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数量中占比超过10%,或者是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7%[1],则表明该国和地区进入人口老年化时期.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甘肃省,60岁以上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达16.85%,在这种形势下,空巢、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社会养老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在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一些疾病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对医疗的需求量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2.
正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关节炎?天气冷关节炎就会更加严重?那些关于关节炎的说法,到底哪些才是真的?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上关节炎A.O型腿的老年人B.运动员C.肥胖患者D.上述所有答案是D。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我国的关节炎患者有1亿以上,且人数在不断增加。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老年性骨性关节炎与软骨的磨损息息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软  相似文献   

3.
高涛 《家庭科技》2021,(3):44-45
当前,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需求受到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的理念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重视.近年来,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且呈现基数大、增速快,以及失能、高龄、空巢老年人多等特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山东省常住人口为10047.24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39万,占比达到22.3%,占全国老年人口的9%;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511万,占比超过15%,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达到中度老龄化程度.老年人的健康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4.
杨研 《家庭科技》2021,(11):58-5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及饮食、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发病率逐年攀升,致残和致死率很高.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突破3亿,其中有超过30%的高血压患者为18岁以上人群,而有超过60%的高血压患者为60岁以上人群,老年人成为高血压主要发病群体,但高血压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高血压患者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担很大的经济负担,心理压力很大.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可以取得不错的护理效果,并且可以大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社区护理强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多方面的护理,帮助患者全面认识高血压疾病,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序次Logistic回归,探讨老年人数字鸿沟影响因素及以数字反哺为表现的家庭支持对于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的效果.数字反哺效果可分为习得效果和代理效果,研究发现:低龄(60-65岁)、居住在城市、社会经济地位高、认知和记忆能力强等因素正向激励老年人互联网应用.子女的数字反哺对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影响不同;如果亲子见面联系频繁,将促进老年人接入和使用互联网,增加数字反哺的习得效应,缩小数字鸿沟;如果亲子存在照料关系或亲子同住,将增加数字反哺的代理效应,扩大数字鸿沟.因此,政策制定与执行应兼顾不同群体需要,提供"适老化"通道,为老年人选择数字与非数字生活方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周进 《家庭科技》2004,(3):33-34
最近,国内一次专项调查表明:我国老年人心理年龄不断下降.接受调查的上千名老年人平均年龄60.5岁,但他们心理年龄都在29~30岁.而另一组调查则表明:有80%以上的年轻人却认为自己已经“老了“,他们的心理年龄已经进入中老年.……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截至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603万,占总人口的12.6%,这一比重在未来还会继续上升,说明我国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合理应对老龄化形势,我们不仅要妥善安置好老年人,更要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国的人口调查表明,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这表明我国已经达到了国际上老年型社会的标准。伴随而来的各种老年性、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与负担,其中老年痴呆患者已有600万左右。但许多家庭没有意识到老人需要治疗,而认为是岁数大了,老糊涂了,由此导致不少问题,每年都有许多老人因痴呆而走失,便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老年伦理学的含义在理论意义上,老年伦理学是老年学学科群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它也是规范伦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老龄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目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有九千多万人,随着科学技术、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们平均寿命的不断增长,老年人在我国社会中的比例还将迅速增加。人口老龄化必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老年学的研究愈来愈受要整个社会的重视。老年学作为研究整个人类个体老化和整体老化的现象和过程,以及人类老化与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认识人类老化过程中一些自然的、生物的  相似文献   

10.
方琦 《家庭科技》2013,(11):28-28
双眼又干又涩,怕见光,有异物感,有时会感觉痒……如果眼睛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干眼症缠上你了。干眼症是老年人的高发病。那么,患上干眼症应如何保健呢?给眼睛补水要选对滴眼液干眼症又叫眼结膜干燥症,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几种病因引起、以眼干少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由于现在使用空调、电脑的人越来越多,干眼症患者逐年增加。专家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泪腺和眼睑上的睑板腺功能退化,分泌的泪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于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人,占总人口的11%。辽宁省早于全国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七位。我市由于多种历史原因早在1992年提前全国7年,提前全省3年进人人口老龄型城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49.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4.1%,65岁以上老年人38万人,  相似文献   

12.
一、老龄化社会现实引出的孝道观念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我国正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逼近老龄化社会.在未来的23年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7.5%增长到14%.而我国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还不足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GNP(一万美元以上)的10%.  相似文献   

13.
最近,国内一次专项谪查表明:我国老年人心理年龄不断下降。接受调查的上千名老年人平均年龄60.5岁,但他们心理年龄都在29~30岁。而另一组调查则表明:有80%以上的年轻人却认为自己已经“老了”,他们的心理年龄已经进入中老年。  相似文献   

14.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的老年人目前已超过一亿,2000年以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还会加快。据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将增加到4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7%,进入老龄化的高峰期。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和影响,如劳动力资源减少,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国家对老年人养老、医疗和福利支出大幅度增加,老人家庭、社会、政府都相应增加了压力等诸多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社会问题,全社会都应关心老龄事业,积极采取有效对策,努力创造一个适应…  相似文献   

15.
陈婷 《家庭科技》2020,(8):61-62
正老年痴呆主要指65岁以上人群发生的各种痴呆,可导致不可逆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能力降低,主要有阿尔茨海默病、混合型痴呆及血管性痴呆等多个类型~([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学的发展,医学水平的进步,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老年痴呆患病率持续居高不下,2019年我国约有1040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民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时,称为高龄化社会。近年来,欧洲的老年人比例为13%,美国为10%,日本为9%。其中1980年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数字惊人,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和远视的患病人数大约有5亿,其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为4.5亿左右,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都超过70%,并逐年增加。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发病年龄也不断降低,在门诊中也屡屡碰到学龄前的小朋友近视甚至高度近视。近视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引起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首先,老龄化趋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城镇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之比平均为7.5:1,但各地区、企业之间分布极不平衡。有的老企业甚至超过在职职工,企业不堪重负。这些年来,我国正确执行了人口政策,出生率有所下降,加之医疗条件不断改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导致平均期望寿命,已由解放前的35岁,延长到近70岁。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已被否定。目前,我国离退休人员已近2200万人,超过澳大利亚全国人口,预测本世纪末,离退休人员将达3500万。那时,我国人口将由目前的“壮年型”步入“老年型”国家行列,这表现在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的人口的比例将会分别超过国际公认的10%和7%的人口老龄化界限,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之比将不断下降。这种趋势会继续到下世纪30年代,那时将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我省现在离退休人员每年以5.3%的速度增长,预计到二千年时,离退休职工要突破100万,每年支付的离退休费将达30亿元,而老龄化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负效应。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老龄化到来时,更会大大加重社会负担。怕它到来,它却必然到来,这是客观必然的,而且它的到来,恰恰正是我国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二、第三步  相似文献   

19.
中国老年人的就业状况及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继续就业和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人力资源,增加老年人的收入,提高他们的自身价值和获得更多的自信.目前我国城乡仍有一些老年人在继续工作,还有很多老年人有继续参与社会的愿望.但是,我国社会政策在老年人参与社会方面存在着一些政策空白和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和完善政策的思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正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它仅仅靠一个狭小的接触面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平躺时膝盖的负重几乎是零,站起来和平地走路时负重是体重的1~2倍,上下坡或上下楼梯时是3~4倍,跑步时是4倍,蹲和跪时是8倍。因此,我们的膝关节常常不堪重负,出现各种毛病或疼痛。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2亿人患有骨关节炎,几乎每10人中就有1个。目前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一半人有此困扰,60岁后患病率达60%,到了70岁,几乎每个老年人都会患上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