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国荣 《家庭科技》2007,(12):38-38
孩子的饮食问题往往缘自父母或教养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不过多数的父母并不自觉.事实上,孩子的表现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国外研究儿童蔬果摄取不足的情况,就发现关键因素是来自于父母的影响.因此,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应该先改变父母自己对食物的好恶及不良的饮食习惯,以身作则来营造家庭中健康的饮食环境.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饮食问题往往缘自父母或教养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不过多数的父母并不自觉.事实上,孩子的表现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国外研究儿童蔬果摄取不足的情况,就发现关键因素是来自于父母的影响.因此,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应该先改变父母自己对食物的好恶及不良的饮食习惯,以身作则来营造家庭中健康的饮食环境.  相似文献   

3.
你家小孩是否经常吃不下饭,而且挑食挑得很厉害?一般情况下,小孩挑食是因为他们缺乏食欲。 小孩该吃多少食物,是由他脑中的食欲中心在控制,要多少,就刺激他吃多少。然而,很多做父母的担心孩子长不高或是瘦得皮包骨。因而哀求他们把盘中的东西全部吃光,或是命令他们吃某种特定的食物。不幸的是,父母拼命要小孩子吃东西,却经常引起反效果,甚至可能破坏小孩的饮食习惯。若以高压手段强迫小孩吃东西,结果更糟糕,会把本来应是很愉快的用餐时间,变得紧张、痛苦。  相似文献   

4.
刘秀芬 《家庭科技》2021,(10):28-29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重要性 是青少年道德养成的起步阶段 从本质上看,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就是青少年的启蒙老师,家庭结构组成、文明程度、环境及各个成员的文化素养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会对青少年道德品格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还未发育完全,具备极强的可塑性,因此作为起步阶段的家庭教育尤为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表示,家长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可见家庭教育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1)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事实是,有些孩子不爱吃蔬菜,却仍然很健康.原因是他们喜欢吃水果,在孩子慢慢接受绿色蔬菜的过程中,水果是很好的营养替代品.杏和哈蜜瓜可补充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草莓或橙子可以代替菠菜以满足对叶酸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Mindy 《优雅》2013,(10)
若追溯食物对人类的影响,你会发现其中大有学问.从最初的食物形式,到后来的饭菜,乃至美食,"吃"这件事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人们的习惯,甚至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际方式,你甚至可以说它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化. 就拿"吃"的乐趣来说,它可以分为纯粹的饮食之乐与宴席之乐.到现在,饮食之乐自然已不止是对食欲的满足,乐趣的产生须得在色香味的融合之下才能实现,美食应运而生.而当人们发现食物给人味觉的满足感已达到一个高度后,便意识到"吃"其实还可以给我们更多的享受,比如精致的餐具或精心设计的用餐场所让人身心放松,音乐或器乐的现场演奏能给用餐增添新的魅力,而人们也能借一个优雅的用餐场合将自己盛装打扮,甚至你的某种才华也可以因用餐这件事而得已展现,这便是宴席之乐.  相似文献   

7.
初冬气候干冷,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引发疾病或旧病复发.初冬是疾病易发季节,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风,保证充足睡眠,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秋末初冬常见病和多发病种类繁多,我们可以通过合理饮食来调理身体,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发热 应选择平性或偏寒凉的食物.饮食宜加热到温热程度进服,特别是外感发热病人,热饮可助发汗以解表、散热、祛邪.三餐宜清淡、忌油腻,可以汤、粥、软食等细软可口、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当多喝白开水、茶水等.发热不退时,用黄瓜、丝瓜、西红柿、鲜藕、荸荠等做汤、榨汁或生食.芦根对于发热、心烦症状较适宜,可用鲜芦根200克煎汤代茶饮用.  相似文献   

8.
李军 《家庭科技》2009,(8):25-25
孩子生病时,大多数父母首先想到的是带其去医院诊治.而有些父母嫌麻烦,就用自己有限的医药知识和家中现存的药品给孩子治疗.殊不知,这种行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正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父母一般只注重食物的营养,但对他们每天的喝水情况则不是很关心。调查显示,我国近23%的学生饮水量不够。儿童保健专家指出,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体表面积较大,身体中水分的百分比和代谢率都比较高,但由于肾脏功能还不健全,调节能力有限,加上大多数孩子活泼好动,热量散发和出汗量较  相似文献   

