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伦理道德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伦理建设是维护党的社会形象、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增强党长期执政正当性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伦理建设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百年历程,构建出合乎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中国实际的政党伦理体系,为百年大党永葆青春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以赓续共产主义道德为内核,始终确保百年大党伦理建设根本目标不偏移;以实现社会制度的公平正义为原则持续优化制度伦理,不断夯实百年大党伦理建设的制度保障;以塑造伦理认知、深化伦理认同、强化伦理自觉为路径,有效强化百年大党伦理建设的内在支撑.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政党伦理建设的历史经验,也是百年大党能够长期有效执政的根本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2.
政党形象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党的生存发展和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依照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的人民性、革命性、先进性等根本属性,以及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现实需求,建构起“人民性”政党的本质形象、“革命性”政党的实践形象和“先进性”政党的特质形象。中国共产党建构的这一政党形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劳动人民利益和中国人民利益的价值立场,分别从阶级维度、人民维度、民族维度传播了中国共产党为工人阶级谋解放、为中国人民谋解放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宗旨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政党、革命政党和先进政党的特殊性质。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需要更好地深化人民性政党形象、筑牢形象建构的思想基础,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人民情怀,深化党的“同情人民”形象;坚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深化党的“领导人民”形象;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化党的“服务人民”形象;需要更好地升华革命性政党形象构筑形象建构的实践基础,借助自我革命、社会革命、伟大斗争等革命话语、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的革命实践以及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升华、构筑新时代的革命形象;需要更好地巩固先进性政党形象夯实形象建构的价值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坚决驳斥否定工人阶级的言论,坚守党的组织原则、严肃党的纪律作风,巩固新时代党的先进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6,(9):72-76
政党法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关键之举和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建设的历史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建设阶段;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建设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政党法治建设历史进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在思想认识上明确政党法治建设的战略地位是前提条件,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政党法规制度体系是核心要求,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关键环节,真正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是根本保障,在全社会范围内努力培育与建设法治文化是重要条件支撑。在全面依法治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法治型"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政党法治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建设历史发展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要始终保持党的旺盛的生命力,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创新的精神来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实现工人阶级政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代表的统一;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一个在不断创新中丰富、发展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与创新相结合的产物;理论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执政党要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建立保证党始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决策创新机制,不断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十个坚持"的首要经验,彰显了"坚持党的领导"的时代价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色,具有独特的政治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诠释了坚持党的领导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印证了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政党中心主义分析视角提供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成立之日起,就将"人民"二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1921到2021,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历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摆脱残酷剥削压迫、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从新民主主义迈向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回顾百年路,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回顾我们党践行人民观的伟大成就,及时总结百年历史锤炼而得的宝贵经验,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聚气凝力.  相似文献   

7.
肖力  邢洪儒 《河北学刊》2006,26(5):67-71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建设是我们党特有的政治优势与基本经验,是党的先进性建设题中之义和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带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战略课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党建理论的创新,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和"党的精神建设"这两个学术范畴,并把"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一门党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来研究,将其上升到推动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灵魂主宰来看待.文中探析了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的形成规律,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加强精神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加强党的时代精神建设的战略指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守护初心的政党,守护初心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如磐石守护初心,坚持将初心守护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懈开展初心守护的实践探索,不仅形成了初心守护的优良传统,而且积累了许多富含深刻借鉴意义的历史经验.回顾中国共产党初心守护的百年探索历程,中国共产党开展初心守护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初心守护提供了理论指南;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了初心守护的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明确了初心守护的前进方向;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立了初心守护的根本方式;建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了初心守护的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这一命题是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提出的,该工程奠基于井冈山斗争时期,启动于瓦窑堡会议;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始于组织建设领域,整风运动将其推进到思想建设领域,这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实施的重要标志。党的七大对党章的修改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扩展到政治建设领域,成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理论竣成的重要标志。民主革命时期进行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中共党建史上的一次系统性工程,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政党建党的基本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回溯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对于总结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科学化经验,掌握党的建设规律,以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表现为坚持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特质的必然体现,是党的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是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之道。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自我革命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为坚持自我革命提供理论指引;以突出问题导向为原则,为坚持自我革命确定奋斗目标;以坚守人民立场为根本,为坚持自我革命明确价值导向;以牢记初心使命为动力,为坚持自我革命筑牢信仰之基;以制度管党治党为抓手,为坚持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在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就是要不断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11.
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根本宗旨,是保持党同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时代潮流的远见卓识,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战略气魄。从理论层面诠释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是公仆意识,目标定位是和谐党群关系,实现途径是制度建设。理论架构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是为其建设实践提供的重要知识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形象彰显党的性质,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分别展现了救亡政党、建国政党、革新政党、强国政党等鲜明形象。无论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具体样态如何因时而变,人民政党、钢铁政党、廉洁政党、自信政党、开放政党的特质是贯穿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始终的不变内核。突出人民政党形象、强化钢铁政党形象、提升廉洁政党形象、彰显执行政党形象、展现开放政党形象,是新时代党的形象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马越 《南方论刊》2022,(2):13-14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体现了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体现了党的性质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长期执政必须具备的精神和能力.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是党始终领先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永远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的必然要求,是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关乎党的形象和前途命运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伟...  相似文献   

14.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理论指导、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和生成的实践历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意蕴,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内在逻辑。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所走过的自我革命历程,为中国共产党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和行动镜鉴,即必须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必须在坚守人民民主和自我革命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在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穿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致力于追求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内在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召唤。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亟需更进一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不断彰显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实践价值,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政党治理的模式选择。这一模式以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目标,以自我净化为路径,以革命精神为品格,形成了特有的理论内涵。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始终保持以革命精神清除党内腐败,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坚持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面向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需要继续以自我革命精神强化政党治理,提升政党适应性、组织内聚性、政党自主性和社会扎根性。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科学命题,这一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经验的传承发展,体现了对现代治理理论的守正创新,源自于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深度延伸,展现了"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考量.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为未来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顺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建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习型政党,要求全党不断加强学习,获取知识以及更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党,要求全党秉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设创新型政党,要求全党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发展理论,丰富实践,完善制度,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要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要论断的内涵要求。科学化是指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用在党的建设上,就是指符合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特别是符合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自身建设的客观规律。全面认识和自觉探索、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既重视理论指导又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推进理论创新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其中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既是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鲜明体现,又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机理与方法.系统总结这条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