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视野     
<正>中国政治改革可能出现的风险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积累了复杂的社会矛盾,矛盾日趋尖锐就会转化为社会危机,社会危机得不到有效处理就会转化为治理危机。中国的领导层不缺乏进行重大变革的勇气,但在这么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进行政治改革,容不得出现重大失误,一旦出现政治失败局面,就会比小国更难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中国的政治生活在过去35年中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完全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中国治理改革的成功。就当前来看,尽管我不认为我们党存在执政危机和统治危机,但我们确实存在明显的局部治理危机。公共治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如何把经济力量、政治力量转化为文化力量,如何把对国际社会的经济影响、政治影响转化为文化影响。也就是说,我们要关注中国文化如何影响世界。这会对实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纷繁复杂的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及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传统国家治理中自上而下的治理手段在处理这些新问题时因其弊端遇到挑战。在向多元化社会的转型中,个人的权利和利益意识不断强化,国家政策涉及到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时,就会激发相应的大众参与。传统的国家治理手段在新时期就会显得滞后。如果问题和矛盾积累多了,长期得不到解决,国家治理就会出现危机。因此,通过改革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政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社会问题与矛盾,引起了海内外学者与中国问题观察家的广泛注意。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是,渐进式经济改革进行了二十四年以后,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中期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下来的矛盾与问题,是否会对政治稳定产生影响?这些矛盾与问题,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并进而引发政治冲突?海外一些作者仅仅从经济视角来论证中国必将发生政治危机,有人甚至断言,中国将会在五年内崩溃,[1]这样的结论未免过于粗率简单。事实上,经济与社会…  相似文献   

6.
李国 《科学咨询》2008,(3):13-14
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在我国不同时期的运用和发展,表明国家政权权力因其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在社会改革发展中具有巨大能量,如果政权的合法性受到怀疑乃至否定,政府的动员和贯彻能力将会被削弱,正确处理公民社会构建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的关系,提出高度重视并化解合法性危机,完善宪政巩固国家政权,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在我国不同时期的运用和发展,表明国家政权权力因其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在社会改革发展中具有巨大能量,如果政权的合法性受到怀疑乃至否定,政府的动员和贯彻能力将会被削弱,正确处理公民社会构建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的关系,提出高度重视并化解合法性危机,完善宪政巩固国家政权,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改革时代政治发展回顾在《中国:改革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一文中,我提出了分析中国大陆政治发展的“结构/群体分析模型”,其中“结构模型”关注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变化,关注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变迁及其相互关系。“群体模型”关注社会的群体结构及其演变,关注各个群体的处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希望通过对结构和群体两个维度的观察和分析,来理解过去25年中国大陆的政治变迁。改革的初始条件会对改革产生直接而持久的影响。在毛时代,在国家与社会的力量对比格局中,政府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更为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9.
针对叶利钦执政末期出现的一系列经济社会转型危机,普京开启了非常复杂的政治改革过程,并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转变构成一种多要素的互动关系.自“可控民主”到“主权民主”的国家治理,承载着“普京主义”应对危机的战略调整使命,具体探索了决策权威、行政能力、经济绩效、核心价值与国家-社会互动的国家发展道路.为有效化解威权色彩与民主因素的内在张力,需要突破易被固化的自由-民主理论视角,实现新世纪俄罗斯在国家治理五大要素下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引言政党在现代国家政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它在当代政治生活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与政党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变迁性质相连 ,也与政党自身结构功能的历史规定性及其调整取向有关。在某种意义上 ,把这些挑战称为危机是恰如其分的。政党研究学者指出 ,政党危机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西方如此 ,东方也如此 ,一党体制如此 ,多党体制也如此。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制度 ,这些危机有不同的表现 ,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原因。毋庸讳言 ,在中国同样存在政党危机这个问题。