10.
林颖 《家庭科技》2022,(3):26-28
<正>我国是一个重视孝道教育、家规家训的国家。正所谓“百善孝为先”,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孝顺和感恩自己的父母,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道德品质。为了让孝德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让孝德思想从小根植于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养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一定要履行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职责,从思想和行为上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从而让孩子成长为尊敬和孝顺长辈的新时代青少年。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人只有懂得与他人合作,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并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身潜能,快速地解决问题。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需要注重对孩子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学习与他人分享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大多喜欢与同伴交往,老师或家长可在恰当的时机融入合作精神。例如,有的孩子在玩耍时不愿意将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别的小朋友,却十分喜欢玩他人的玩具。家长可以对孩子提出问题:“愿不愿意将新玩具分享给小朋友?”如果孩子表示不愿意,  相似文献   

12.
有些父母会经常说,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啊?要我说,那得看他是在什么问题上不听话。比如说,孩子喜欢蓝色衣服,你非让他穿红色的:孩子喜欢学电脑,你非让他学钢琴……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6,(4):232-236
我国青少年安全问题发生率很高,但受到的重视或采取的防范措施却不尽如人意。从安全习惯养成的角度入手进行干预,对消减青少年的安全风险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安全知识教育对青少年安全习惯养成的作用微乎其微,通过亲身奖惩和替代奖惩两大路径交叉使用,才能切实地使青少年习得安全行为,养成安全习惯。替代奖惩可拓宽安全习惯养成的广度,而亲身奖惩则可增加安全习惯养成的强度。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渠道,特别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家庭更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是学知识、学做人的打基础阶段。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总结古今中外家庭教育的经验,总的思路是以身作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严格要求。下面简单谈一下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1.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用自身的良好言行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人格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通过暗示、感染等方式传达给孩子,孩子则通过模…  相似文献   

15.
正孩子很单纯,一般不会出现心理、情绪方面的致病因素,即使心理出现问题,也多是身体不好造成的,所以孩子一旦生病,父母首先要找到孩子患病的身体原因,再配合有效的治疗。起居不当如果孩子经常早上起床后流鼻涕、打喷嚏、胃口不好、吃饭后易吐、肚子痛、流鼻血、咳嗽,那么多数是孩子晚上睡觉时受凉了。此时,父母可以给孩子睡睡袋,并注意被子的厚度,不能再冻着孩子,同时给孩子增加营养,孩子的这些不适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饮食不当如果孩子经常晚上不舒服,那么最大  相似文献   

16.
前 言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江泽民总书记语)身心素质(身体和脑的发育水平和基础)是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是培养和发展德育素质、智育素质、美育素质、体育素质等的基础。 影响青少年身心素质发育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文化、营养及饮食习惯等等。其中,食物及饮食习惯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它直接影响少年儿童身体和脑的生长和发育,同时,饮食习惯影响少年儿童兴趣爱好、神经系统的敏锐性及其他行为习惯等等,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周航 《家庭科技》2006,(10):26-26
有不少孩子一遇天气变化就感冒、发烧、咳喘,甚至发生肺炎,常常是治好了又犯或屡治不愈。这种情况往往是以下三缺造成的。一缺锌:儿童缺锌常常引起厌食症,长期厌食又会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贫血,使免疫功能下降,故易感冒。应提倡母乳喂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用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肉类、蛤蜊、海带、核桃、豆制品、花生、苹果等,必要时可用1%硫酸锌糖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人类群体的生存显然有赖于从自然环境提供的多种可供食用的食物中进行选择,并以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手段来获得这些食物,有赖于能满足自身营养需要的饮食。饮食不但与人类群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与生产方式、社会习俗、文化观念有直接关系。生活在喜玛拉雅山区的珞巴族,是我国西藏民族的一员,其饮食习俗富有传统的特色。本文拟对珞巴族饮食习俗惯制略作论述,以图为西藏民族饮食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9.
夜色深沉,孩子行将就寝,可他却死缠着妈妈不肯独自睡。妻子只好放下手中的活陪着孩子,直到他睡着为止。时间一长,孩子便养成了有大人陪着才能入睡的不良习惯。 经观察,我发现孩子之所以不愿独自睡觉,感到害怕固然是个原因,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出于对父母的依赖。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克服这一缺点呢?一天晚上,乘妻子有事外出的机会,我做了这样的尝试:首先告诉孩子门窗已  相似文献   

20.
厌食是10岁以下儿童常见的症状。普遍的看法是,除疾病因素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家长溺爱和缺乏微量元素是引起孩子厌食的主要原因。为此,增进孩子的食欲,应从以下方面注意: 1、生活有规律,每天按时就餐,孩子吃饭要和家庭其他人员一块吃。 2、给孩子一份多样的食物,并把各荤素食物混在一起,这样可防止孩子偏食。 3、让吃饭时间成为安静、快乐的时刻。不要采取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