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学者韦森指出,自马歇尔、凯恩斯、罗宾斯以降,当代经济学家们逐渐失去了对经济理论中的伦理之维的兴趣,一味地执迷于数学建模而忘却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或人类生活世界的真实情形.即便是科斯以来的新制度学派,在理论分析中引入了交易成本变量,进而探究了市场运行的制度安排,但由于他们只考察制度的效率维度,而从未考虑制度的伦理之维,导致"科斯世界"所显露出来的理论图景与人类生活的真实情形仍然还有一段距离.韦森的结论是,科斯世界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模型一样,仍然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建模①.  相似文献   

2.
尼采认为艺术是生命表现形式,艺术和审美使生活变为有价值,这是他从美学角度对人生和世界所做的解释和辩护.他的生命关学是用狄奥尼索斯学说解释生命存在的产物,视艺术为个体生命所能体验到的最真实的存在.尼采认为美是主体的生成,是权力意志的体现,体现了存在之思和生命之美,也是他对存在本质和意义的独特诠释.  相似文献   

3.
<正>海南有大美,一是自然之美,二是人文之美,三是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结合之上产生的生活方式之美。海南有自然之美:碧海蓝天,青山绿水,空气质量优异,水资源优质,森林覆盖率高。海南也有人文之美:传统儒家文化、近代南洋文化、琼崖红色文化、农垦知青文化、十万人才下海南的闯海文化、绿色文化、海洋文化……人文之多样性丰富性,让人惊叹。海南还有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结合之上产生的生活方式之美:人们和谐地生活在这里。传统与现代相接,自然和人文结合,文化与生活相融。很多古老村落完整地保留了海南人自然人文生态原始标本,原汁  相似文献   

4.
近代美学把美定义为"感觉的完美性",从而把审美经验当作了美学的第一主题,取消了美学的存在论基础。未来美学最重要的观念变革是从"感觉的完美性"向"存在的完美性"的过渡,这意味着回归向古代美学的存在论基础。柏拉图关于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二元论是对美学和艺术的最重要的存在论奠基,指出了在感性世界之上还有一层更高、更真实、更完美的理性世界存在,以此规定了美学的基本论域:美是存在本身的完美性,美学的基本问题是可见之美与不可见之美的关系问题,艺术的本质是可见之美对不可见之美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老子>文本所蕴涵的生命境界、人生智慧和人格精神三个方面,从形上和形下、体与用的关系层面,诠释了宇宙、自然与生命之间所具有的层级关系.老子以"道"为本体的生命境界是宇宙之"真","上善若水"的人生智慧是自然之"善","美之为美"的人格精神是人生之"美".老子以"道"为本体的生命境界在社会历史文化中所彰显出的"德性"精神(人生智慧、人格精神),对于消解社会生活与人类世界的种种矛盾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多样的形式和辉煌的成就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对当代我国乃至世界的设计艺术不断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并为其注入了不朽的生命力量。当代中国设计应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人们更多地发现中国设计之美和传统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7.
人类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集中展示生活中的美和人类心灵中的美,展示艺术家对美的理想模式的追求.艺术掌握具有创造特性,艺术体现着人类对美的永不知足的追求.这样,一方面,艺术品中包含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美的品评、回味;另一方面,艺术家有一个高于生活的立足支点,他自觉地对现实作理想化修补,从事美的理想模式的主观设计.我认为,无论是真实展示生活,还是表现理想范本,都需要通过感性形象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林语堂恐怕是对中国古代艺术最痴迷、也是评价最高的一位.他认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之林可谓登峰造极、独一无二,是一种伟大的创造,它的和谐安详、曲线之美和游戏精神最富魅力.林语堂还从中国古代艺术中提出"生活的艺术"思想,并建起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以对抗现代社会和文化对人的异化.当然,由于各种原因,林语堂对中国古代艺术的理解还有片面化和表面化之憾.  相似文献   

9.
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着市场经济的滚滚大潮,一些美学家慨叹:金钱万能,人欲横流,艺术庸俗了,审美沉沦了.一些企业家心里只想搞经济,抓效益,赚钱发财,视文化无用,认为美走出神秘的殿堂,只不过是漂亮的妓女.我无意褒贬,只想说——一、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最高层次审美文化是含有审美因素的文化.作为文化形态,它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并凝定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审美文化具有泛美性,不仅指艺术,而且包括生产、生活、人的精神品质、人际关系、以及对自然的认识等一切领域中给人以美感的事物.它的本质特征是美.  相似文献   

10.
“浏阳花炮美”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9月3日至5日在浏阳县举行,现将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一、花炮是一种审美文化与会者一致认为花炮作为社会历史的产物,它同我国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园林文化、龙舟文化一样,也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认为花炮文化又重在审美文化一面。反映在浏阳花炮中就在于它具有丰富的审美属性或美学内涵,即美的真实性、本然性、活力性、无害性和出类性。这既是浏阳花炮美的基本属性也是构成它美的基本要素。它是从镇鬼驱邪的湘楚民俗中发展成一种审美文化的,它的核心是吉利,吉祥的人情之美、愉悦的生活情趣之美。  相似文献   

11.
数学并不仅是计算的工具,更是一种美学,一种文化的集合.发挥数学的文化功能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数学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克服数学狭隘工具性的认识,通过在数学领域中不断地探索和追求,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功能,培养理性精神和发现数学美.  相似文献   

