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加上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使得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矛盾。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其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了新的挑战。辅导员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必须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保障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3.
4.
我党历来特别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严峻形势和诸多挑战,要实现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就必须及时调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努力构建崭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体制、认同机制、传播机制、话语机制和评价机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有效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5.
6.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阶级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理论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民族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优越性,相较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有着独特的理论力量。然而由于国内外局势复杂,以及党内外各种因素的干扰,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一些危机,这就要求我们党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引领,加强对意识形态功能的引导,注意提高群众的认识自觉和实践积极性,以凝聚共识,共同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意识形态问题给予很高的重视,并明确提出在当前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此可着眼于三个维度,即:地位明晰维度、现实性维度、实践维度,对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为什么要建设以及怎样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出具体分析,使其框架线索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8.
葛兰西指出西方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在于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这需要有机知识分子在市民社会里通过阵地战策略对大众进行思想启蒙.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利器,新时代党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根据葛兰西的理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方位宣传与普及社会...  相似文献   

9.
王永凤  张佳锐 《南方论刊》2023,(6):107-108+112
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安全的精神内核,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校作为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立德树人的本真要义、坚持包容引导的重要方法、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等基本原则,方可取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制胜密码。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仅关乎党在新时代的执政基础,而且关乎党长期执政目标的实现。注重从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是习近平总书记谋划和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理念,也是激发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活力、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动力、汇聚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合力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12.
新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呈现出话语主体多元化、话语载体多样化、话语内容复杂化的新特点,也面临着国内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国际网络领域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权渗透交锋不断、我国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应对乏力等新挑战。要掌控新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就必须提高话语主体素养以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发挥正能量,拓展话语载体多样性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坚持话语议题守正创新以打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推进话语表达方式转换以实现中国话语标准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王智慧 《南方论刊》2023,(7):107-109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深层次内涵。我们党始终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提出要增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传播多元化分化、引领主体缺位和思想认同弱化的现实困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党管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解决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困境的纾解之道。  相似文献   

14.
15.
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增强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深刻的价值与意义。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碰撞,世界意识形态博弈更加激烈。当前,在隐性"文化陷阱"危机中,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仍然存在多种问题,必须依托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综合优势,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韵味,彰显革命文化的精神价值,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应对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多元文化社会,在现代潮流语境下高校除需注重学生知识、技术教学以外,也需时刻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力度,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术、高素质人才。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研究对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科技及高校发展情况,探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话语权关系到人民利益的诉求表达,关系到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健康稳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理清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前提,认清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利益诉求多元、社会思潮交织、空间场域跃迁、国际交锋激烈等方面面临的挑战。直面现实,着力于巩固话语主体权威、关注话语主客体的现实需求、坚持话语主题的守正创新、推进话语载体的丰富多样,积极推进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意识形态宗旨和本质的集中体现,人民性是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价值旨趣。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引领人民三重逻辑的内在统一。为了人民,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旨归;依靠人民,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生动力;引领人民,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目标。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人民立场为根本立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人民,巩固人民思想基础,凝聚人民价值共识,实现人民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9.
培育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而言意义重大.然而,在新时代语境中,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培育仍然面临着由资本逻辑引发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由社会思潮引发的历史虚无主义蔓延以及由情感隔膜引发的革命历史记忆淡化等现实挑战.为此,必须矢志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应对意识形态渗透,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消融意识形态意象,引导大学生重拾革命历史记忆以复归意识形态功能,从而保障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杜艳 《重庆社会科学》2023,(12):115-127
新时代,人工智能跨界赋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态势。基于理论、现实与实践三维逻辑,缕析人工智能驱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守正理论基础,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积淀与时代的科学应答,揭示人工智能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契合的考镜源流;审视现实样态,从主流意识形态偏离、资本合谋技术宰制、数据重构遮蔽价值和思想凝聚结构性失衡四个方面探究风险隐忧;创新实践要略,从坚定价值引领、强化智能融渗,创新跨界赋能、提升智能融合,优化数据推荐、增强智能传播,构建制度体系、完善智能保障四个方面,立破并举、靶向施策,推进人工智能驱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