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我们向语法学家们请教:“‘语法’一词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有的会说:“‘语法’有两个意思:一个指语法本身,一个指语法书。比方说,‘你这话不合语法’,这是指语法本身。又如说,‘这是一本语法’,这是指讲语法的书。”也有的说:“人们有时侯用‘语法’这个名称代表语言的语法构造本身,有时候又用它代表语法学,因此有必要分清这两个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语法”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一指语言的“语法规律本身”,它“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二指语法学,它  相似文献   

2.
跟语音、词汇、语法等可以指客观存在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现象,也可以指关于语音、词汇、语法等学说一样,修辞可以指客观存在的修辞现象,也可以指关于修辞的学说。就客观存在的修辞现象来说,修辞常被人们用来指言语交际中的修辞活动,其实,它还可以用来指语言系统中的修辞结构。修辞活动跟修辞结构的关系是言语跟语言的关系。研究修辞不仅要看到言语交际中的修辞活动,还要认识存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语法的内涵为中心,以我国语法学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著作为例证,说明语法学界对语法的认识的演变。《马氏文通》时代,完全模仿西欧传统语法体系,对语法做了“作发表意思之术”的不够明确的解释。《新著国语文法》注意到了汉语的特点,建立了“句本位”的语法体系,但对语法的解释没有触及到语法这一概念的内涵,实际上指的是语法学。40至50年代,语法学界对语法的解释都以句法为转移,认为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也没有明确地指出语法的内涵。60至80年代,由于更多地接受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对语法的解释不但突破了“用词造句”的限制,而且特别重视语言结构的内在组合关系,这才真正触及到了语法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汉语语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建立是从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开始的,但我国古代对汉语语法的认识还是比较早的,对个别语法现象的论述也出现得比较早。本文介绍一部分产生于《马氏文通》之前而又为后世沿用的语法学术语,通过这些语法学术语发生发展情况,我们既可以看到汉语语法学产生之前存在的零星的语法研究,又可以看到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对前人语法研究的继承。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提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说明 (一)为了说明客观存在的自成体系的语法单位、语法规律,语法工作者必须制订一套反映作者的观点的自成体系的语法术语和分析方法,即“语法学体系”(简称语法体系)。语法体系可分学术语法体系和教学语法体系。两者的好坏可以拿科学性、简明性、继承性、实用性四者去衡量。科学性就是要求这个体系能做到妥贴、协调,即术语和分析方法都符合语言实际,不削足适履,而且理论严密,前后一贯,基本上既无遗漏,也不前后矛盾。这是两种体系都应追求的,但是教学体系更要讲求简明性、继承性  相似文献   

6.
语法是随着语言一起出现的,有了语言就已有语法存在.各民族、各个国家的语言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语法同样如此.因此,探讨各民族、各个国家的语法,应该是共性、个性兼顾,而以个性为主.一、对于中国传统语法的不同认识关于中国的传统语法,迄今为止有三种认识:一种是认为汉语语法学的开创之作《马氏文通》和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奠基著作《新著国语文法》,形成了汉语语法学的最早传统,标志着汉语传统语法学的建立.[1]另一种则认为“中国的语法严格说来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传统’.因此说不上中国的传统语法.”[2]另外还有人认为中…  相似文献   

7.
双宾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句式,长久以来一直受到许多语法学家的重视。对双宾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体系,而且有助于人们解释更多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双宾句分类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学者们去克服,以提升近代汉语研究的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8.
0.1 “变换”一词在汉语语法研究文献里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是指变换关系,一是指变换方法。变换关系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语法现象,变换方法是研究者利用这种现象进行语法分析。本文讨论变换关系的理论基础。 0.2 “变换”是transformation的译名。transformation这一术语在西方语法学界有不同的含义。传统语法里,它是指句子改换,联系的是内容相同的不同类别的句子或表达方式(J.Nesfield);结构主义语法里,它是指句式变换,联系的是相同词类构成的相关句式或句子集合(Z.Harris);转换生成语法里,它是指结构转换,联系的是同一句子生成过程中两个不同层次的结构(抽象表达) (N.Chomsky)。本文是在transformation的第二种含义基础上讨论变换关系。  相似文献   

9.
语义功能语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语法理论,它有助于认识语法的本质,建立新的语法观,扩大语法研究的视野,充实语言学的理论系统;更新语法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语法学的研究品位;科学地揭示语法发展规律;是今后汉语语法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语法定义的一点思考贾娇燕给语法下个定义是语法研究的最基础的问题。但最基础的问题不一定就最好处理。只要我们认真地看一下有关的语法论著就可以发现:不同的语法学家对语法有不同的定义,并且这些定义大都值得斟酌。我们先来看一看几种比较通行的语法定义。“语法...  相似文献   

