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政环境,既包括领导干部为官从政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也包括领导干部在一起工作形成的共事微环境。社会大环境与共事微环境相互影响,但真正起决定作用并且长期起作用的,还是共事的微环境。换言之,领导干部如何共事,体现的是人品、是党性、是信念、是作风,对从政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党是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2.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4,(26):M0001-M0001
正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政治生态问题。特别是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并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五个要"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优化政治生态这一战略课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的高度成熟和政治上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中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或者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就在于担负着社会发展重要责任的领导干部及主要以他们为导向而构成的从政环境的和谐。从当前领导干部的普遍心理状态和行政风气看,要构建一个和谐的从政环境,需要领导干部张扬开放、明朗、平和的人文心理。诚信处人,不投机功利。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诚信的社会。诚信是立人之本,更是行政之本。领导干部是行政的主体,其举手投足体现的不仅是自身的形象,更展现了一个集体的…  相似文献   

5.
赵兵 《决策探索》2014,(24):37-38
良好的政治生态无论对于党的建设还是对于党员干部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地方,更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一直以来,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清正的从政环境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活现状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保持党的战斗力、生命力的基础。良好的政治生态,能让领导干部在权力、关系和私心面前敢于触及灵魂、敢于硬碰硬、敢于动真格,真正确保让老实人不吃亏、  相似文献   

7.
常修官德     
正古人云:"立身立业,必先养德","富而无德不仁,官而无德致乱"。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做人,应该先立德;做官,应该以德从政,修身正己,常修官德。何谓官德?官德就是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既包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与忠诚,也包括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素养,又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表现,综合反映的是  相似文献   

8.
宋璇涛 《决策探索》2014,(19):85-85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中组部部长赵乐际近日在三个干部学院开学典礼上讲话时,殷切希望各级干部“做良好从政环境的营造者”。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是党中央治国理政、从严治党的一剂“良药”。环境营造靠人人,良好环境利人人;环境影响人,环境也塑造人。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改进工作作风,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政治生态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树立领导干部积极健康心态应有的社会环境。从生态心理学来看,心由境生,境由心造,两者是融合共生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共情共事能力是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求得认同、获得尊重、树立权威的需要,是领导干部所在组织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攻坚克难的保证。领导干部共情共事,要以塑造共情共事的个人品质为基础,塑造严于律己和换位思考品质;以恪守共情共事的工作原则为前提,恪守组织至上和求同存异原则;以构建共情共事的组织环境为保证,构建愿景激励和制度约束环境;以发挥共情共事的主观能动性为保障,把共情共事作为一种责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政绩是衡量领导干部从政价值及从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多年来,政绩考核发挥了极大的引领作用,鼓励成千上万的领导干部干事创业,这是领导干部中的主流。但不容小觑的是,个别领导干部因为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出于政绩"赌博"心理,不切实际举债发展,搞"形象工程",利用媒体夸大"业  相似文献   

12.
政绩是指领导干部从政的业绩,为官一任,谁不希望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成就一个留芳百世的美名.但时人对领导干部的政绩颇多微词,有时简直是口诛笔伐,何也 ?笔者寻思,问题就出在一个"观"字上;由于少数当权者的"政绩观"--追求政绩的动机和目的与老百姓的"观政绩"--对领导干部政绩的期待与评价之间产生巨大落差,甚至南辕北辙,如是,人们对政绩的非议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13.
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相似文献   

14.
正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需要很长时间,但倒下去可能就在一夜之间。所以,领导干部从政要有底线思维,要心存敬畏,戒奢戒贪,优先解决好思想意识问题,要牢记"四慎",守住廉政的底线。一、从政之始要"慎初",牢记"轿夫穿新鞋"的警示作用很多大贪官、老贪官其实在从政之初并非都是贪官,都经历了一个从小贪到大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因为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15.
正公务员具有一般的社会属性,也是一名普通的"社会人"。"官德"是对前者的要求,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私德"则是对后者的期待,是社会对全体成员做出的期待,也是评价人们言行是否规范的基本标准。一个干部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做到想  相似文献   

16.
"发扬民主、团结共事"是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之一,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构建和谐单位的基石。谈到团结共事,常说的一句话是"团结出效益,团结出效率,团  相似文献   

17.
政 治生 态 环境 是领 导干 部 的 从政环境,由政策、舆论、用人和 考核等因素构成,对领导干部的从政 观念和从政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在总 体上是向 好 的方 向发 展,促进 发 展 、鼓 励 创造政绩的政治生态环境逐步 形成,但由 于 对发 展过 程中 和 干 部队 伍 中 出现的一些新问题重视不够,政 治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 因素,致使 一 些领 导干 部的 政 绩 观发 生 了 畸变。因此,迫切需要分析政治 生态环境对领导干部政绩观畸变的 影响,找准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 问题,通过有效的治理,为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8.
<正>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严肃纪律,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监督保障力。本刊自开展"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监督保  相似文献   

19.
刘艳梅 《领导之友》2014,(12):15-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和政治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主观认知和客观评价,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一些地区、一些领域腐败案件高发,政治生态环境恶化,与权力恣意妄为、  相似文献   

20.
蒋英州 《领导科学》2012,(21):42-44
笔者偶然参加一次不同省区和中央各部委的厅级干部从政感悟座谈会。在会上,一位来自地方的领导干部在谈其从政经历与感悟时,总结了职务晋升的"十六字箴言",即"个人努力、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小人监督"。此言一出,立刻获得一些领导干部的赞同,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真实体会印证了它的可靠性。此后,笔者与几位走上县级领导岗位的同学聊天时,他们对"十六字箴言"也表示赞同。由此看来,"十六字箴言"在党政领导干部中具有一定的普遍认同感。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它从正面解读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