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肃牧区牧民定居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卫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3,(5):45-50
在西部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由牧民定居而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甘肃省牧民定居程度居全国领先地位,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所采取的一些定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根本原因在于牧民定居过程中,只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从根本上解决牧民定居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游牧定居已成为各牧区的发展趋势。该文通过入户访谈法、层次分析法对霍城县牧民集中定居与插花定居效应进行对比评价,得出集中定居和插花定居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集中定居的社会效应高于插花定居,插花定居生态效益高于集中定居;提出通过减轻牧民自筹资金压力,加强迁出地生态保护等措施,为霍城县牧民定居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的同一性主要表现为:移民规模进一步扩大,移民问题越来越复杂;引起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改变和重建;主要对象是农民;核心是维护、保障和增进移民的合法权益;基本机制是政府主导机制、移民主体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移民成本应该由社会来共同负担。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工程移民是非自愿性移民,生态移民是自愿性移民;工程移民是人权侵犯性移民,生态移民是人权保护性移民;工程移民是区域经济发展性移民,生态移民是区域生态重建性和消除贫困性移民;工程移民是问题最难解决性移民,生态移民是问题相对难解决性移民;工程移民是遗留问题多移民,生态移民是遗留问题少移民;工程移民是制度保障相对完善性移民,生态移民是制度保障相对滞后性移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牧民定居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分析资料,从自我评估和社会适应性两个维度作出评估和分析。调查发现,牧民定居工程的社会适应性良好,并获得了农牧民的较高评价。而进一步完善则需在坚持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利益相关方纳入项目实施全过程,同时注重受援地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和实现援疆项目受益者的契合,从而形成互利合作共赢的援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聂爱文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4):89-93
文章以新疆呼图壁县哈萨克族牧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目前该地区牧民定居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就牧民定居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己见,认为当地政府制定地区发展计划时需倡导参与式发展、让当地居民受益的理念,并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水利资金投入和限制当地牲畜数量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E旗生态移民为例,通过对当地人生产、生活现状、安置状况、利益分配及个体感受做定性描述,以探讨在生态移民定居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罗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9):20-26
旱灾已经成为新疆阿勒泰草原气候变化的新常态,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又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在一个定居哈萨克社区中,旱灾与社会脆弱性和经济边缘化之间形成了清晰的因果关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牧民发展出了应对旱灾的多元化策略。草原地区要走出旱灾、社会脆弱性与经济边缘化困局,就必须建立一个包括政策支持、政府引导和牧民参与的有效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8.
阿德力汗.叶斯汗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哈文版)》2011,(2):1-8
尽管新疆牧民定居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受牧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资金投入等因素制约,牧民定居整体水平较低,牧民生产方式还没有根本变化,牧民自我发展能力十分不足。新疆还有16.89万户,60%的牧民仍然处于游牧或定居后有房无地或有地无水状态。本文在对新疆牧民定居水平进行评价和回顾定居进程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牧民定居的经济社会效应,并对牧民定居可能带来的一些不确定后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54-60
针对新疆实施哈萨克游牧民定居工程过程中仍存在的牧民生态意识不强、垦草开矿、超载放牧、过度发展旅游业等现象,指出哈萨克游牧民族定居工程建设发挥着草原生产和生态的双重功能作用,提出应转变牧民传统的思想观念,激发定居牧民生态意识的自主性,为牧民定居和生态草原建设提供行动准则和法制约束等措施。旨在构建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定居与生态草原建设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取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积极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王永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260-26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哈萨克族牧民由游牧走向定居后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关键步骤和必然选择。笔者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是哈萨克牧民定居生活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哈萨克族牧民定居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探讨,并且提出了加强哈萨克族牧民定居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李崇林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2):74-77
生态环境与民族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主要体现为经济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各个民族不同的经济文化特征与内容是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同时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环境。文章以新疆为例就如何做到生态环境与民族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中卫市鸣钟村实地调查、访问为基础,运用参与式观察、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方面对移民前后农业生产情况作比较,分析生态移民前后农业生产的变化情况以及对此变化作满意度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移民后比移民前种植业种类丰富、生产工具先进、田间管理频次增加、生产性支出增加;移民后养殖种类更丰富、养殖方式更先进;多数人满意农业生产变化,少数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农业培训少、农产品销售不畅、政府相关补偿少.研究旨在服务于生态移民的区域实践,为政府的生态移民宏观决策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树辉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0,(6):41-46
回族定居新疆的历史始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后,学术界将新疆回族的源头追溯至唐代或元代的观点有误。新疆回族的分布特点虽然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回族一样呈"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格局,但其形成原因却与内地诸省区不尽相同,与清代的民族隔离政策、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政策在牧区的效绩为什么不够理想?在进一步观察那些携带着巨大工程项目的国家生态保护政策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反映国家生态政策功能正在产生微妙变化的现象。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其怎样与国家生态政策的目标和功能渐行渐远的?对它们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何在?文章就此尝试超越部门和学科的界限,更多地关注治本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新疆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6,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点地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推进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实现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通过对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性实证研究,发现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协调性问题日趋严重,认为新疆在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玉萍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23-27
城镇化对于推动新疆经济发展和实现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为加快新疆跨越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新疆城镇化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但是,绿洲的分布格局决定着新疆城镇的格局,绿洲内外的生态状况也制约着新疆绿洲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只有正确认识新疆绿洲城镇化遭遇的生态瓶颈,采取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步进行环境资源建设,并充分运用包括环境法在内的法律武器,才能确保新疆的城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吴琼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5):75-78
塔吉克阿巴提镇作为新疆塔吉克族开发性生态移民的一个区镇,在经过了2000年至2009年的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为稳定的成效,但开发建设中的移民心理危机明显,文化适应慢;移民搬迁资金不足,影响搬迁效益;生产方式转变后的适应性学习培训滞后;移民政策不很完善等问题也一直存在并影响着生态移民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禄永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77-178,193
风水观念起源于人类对生态环境认识、选择与实践的结果。风水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是长期生态实践经验的积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对风水理论发展的探究及扬弃,进一步认识其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以形成科学的生态风水学,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卿向阳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1):46-54
四川省西北部地区是以藏羌民族集居为主的民族地区,也是四川省的生态资源中心。区域内地理地形复杂,自然保护区数量多、密度大,民族文化浓郁,经济发展落后,居民城市化低。调查发现,由于建立保护区指导思想的制约,现已建立的多数保护区规划缺乏系统科学性,管理系统与职能单一,依然存在来自区域内部居民与外部经济活动对其的破坏。研究认为,要实现保护区的设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终极目的,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对现有的保护区管理系统实施调整与完善,建立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资源保护特区,选择以城镇化为主要方式的保护区内就近生态移民,构建科学的自然保护区层次、形成政府(资源保护特区)与民族居民的资源保护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