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目前的社会舆论氛围中,领导干部通常成为被污名化的对象,常常被贴上"权钱交易""官商勾结""潜规则"等一些带有歧视性的标签,整个社会对领导干部群体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在领导干部被严重污名化的社会背景下,准确把握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探寻破解  相似文献   

2.
<正>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范围内,信任危机已经开始蔓延。从"9·11"事件、安然公司和世界通信公司的丑闻,到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崩溃、煤矿安全事故隐瞒和领导干部腐败行为的不断揭发,都制造了恐慌和不确定的气氛。不管是存在于政府还是企业中的个体,都渴望值得信任的领导,也渴望诚实善意的领导。下属对领导的信任缺失,将给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均发生了深刻变革,人们的政治思想观念、道德评判标准和领导信任结构也在朝着民主化、多元化、理性化方向演进,领导环境变得日趋复杂,领导取信于社会公众与组织成员面临着更多的内外挑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领导机制的改革与社会结构的变动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并不完全同步,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严重失信行为的出现,使得社会  相似文献   

4.
<正>中层领导干部是组织系统中的重要层次,是领导各部门下属按照组织战略规划和总体工作部署,创造性地开展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组织创造价值、实现社会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中层领导,就其位置而言,处于上层和下层的结合点上;就其身份  相似文献   

5.
公共信任是政府高效、良序运作的基础与保障,若任由公共信任危机发展,政民信任关系将会断裂,执政成本将会难以承受地增加,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有可能会得而复失,甚至危及执政党的执政根基.因此,应在剖析我国公共信任危机衍生机制的基础上,探索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信任的路径. 一、公共信任危机的含义及表现 所谓公共信任危机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在社会治理中因行为失范或言辞不当,从而引致社会质疑或官民对立,政民关系陷入信任断裂的危险状态.当前公共信任危机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刘哲昕 《决策》2007,(1):54-55
对于一个法治社会而言,领导干部的主要职责在于解决矛盾、平衡利益,同样地,法律的主要功能也正在于解决矛盾、平衡利益.因此,领导特质与法律特质具备天然的适配性,法律学科从来就是一门领导学科.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领导而言,它既是一种领导理念,又是一种领导艺术,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领导观,领导干部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名利观,经济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发展才不会出现"两张皮"现象.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领导工作中去,始终做到以人为本位、为本体来实施领导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严重的信任危机,这种危机弥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集中凸显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三个层面上。政治层面:尽管民众对高层政府保有较高信任,但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公信力降低却是不争的事实,"表哥"、"房姐"、"天价烟局长"、"红豆局长"等事件使得民众对官员的信任降到了谷底。社会层面:  相似文献   

9.
<正>领导信任,即领导的可信任度。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更多的领导隐私被暴露出来,领导身上的神秘色彩逐渐褪去。另外,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不断被公之于众。再加上领导的职权受到越来越全面的制约,领导的掌控力和"能耐"也在变小。这直接导致领导越来越不受社会、公众和下属信任,领导信任指数不断下降。人们从过去的对领导深信不疑发展到现在的对领导无所不疑,这对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领导信任体系建设迫在眉睫。造成领导信任困境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10.
《领导科学》2012,(6):64
近年来,领导干部腐败和非正常死亡事件呈多发频发之势,且多与领导干部的亲情、友情和婚外情有关,舆论关注度极高。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也是一个典型的官本位社会,领导干部自然就成了人情风暴的中心。从现实中看,人情成了腐败的药引子,也成了一些领导干部的催命索,不少领导干  相似文献   

11.
杨丽卿 《领导文萃》2012,(4):124-128
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化认识,把握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提升领导创新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一、提升理念创新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  相似文献   

12.
唐信祥 《领导科学》2003,(19):23-24
现实工作中,如果要以领导方式为标准,对领导干部进行分类,不外乎有这样三大类:一是魄力型领导干部。他们在工作中敢于拍板,敢于负责,处事大度,不计较细枝末节,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属于集权式的领导方式。二是实干型领导干部。他们在工作中身先士卒,不把持决策权,靠松散的管理方式维持领导,是一种放任型的领导方式。三是居于这二者之间的领导干部。就其决策方式而言,他们既不独裁,也不放任,愿意与下属共同作出决策;就其行为方式而言,他们既善于说服下属调动其积极性,又善于以实际行动给下属作榜样。领导干部的领导行为与其受教育程度、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信任是最大的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部属而言,没有比得到领导的信任更让自己感到欣慰和鼓舞的了。领导对部属的信任所产生的激励作用也是其他任何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一般说来,领导在正常情况下信任部属不难做到,问题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些领导就可能会犹豫、会不那么坚定了。然而,恰恰此时领导对部属的充分信任更有意义、更难能可贵。一、对单位的新成员敢于充分信任。领导对自己比较熟悉的部属给予信任是情理中的事情,但是对于新成员因了解不深而很难给予充分的信任,更不敢把重要工作交给他们去做。其实,如果领导有胆识,从一开始就给新成员出乎意料的信任,则可能产生神奇…  相似文献   

14.
“领导心理困局”的生成与消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领导干部为何会承受比其他一般群体更大的心理压力?领导干部心理压力生成机理是什么?如何消解领导干部心理压力,走出"领导心理困局"?社会角色冲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一、"领导心理困局"的生成机理:压力型体制与角色冲突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外部体制与内部角色的双重"挤  相似文献   

15.
<正>法治既是人类的共同生活方式,更是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主要管理者,承担着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重大责任。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善治目标的实现。一、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是由良法到善治的催化剂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所谓善治,从结果而言就是要实现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而要确保这种结果的出现,作为社会治理基本准则的法律必须是"善良公正之术"。实际上,法理应反映自然理性和社会正义,否则  相似文献   

16.
<正>习主席在讲话中强调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中央的同志要讲,而且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讲。讲故事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对领导干部而言,要讲好却是一门大学问。毕竟领导干部的身份比较特殊,受关注程度较高,在群众中影响力较大,故事讲得动听、感人,则上级满意、下级支持、群众认同,能更好地鼓舞人心、凝聚共识、推动发展;若讲得不好,则可能导致群众牢骚满腹,甚至引来外界误解和质疑,诱发矛盾和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县委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这次深入的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领导艺术水平对一名普通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也是一场领导方法与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在矛盾多发的社会转型期,要解开繁难复杂的治理方程式,法治是最有效的一把钥匙。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人治思想、长官意志严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凡事自己说了算,脑子里没有法律这根弦,"仍然痴  相似文献   

19.
<正>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了人类社会的三种权威类型——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其实质就是社会群体服从和信任领导干部的三种类型。从人类社会宏观发展的维度来看,人类社会必将从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走向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一、领导干部声誉的内涵所谓领导干部声誉,指的是领导干部在他人心目中留下的总体印象,是对领导干部过去行为和结果的全面评价,是其获得他人认可、信任和赞美的程度。领导干部历史行为或表现的信息通过各种中间媒体向外传播,社会上不同利益相关者接受或多或少有关领导干部的信息,经由加工处理后形成对领导干部的个体评价。个体评价在社会网络中经过充分传播和扩散,逐渐建构为领导干部声誉。作为一种综合印象,领导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