天国史半个世纪,把他这些观点不断发挥和宣传,至今仍有颇大影响,值得讨论和辩释。  相似文献   

16.
从枞阳会议到三河战役,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时间并不算长,通共只不过一百天左右。但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太平天国由于韦昌辉的反革命叛乱和翼王石达开出走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何谓“才财两富”?请看简又文的说法:“其(指石达开)初入拜上帝会,似是先因洪氏在贵县久闻其大名,且才财两富,特亲往说服之。”简氏于1943年著《太平军广西首义史》时已持此说,至1959年著《太平天国全史》时,说法仍旧。这就是说:石达开之参加革命,是洪秀全、冯云山去邀请的;为什么要邀请他?是因为他一有才干,二有家产。  相似文献   

18.
曾经历过十多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竟然败在行将灭亡,正在没落中的腐朽的封建势力面前,这对于深信历史总是在不断前进着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次莫大的嘲讽。但是,如果从文化角度对太平天国兴衰的历史作一考察,便不难发现其失败的思想根源和时代印迹。一、拜上帝会:借来的宗教与本能的儒道为寻求更有效地推翻清王朝黑暗统治的斗争形式,洪秀全祭起了“上帝”的旗帜。他和同道们精心组织起来的拜上帝会,借来了西方宗教——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并亲自写下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作品,公然宣称“天下…  相似文献   

19.
洪秀全的失误及洪氏集团的腐败与太平天国的败亡张思恩陕西教育学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史学界多有探讨,本文拟就洪秀全的失误及洪氏集团的腐败与太平天国败亡的关系,再作一些研究。在争权夺利的天京事变中,洪秀全密诏韦昌辉杀死东王杨秀清,给天国事业造成难...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距今已有一百四十年历史,但它的壮举却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本文试就太平天国前期和晚期法制思想的发展变化,粗作比较分析,并以此探讨法制建设对太平天国事业兴衰的影响。一、法制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朦胧的法制意识太平天国前期和晚期法制思想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田起义前后到1853年建都天京。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和冯云山为了发展和巩固拜上帝会,把“摩西十诫”的内容,稍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