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区域匹配模式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口承载力既应从资源、经济与人口的关系两个角度分解考察,又应把两者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据此,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P—E-R”(即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区  相似文献   

2.
土地人口承载力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性质和必须考虑的因素,并提出考察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对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基本看法。 一、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基本性质 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和人口正常繁衍的前提下,在其所占有的土地上能够负担的最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婚配年龄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现实社会中,婚姻的实现,往往受到人的年龄、民族、地域,风俗、宗教信仰和其它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我国人口的婚姻习俗中,年龄似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对情深谊长男女,仅因“年龄不合适”而遭到亲朋好友的非议,以至不得不忍痛割爱的事例屡见不鲜。那么,试问什么是男女婚姻的最佳年龄差呢?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会有不同地标准,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也有”男大十,不算大”的观点,等等。究竟我国人口婚姻现象中的年龄模式是什么样的呢?1987年7月1日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地区间人口与土地资源及其关系具有不同特点。探讨这些特点,对于合理分布人口,开发国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一、人口分布与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人口分布状况具有如下特点:1、人口较为稠密。1984年末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8人,是世界平均水平(35人/KM~2)的3倍。在1亿以上人口的7个国家中,我国人口密度高于苏联(12人  相似文献   

5.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对人口起着决定的作用;人口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人口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只有适当的人口规模,既可保证物质生产发展对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的需要,又能保证物质的成果给人类以最美好的生活享用,这样,才最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世界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除了个别地区和国家在某段时间,由于特殊的原因,导致人口的增长超过食物(主要指粮食)的增长之外,在世界范围,经济、农业和食物的增长速度,都是超过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在不断地得到改善,这是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应用于物资生活的必然结果。所以,总的来看,人类食物的数  相似文献   

6.
土地承载力与我国人口的合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一般的理解,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土地对人口的负荷能力,但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它没有体现出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背景的综合概念。土地承载力以农业生产力为基础,是相对人口压力而言,与人口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矛盾。土地人口承载力涉及当  相似文献   

7.
一、现状——低水平的高负荷1987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11人。按1980年187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资料,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列居第58位,属中偏高的水平。但是,平均人口密度高于我国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是散布于世界各洲的小块人口甯集区,而我国的东南半壁则是世界上其它地区所难以比拟的一整块大面积的高密集人口分布区。同时,我国西北半壁的人口密度也不低于世界上可比环境的发达国家。例如,我国的青藏区(高寒)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人,  相似文献   

8.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人口学者和一些政府的有关部门十分关心和注意研究的一个课题。1977年6月联合国在开罗召开了一个人口与发展问题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联合国世界人口会的秘书长、联合国人口司司长、人口活动基金副执行主任以及许多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共计几十人。会上就人口与经济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写出了报告。在亚太地区的人口会上,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1980年10月份召开的亚  相似文献   

9.
惠州市位于南海大亚湾畔,珠江三角洲东端,毗邻香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市充分发展地理上的优势,大量引进国内外的资本和技术,大力兴办外向型工业企业,大批产品对外出口,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异军突起的电子工业如TCL,服装业如富绅等几年间便崛起成为市经济的支柱行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就会随之而改变?计划生育变会容易做了?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就此进行了调查:一、我市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人D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据统计资料:199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614253万元,比1980年增长了7…  相似文献   

10.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是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这一问题的表现、性质和解决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主要人口(劳动者)不是被并入工具之内,就是被依附在土地之上或从属于资本,成为被这些东西统治的对象。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恢复了人自身的主动地位,从而才有可能自觉地、正确地处理和解决人口与经济的内在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1985年9月,我们曾就高明县的人口生态和人口经济问题,进行过短期的调查考察。我们发现,面积不足一千平方公里的高明县,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山地、丘陵、平原之间,生产发展比较平衡,人均收入差距不大,1984年均在500元以上,虽然水平不高,但都温饱有余,主要是靠农业收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境内仍然山青水秀。虽然仍有大量荒山还没绿化和经营,但植被生长仍属良好。没有出现梅县地区、部分粤北山  相似文献   

12.
人口立法,就是通过国家的立法活动,把对人口生产活动的社会调整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它是一国社会政治经济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就我国人口立法的有关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我国人口立法的对象和依据 人口立法的对象是人口生产关系,它是人类在进行自身种的蕃衍,即人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人作为一种生物,是大自然长期选择并经历了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即使到了今天的时代,这种自然选择仍在对人种的进步起  相似文献   

13.
一、历史的潜伏点 任何时代都带有它前一个时代的烙印。中国近代人口运动的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为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人口经济关系埋下了种子,而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战略选择,也是影响新制度下人口经济关系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潜伏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直接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基础性课题,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已成为当前摆在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面前的一件大事。本文试以战略研究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对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作简要分析。 一、几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剖析 (一)战略与战略研究 “战略”一词源于军事科学,原意是指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谋略,其对应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成都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在促进成都市经济发展,及以成都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西部开发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分圈层对成都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对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地理联系率来衡量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在区域上的匹配程度.找出成都市圈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安徽省划分为“皖江”、“皖北”及“其他”三大区域,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基本单位,运用 GIS 方法和手段分析了“五普”到“六普”期间安徽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化、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性以及区域劳动人口分布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等.研究发现,安徽省地区间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存在人口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劳动人口产业结构分布错位等现象.最后提出安徽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人口普查及全国千分之一生育率调查资料公布后,我国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事实已得到举世公认:在一个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大国,总和生育率在不到一代人时间内,由6个左右降到了更替水平。这被许多人称为“奇迹”,并纷纷研究其产生的根源,以求借鉴和推广。但也有些人并没有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就断言中国的生育率下降是靠政策强制达到的。因此研究并论证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客观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东。中、西部三个梯度。东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政策倾斜等因素的积极推动,即刻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从而拉开了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近年来,这种差距日见拉大,并且我国目前过大的区际差异已经显现出了一些失衡现象和负面影响,因此,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时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  相似文献   

19.
人口与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江苏省“人口与经济”关系研究课题组执笔虞沈冠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综观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大都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是人口对经济的作用,二是经济对人口的作用,三是把人口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内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K信息量指数,考察中国90年代人口-经济区域配置关系及其变动,可以发现中国90年代人口-经济区域配置的差异变动总体上呈扩大趋势。人口-经济区域配置关系的差异及变动,主要由GDP分布的变化引起,构成人口-经济区域配置总体差异的地带间差异和地带内差异的作用大小发生逆转,东、中、西三地带之间的人口-经济区域配置差异超过三地带内的差异,成为影响中国90年代人口-经济区域配置差异呈扩大变动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