11.
跨世纪的中国语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百年以来汉语语法学由传统语法学向结构主义语法学,由结构主义语法学向多元语法理论并存、互补的历史嬗变,评述了各个发展阶段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有创新意义的论著;从语法观、表述体系、分析方法、观念更新等方面审视了世纪之交的语法学的发展走势;展望了下一世纪初叶语法研究的发展前景和所面临的挑战。既有发展态势的勾勒,也有节点、侧面的描述,为认识中国语法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一个参考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叶,随着"乔姆斯基革命"的到来,句子的语义研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语法学家和语义学家的重视。作为语义研究对象的句子,句法歧义是其中一种。本文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角度,深入了解歧义现象,对引起句法歧义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这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英语句法结构复杂性、精细性的理解,同时,对掌握句法结构的分析方法和进行英语教学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以三者为研究对象,就分别形成了语言学中的语音学、词汇学和语法学这三门基础学科。我国研究语言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不可能不注重语言组织法则的研究;但在我国的传统语言学中,只列文字、音韵、训诂三门,未列语法学。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也只承认我国古代只有零星的语法观念,而没有语法学,这一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本文认为:我国古代有过语法研究,它与训诂学同时萌芽,以后又逐渐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研究范围和系统,具有古汉语语法学的特色。它以虚词为重点,简明易行,重于应用,与词义学、修辞学、文章学等语文学科相辅相成,构成了一种开放型和实用型的研究体系。所以,《马氏文通》出现以前,我国语法学的研究成果是丰富的,整理这些遗产,对当前更新汉语语法研究观念,发展现代汉语语法学是有积极意义的。王力先生在《中国古文法·序》(见《中国古文法》,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中曾说:“我认为当时(按:指王先生1927年写《中国古文法》论文时)我反对‘削足适履’、反对‘以英文法为楦’,这个道理还是对的。后来我写《中国文法学初探》,仍然讲这个道理。”在语法研究时应当这样。在评价语法研究时也应当这样。如果用西方语法学的框架去硬套我国的古代语法研究,正如用西医学的  相似文献   

14.
语法学家对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历来持有不同见解。l952年语法学界对此展开了广泛的讨论。通过讨论,认识上虽深入一大步,然而意见并未一致。1981年7月教育部在哈尔滨市召开了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又讨论了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彻底解决。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粗浅看法。一、“形态”不能作为汉语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所谓“形态”,欧洲的一些语言一般是指词的内部变化形式,包括构词的形式和词形变化的形式。构词的形式指的是从同一个词根构造成不同的词;词的变化形式指的是同一个词的各种不同的变化。汉语构词的形式主要指的是“桌子、椅子、孩子、胖子、剪子”,“门儿、花儿、盖儿、本儿”,“木头、石头、砖头”,“老虎、老婆、老师”,“电气化、科学化、绿化”等词中的“子、儿、头、老、化”等,它们都具有作为词类标志的作用。“子、儿、  相似文献   

15.
据汉魏晋注释书对名词句法语义的解析,说明古人对语法的动态性有所认识;文章的材料与分析是对作者《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一书中这个问题论述的补充;再次说明现代语法学理论建设,要重视继承古人的分析实践。  相似文献   

16.
浅论词类活用现象的实质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籍中 ,特别是先秦古籍中 ,词类活用的情况较多。近数十年的研究家一般认为 ,某类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灵活运用 ,可以使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这种语法功能的临时改变 ,即是词类活用。述其成因 ,则曰一是古汉语语法欠精密 ,一是词汇量小。笔者以为这种认识未为完备。本文以全面认识“词义”为基点 ,跨词汇学和语法学的研究范围 ,分析阐释了词类活用的实质 :词的理性义和语法义运动的一种未定型现象。造成词类活用现象的原因 ,本文根据文言的内在要求并联系修辞学理论 ,以为一般均出于积极的表达需要 ,是有意而为之  相似文献   

17.
语法学在我国成立較晚,直到公历一八九八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一书出版后,纔有第一部比較完整而有系统的古汉语语法著作。但这不等于说在《马氏文通》以前根本沒有人做过这种研究工作。远在周末,有些书中已经讲到语法上的了些现象,从那时起一直到清代中期,也有不少的学者就语法问題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不过这些研究多是零碎片段,未成体系,始终未能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现在就其发展情形可分两大方面来讲:一是语法观念的产生和运用,一是语法术语的创立和承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语法学兴起于五四运动前夕的白话文运动,一九二○年始有有系统的语法著作问世。我们试图描述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现代汉语语法著述对单句所作的分析的概况。一、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三年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三年,是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初期阶段。当时,“那些讲语法的书好象雨后春笋一般随地迸出”,“差不多每月都有一两种出版”,“彼等底内容,往  相似文献   

19.
<马氏文通>是我国语法学史上第一部系统性的语法著作.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古汉语语法,具有一个完整的语法理论体系,但其中的矛盾之处也很多.如对介词"之"用法的分析存在缺陷:第一,它的分类标准不统一,类别的归属不够恰当,介词"之"的同一类用法出现在不同的类属中.第二,由于对语法结构的认识不成熟,导致举例不当.  相似文献   

20.
英语插入语的语言交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插入语是一种语法现象,被语法家普遍认为是一种独立成分。它的有无并不影响句子结构的完整,但对句子的表情达意往往是至关重要的。探讨英语插入语的语言交际功能,不仅能深化对此类语法现象的认识,而且对准确表达思想、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也很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