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获得感"是当前民众客观需求满足与社会公平公正发展的直接反映,与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追求和满足紧密相关.本研究基于民众对获得感和美好生活需要概念的社会心理表征,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媒云图数据中心美好生活状况调查(Better Life Survey 2019)大样本抽样调查数据,通过考察民众当前美好生活需要及其各维度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探讨了多维度获得感测量指标对三种不同维度的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民众美好生活需要总体水平较高,在各人口学变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主观社会阶层的解释力相对较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获得感不同维度与美好生活需要关系紧密,但各维度相关指标的具体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获得环境"中的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以及"获得共享"中的赞美贡献者,与美好生活需要国家社会维度的关联更为紧密;"获得内容"中的身体健康和"获得环境"中的社会安全,对美好生活需要家庭关系维度有更显著影响;"获得内容"中的升职加薪和"获得体验"中的过得舒适,则对美好生活需要个人物质维度有更显著影响.明确不同层面获得感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影响,可以为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以促进社会改革发展、保障民众生活质量提供有效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以马克思需要理论为视角进行考察,能够准确把握和理解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特征。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发展动力,我们要从物质性、人民性、发展性三个维度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路径,推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实现人的社会更高水平更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部新中国发展史就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不断被满足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表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论断中均突出了"人的需要":"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影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较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人的需要在内容和层次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是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以及"物质文化需要"在需要主体上的丰富和需要层次上的提升,是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赵冰 《齐鲁学刊》2023,(6):56-64
道德个体功能与道德社会功能相对,是指道德对个体所产生的作用或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发展阶段,道德个体功能的性质和发挥的程度亦有所不同。随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道德个体功能在日益凸显的同时,也因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助力的目标、内容、方式的不同,而内含导向功能、咨商功能、享用功能。导向功能表现为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引导和指向,咨商功能表现为对个体道德困惑的开悟和化解,享用功能表现为对个体道德境界的指引和提升。三种功能虽各有相对独立的场域,但亦相互交错、并行不悖,共同构成道德个体的整体功能,助力新时代个体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  相似文献   

5.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目标.其提出逻辑包括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发展性逻辑,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性逻辑与人的主体性需要逻辑,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要以发展理念、目标理念、价值理念、奋斗理念的多维实践理念为指导.在路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独特优势,构建实践美好生活的体制机制,营造实践美好生活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人的需要分为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合理需要具有相对性,是社会的、历史的,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的,是有利于人的生成和发展的,是合乎规律的需要,是各种需要的内在统一。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更加丰富和全面的需要,它遵循合理需要的尺度,是人的合理需要在新时代的具体内涵。在此意义上的需要,不仅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内生动力,是我们在新时代要竭力去满足的人的合理需要。  相似文献   

7.
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之一,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也鲜明地阐述自己对于民生问题的基本立场,形成关于民生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十九大提出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目标是现阶段民众对生活水平的一种期盼和追求,是民生问题在现阶段的一种表现。马克思的民生观与"美好生活"有着高度的契合点,后者以前者为理论来源和行动指南,在前者的视域下分析"美好生活"可以得出,"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和衡量尺度是需要,力量源泉和价值取向是人,解决方式和现实路径是"生活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黄圣博 《东岳论丛》2022,(11):42-46
随着“美好生活需要”这一主题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认识并引领青年这一关键群体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亟待解答的重要理论命题和实践问题。新时代青年美好生活需要根植于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外化于新时代青年面临的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等现实问题之中。新时代青年仍处在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完善阶段,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应当坚持将现实性与理想性、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引导其美好生活需要观念趋向合理科学、符合时代所需。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我们要深入探讨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哲学基础和现实依据,才能直面、协调并解决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处理好社会基本矛盾及社会其他矛盾问题,进而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进程中推进各项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文艺复兴以来的启蒙运动把人从中世纪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用理性取代了上帝,促进了个体理性意识的觉醒和形成,使人转向关注人本身和人的理性。理性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都极为重要,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社会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理性的作用,个体理性往往需要有效的社会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对于美好生活社会来说,理性发挥作用的机制比理性本身更重要,为了使美好生活社会建立理性发挥的有效机制,理性个体在社会行为中既要遵守规则又要合理求助,而个体理性的运用也需要有美好的社会理性环境,当个体理性地求助时,社会要有响应者和可信赖的他者,从而避免个体理性缺失与社会理性缺失相互恶性循环。也就是说,构建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相协调的机制对美好生活社会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道德伦理是美好生活之价值生态的重要元素.美好生活意味着人们对生活中共同价值的共通理解,既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展示自由个性即全面发展的生活,也是遵守道德顺应伦理的生活.道德伦理是人们在生活中因道德而结成的一种正式伦理,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伦理价值形态,以人们生活中的正当利益为基础.道德伦理在护卫美好生活时,以关系和乐协调、秩序共建同构、价值共享互通为基本理念,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共处、人与社会和合共存、人的自我身心和解共益等原则得以具象化.美好生活的道德伦理原则需要人们付诸行为、诉诸践履,即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要求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关系上要求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与人合作;在人与社会关系上要求社会尊重个人、个人融入社会;在人与自我身心关系上要求个体自尊自律.  相似文献   

