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养成的首要环节 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人生的起步,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结构和文明程度、家庭的环境和氛围、家庭成员的素质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青少年道德形成产生深远影响.青少年作为特殊的群体,身心发展尚不完善、可塑性较强,早期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习近平...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国际标准惯例是指10—20岁的青少年时期,我国习惯上把13、14—17、18岁这一阶段称为青春期,即初、高中阶段。因为这一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的高峰阶段,也是青春躁动最激烈的时期。严格地说,这个时期是青少年性格形成时期,道德形成时期和思维发育的重要时期,探讨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当孩子  相似文献   

3.
白丽 《家庭科技》2021,(12):36-38
在2018年9月10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成为教育强调的重要内容.然而,家校共育面临着意识薄弱、认知不深刻、沟通不畅通及共育模式单一等问题,阻碍了家校协同育人效果的发挥,不能很好地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因此,需要探究更有益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论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养成与家庭的伦理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巧香 《人文杂志》2007,25(1):185-188
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道德教育,父母对孩子和社会理应承担的义务,构成了家庭伦理责任的客观基础;完善青少年道德情感体系,培育青少年的羞耻感、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等是家庭伦理责任的基本要求;为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养成创设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是父母应然的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国人常常陷入家庭教育的焦虑之中,而家庭教育困惑的导火索也时常引发"家庭战争",以至于有的老人委屈地抱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怎么全家人养一个孩子,比我以前一个人养一家人还要难?""无证上岗"的家长群体"入园之前要为孩子做哪些准备?""钢琴、舞蹈、奥数等课外班是不是每一个都要报?""入读‘名校’是否应该成为每一个升学阶段的第一目标?""这个专家说过度学习会抹杀孩子的智慧,另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则是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其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令人担忧的是 ,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少偏差和隐忧 ,如不能引起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长和学校的广泛关注 ,小则影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大则伤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一、家庭教育偏差面面观我国家庭教育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家庭道德教育滑坡 ,二是智力培养倚轻倚重 ,尤以前者最为突出。家庭道德教育滑坡表现在 :(一 )淡漠崇高 ,培养冷酷。追求崇高道德境界、向往高尚精神生活 ,是一个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发动机 ,也是社会进…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渠道,特别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家庭更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是学知识、学做人的打基础阶段。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总结古今中外家庭教育的经验,总的思路是以身作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严格要求。下面简单谈一下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1.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用自身的良好言行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人格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通过暗示、感染等方式传达给孩子,孩子则通过模…  相似文献   

8.
冯嫣 《家庭科技》2021,(5):36-37
幼儿园教育是所有幼儿接触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教育的初始,家庭教育是否合适,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社会性的养成.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虽然侧重点略有不同,但是在育人理念和模式上有其统一性和一致性,必须高度重视.只有将两种教育环境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做好教育过程中的对接,才能够起到"1+1>2"的效果,让幼儿在教育理念一致的环境下成长.幼儿自步入幼儿园伊始,已经成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纽带",只有两者张驰有度,才能使"纽带"在其中既有韧性又有强度,这样的成长环境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以其教育上的早期性、长期性。天然连续性、权威性和情感性的优势对人的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家庭教育是提高跨世纪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关键。一、跨世纪背景下的家庭教育问题跨世纪背景下家庭道德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家庭道德教育方式,如何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这是因为在跨世纪的大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道德教育将面临三大问题:(一)跨世纪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更加巨大。随着人口政策的实施和人口结构的调整,对世纪的中国将逐步进人老年化社会;青少年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义务。(二)现代家庭教…  相似文献   

10.
<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主阵地,家长是孩子的领头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家庭教养的外在表现之一,在一个有良好家风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成人、成才。育人功能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直接对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进行指导、提出要求,在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帮助其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将他律转变为自律,使其逐渐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其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有耕读传家的家训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惩戒性规范教育有利于提升抗挫折能力;道德教育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子成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尤其应当成为现代家教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其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有耕读传家的家训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惩戒性规范教育有利于提升抗挫折能力;道德教育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子成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尤其应当成为现代家教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母职之爱』与家庭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人的幼年和青少年时期,主要的生活空间是家庭,每个人都是从家庭走进学校、走上社会的。人成年以后,又各组家庭,承担起对子女进行初步道德教育的义务。家庭给了我们最初始、最基本、最经常因而也是最持久的道德教育和影响。从道德养成的阶段性上看,青少年时期是个人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越是基本的、核心的道德品质,越要从小就开始养成。家庭道德教育在整个道德建设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家庭又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每个人都是家庭的成员,由这些家庭成员再组成学校…  相似文献   

14.
一、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决定了它在人生成长中的奠基和引路作用。 婴儿呱呱堕地,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者。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说,孩子1—6岁时期正是成长的最佳期,这段时间,孩子的大脑、神经发育较快,7岁基本接近成人水平,是教育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5.
正家庭中的亲情沟通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发展。父母想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就需要营造轻松和睦的家庭氛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在家庭教育中母亲占最重要的位置。母亲对儿童的影响是任何东西、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导孩子成长呢?母亲要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良好的亲子沟通与孩子的社会适应、心理健  相似文献   

16.
独生子女时代,由于全社会成人教育理念和施爱方式的错位:娇宠过度、花钱无度,爱慕虚荣,崇拜文凭.使当代青少年免疫力低下,抗挫折能力差,遇事"输不起",长此以往,造成青少年心理极端脆弱,因此,从家庭、学校、社会大的教育平台上共同补上孩子抗挫折能力这一课是刻不容缓的民族课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诸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而教育的方法简单;孩子缺乏文化教育氛围,家庭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缺乏与孩子、教师之间有效的沟通,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存在很大的问题等。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促进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而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未来的命运.为此,我们应该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家庭与孩子之间应建立心连心的沟通;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采取“反哺教育法”,组织学生评价家长,对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孩子的“三农”教育和劳动教育,帮助孩子形成切合实际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8.
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家庭教育在儿童道德情感培养上具有学校和社会所没有的优势。遗憾的是,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家庭中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可以通过以身作则、发展道德认知、加强情感交流、重视行为训练这四个方面来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有中性化倾向的孩子,如许多女生拒绝留长发和穿裙子,而男生"安能辨我是雌雄"的倾向也开始显现。孩子把中性化打扮当成一种时尚,盲目跟风,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呢?心理研究表明,一些孩子出现中性化倾向,有家庭教育存在误区、青少年渴望彰显个性、教师性别比例不平衡等原因,而选秀节目涌现的中性明星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影响了不少青少年的审美观。"双性化"并不是"中性化",心理学家提倡的是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品质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是培养积极品质的重要途径。传统家庭教育中对积极品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到现代则更为广泛。家庭培养青少年积极品质存在三个困境,通过实行积极教养、积极家庭文化和建构积极家庭系统可有效克服。要真正有效促进青少年积极品质发展需要考虑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