改革开放前中共党内频繁而激烈的“路线斗争”无疑是政…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现代国家治理已经成为中国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是治理理念的原发地,学习借鉴它们实施治理的经验并汲取其教训,受之启迪和警醒,避走弯路,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内涵的现代国家治理,进而走向善治,对丰富中国的治理智慧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领域存在的众多分析逻辑中,尤其以两种思路表达为要:一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思路,二是"大政府、大社会"的思路。然而,就当前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宏观建构和微观表现而言,我国的治理实践仍然无法跳出"大政府、小社会"的窠臼,这一制度惯性仍然具有符合当下实际的合理内核,且不会在短时间内消解"。大政府、小社会"实践模式的逻辑机理体现为国家主义传统的有效约制、政治参与制度化稳步推进和社会组织自组织程度不高三个表征。因此,应当通过对国家与社会的耦合来优化这种"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治理格局:从国家层面来看,需要依靠政府自身的改革促进政治参与制度化;从社会层面来看,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以弥补国家主义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风险社会理论宣称现代社会正处于"文明的火山上",全球性的危机一触即发。这种大胆且充满想象力的言论,掀起了学界关注风险的浪潮,但其实将现代社会看作风险社会或危机社会是放大镜式的过度解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中发挥国家制度和体系优势,总结了一系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科学有效经验,即正视风险的客观性,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运用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社会现实层面对风险社会的理论范式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联邦主义的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是世界上很多大国都要经常面对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国家的联邦制度是处理这对矛盾的一种重要方式。联邦主义作为这种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政治主张,最早源自美国,从一开始就代表着一种对中央集权的强烈要求。当今世界上有很多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在处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问题上不仅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而且还有很多深刻的教训,它们是世界各国实行政治改革的重要知识财富。中国今天面对政治改革的任务,要坚持国家统一和保证长期的社会稳定,关键也要处理好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这方面联邦主义的成功经验:强…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2,(11):22-25
地缘政治理论认为,地理因素是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借鉴地缘政治理论,经济地理日益成为研究区域经济竞争的重要指标。国家级综改试验区,国家重大战略,国家级新区等国家战略陆续出台,使中国区域增长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而由这些战略叠加形成的中国经济地理崛起板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国际政治活动中,国家利益是高于一切的,当道德失范的预期回报远高于成本时,许多国家就会置国际道德于不顾,造成诸多"道德失范"行为。那么,在国际政治视野中,道德失范行为有何特征,导致道德失范行为的原因何在以及如何重建已"失范"的道德是当今国际政治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国家构建理论的现实关切是二战之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遭遇的政治失序问题,但这并不是说发达国家当前就没有国家发展和治理危机。当前发达国家最深层次的危机是贫富差距拉大而导致的治理危机,治理危机又引起了合法性危机,而民粹主义的抬头折射出来的是与民主社会相适应的平等的流失。发展中国家政治失序的核心原因则是国家自主性不够、国家能力较弱和严重的经济危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构建现代国家,一方面,要加强国家能力建设,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避免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避免成为绝对主义国家。同时,发展中国家必须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选择合适的现代国家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的发育、成长及其与国家的分立发展,奠定了西方社会产生法治的深层基础。本文通过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的分析再结合中国的市民社会状况,对中国法治的推进之璐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曹林 《领导文萃》2013,(7):23-24
中国的改革,需要只争朝夕。不改革,日新月异的世界不会停下脚步等待中国;不改革,既得利益集团不会主动让出利益;不改革,许多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会不断激发,累积的戾气和怨气在突破临界点后会有一天突然不可收拾,爆发社会危机;不改革,一直潜伏在中国社会中的"文革"余孽也会兴风作浪,使中国朝着相反的方向走,社会发生倒退。稳定是人心所向,但稳定不是"维持现状",而应该是在改革中追求动态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3,(13):16-17
中国的崛起引起一些国家的担心、忧虑和恐惧。如果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让世界了解"中国梦",会拉近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距离,减少中国崛起的阻力,加深世界对一个真实中国的了解。同时,也会淡化中国和西方国家意识形态鸿沟,符合"韬光养晦"和去意识形态化的大国博弈之策略。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迅速为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同、所追捧,并日益成为最为重要的主流政治话语之一。"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