12.
耿长春 《晋阳学刊》2003,(4):111-112
晚报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媒体,其美学意义是客观存在的。深入细致地研究晚报新闻的这一美学规律,对我们改进新闻的写作以及进一步办好报纸,很有必要。真实之美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正是由于这一特性,新闻才受到了人民大众的高度关注。一位哲人说过:什么是美?唯真是美。此话在某种意义上道出了生活的真谛。真实美作为晚报新闻的一个美学因素,无时不在地存在于报纸新闻的版面中。读者在阅读新闻时,所得到的审美体验与阅读其它文章如小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小说毕竟是一种文学艺术,允许夸张、虚构,读者在作者构筑的这一虚幻世界中,固然…  相似文献   

13.
土族是一个爱歌善舞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极其独特的"花儿"这一艺术品种。"花儿"凝聚着土族的文化精神,体现了土族人民的精神美、文化美、生活美、行为美的崇高境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花园中的一束绚丽之花。  相似文献   

14.
一 从西方人眼睛望去,由物质的皮肉加上抽象的精神而构成的鲜活灵动的人,乃是天上的神在自然世界的象征。人不是神,但人又是神;神不是人,但神同时又是人。倘若我们用文化认识的方法来寻摸这种理想的本质,那么,西方世界自古希腊以降的形体审美意识的文化模式就是一种“神人相合”的模式。 当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转而考察中国人的形体审美意识的文化模式时,就会发现,中国人历来所具有的对人之形体的审美意识,决定了人不是神,神也不是人,可是人却应该敬畏神,走向虚无飘渺却又具体感性的神性地位;凡俗世界的人无所谓美,只有神灵之美才是真实的、纯洁的。由是,中国人形体审美意识的文化模式,就成为一种“神人相殊”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烧饭”是古代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以焚烧酒食祭奠祖先的礼俗.烧饭礼俗从古流传至今,是蒙古族最古老、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项礼仪活动.蒙古族的烧饭礼俗有尊卑之分和男女之别.烧饭礼俗产生的文化根基为萨满教的灵魂不灭论;“女性不洁说”是烧饭祭祀中限制女性的文化根源;萨满教认为,人死后其灵魂到达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但那边世界的生活秩序与这边世界完全相反.烧饭祭祀中出现的违反常态的举动是为了迎合灵魂世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哲学之美:从西方后现代艺术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要美,首先就应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那种专讲脱离人生的超感性的概念哲学,把哲学界定为仅仅是认识普遍规律之科学,以至人生被变得千篇一律,苍白枯燥,就谈不上有哲学之美.为维护中国传统哲学之美,我们不能停留在哲学仅只是寻找最普遍规律之学的界定上,不能停留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而把哲学理解为提高人生境界之学.有生活境界之美,才有哲学之美,哲学应当像西方后现代艺术那样生活化.继承和发扬老庄哲学、道家哲学,借鉴西方后现代艺术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似乎是我们提高人生境界、追求哲学之美的一条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7.
京派小说家有着浓厚的"桃花源"情结,在其所营造的乡土田园小说里反复描摹着自然环境之美与自然人性之美.京派小说的这种"天人合一"的乡村世界的文化原型,其实就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和庄子的"至德之世".  相似文献   

18.
作为报刊、广播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新闻事实的叙述、描写和议论,告诉受众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其过程。与消息比较,通讯的信息蕴含量大、议论深刻,可以用生动的文笔展开“情节”。通讯以其独特的反映生活的方式,具有不同于艺术,也不同于其它新闻文体的美学特征。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即反映生活的真实美、认识生活的思辨美,表现生活的形象美,构建通讯的三维美学空间。一、反映生活的真实美通讯之所以能成为审美对象,就是因为它是以真实、形象、具体、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通讯既然是新闻文体,真实美显…  相似文献   

19.
文艺来自生活,是生活的再创造。文艺的根本特征是通过形象反映现实,反映时代。只有真实地再现生活,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斯汤达说:“小说是一面镜子”;巴尔扎克声明,他要充当“法国社会的书记”,为自己的时代“开出恶习的清单”;托尔斯泰认为,“写不真实的东西是可耻的”;罗丹表示:“我没有说过谎话”、“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歌德说:“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丰富多采,你不会缺乏做诗的动因……我的诗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马克思主义经典  相似文献   

20.
在欧洲哲学人文理性之确定性寻绎的进程中,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所确立的人类文化哲学范式的贡献功不可没。其文化哲学真理观的思想旨趣在于,直面文化多元性、多样性之复杂现实,秉承符号本体思维,睿智地破译文化逻各斯的密码。在反思、批判康德的批判精神的过程中,卡西尔经历了从认识论立场到人类学立场的理论前提的转变,并直接将人的世界的理论确立为文化哲学的新的出发点。其符号本体思维的文化哲学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于努力探索世界之真实和人性之真实之间的人文价值真理。在知识经验形态内,其文化哲学建构对于社会历史思考的启发性意义在于从社会进化的微观层面上明确了符号思维本位的人类文化哲学的道德价值旨归,实际上这是一种有关文明社会进化机制的隐性的纯良道德实践的相对性终极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