12.
人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可以找到丰厚的理论滋养。需要是人的本质,它在自身力量和生产力发展的驱使下不断向前演化,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境界。人的需要是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源,是人类所拥有的、可持续发掘的最宝贵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的需要发生了深刻变化,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解、公平正义、社会和政治参与等已成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要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借助现代市场经济建立起社会生产与人民需要的有机衔接,实现选择自由和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加快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建设,以满足人民全方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蕴含着丰富美学内涵的“两山”理论,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的思想”的重要发端,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原则,更是新时代引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针对美学经济的系统化分析,旨在打通以“两山”理论为代表的国家关于美的建设方针与实践之间的内在逻辑,建构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现实转化路径。“两山”理论孕育的美学经济发展路径是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形成的供需联动的新经济学范式革命,是一场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方式的系统性变革,也是一种以意义为核心、以情感为动力、以人民共同富裕和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推动国家发展的创新型驱动战略。从“‘两山’理论”到“美好生活”,体现了以美学经济驱动发展的中国道路,彰显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话语和中国方案的新理论与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蕴深厚,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幸福观,是紧紧依靠光荣劳动和伟大奋斗加以实现的奋斗幸福观,是饱含世界情怀造福各国人民的共享幸福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努力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新时代实践习近平幸福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政治哲学中的重要议题,“美好生活”在不同的历史境遇和社会空间中承载着不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蕴。苏格拉底揭开了探索美好生活的政治哲学之幕,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现了政治制度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内在耦合,美好生活日益成为西方古典政治哲学研究的关注焦点。美好生活的建构与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密切关联,日渐被学者们所洞悉和探求。随着资本主义的萌生和发展,人类开始向现代社会迈进,政治哲学孕育出西方现代政治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两条理路,由此产生两种迥然相异的构建美好生活的路径。科学社会主义以“自由人联合体”为美好生活描绘宏观定向。中国共产党秉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初心并通过制度化践行使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发展之路,实现民族复兴的美好生活蓝图已经筑就。  相似文献   

16.
人民美好生活的生成与发展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美好生活与城市形态、发展方式密切相关。新时代能充分容纳美好生活要素的公园城市是绿色治理的现实目标。打造绿色空间、完善绿色政策、推进绿色“微”治理、培育绿色文化、科学测评生活质量、形塑绿色人生等,是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以公园城市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绿色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美好生活不同于小康生活,它不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一种生活状态,而是人们通过自由自觉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创造的一个总体上满意且不断丰富的生活状态。发展与稳定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公平与正义是美好生活的政治保证,自由与平等是美好生活的现代诉求,和谐与共享是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建设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前提,与新时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系,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梦想相通;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立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8.
张松 《学术探索》2023,(1):65-72
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法治现代化建设提出了确保人的法律安全、实现人的法治获得、提升人的法治幸福的新要求。当前,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建设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样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推进的战略部署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文明理念、全面提升法律制度的供给水平、积极推进依法治理的能力建设,实现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探索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9.
郑士鹏 《中州学刊》2023,(4):101-107
美好生活是人民的心之所向,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诠释,同时也是友善社会发展的理想样态和道德升华。友善社会是创造美好生活的载体和前提,体现出和谐共生与合作共进、和睦相处与和平共益、秩序共构与价值共享等鲜明特点,并承载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网络等多重逻辑关系。在美好生活视域下构建友善社会,应重构兼容、平等、文明、理性的社会秩序,重塑个体、家庭及社会伦理,重建公共危机之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结构,并营造现代媒体的友善平和环境,继而依托友善社会的逐步成熟,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唯物史观进行阐述时,提出无论是人类活动,还是社会历史发展,其源动力都来自于人的需要。将需要理论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结合,能揭示出在新时代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进而推动个人与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运用需要理论对“人民”“需要”等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还能揭示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实践原则和路径;正确看待“个人”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推动“政府”与“市场”形成合力;准确把握人民需要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物质需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