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媒介环境学兴起于上个世纪后半期的北美传播学界,这个学派主导了20世纪后半期传播学的媒介转向,开拓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并不是完全中性的,媒介的形式特性构成社会传播环境,媒介技术所提供的传播倾向对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会进一步影响人类的思想和社会文化的样态。将媒介环境学引入文学研究是对社会现实的呼应,在媒介化生存的当下社会中,文学自身需要寻求能够解释当下复杂现象的理论,以期获得理性的思索,同时也是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学科发展和理论生长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岩 《理论界》2009,(9):170-171
对于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创造精品意识的建构是立足于对当代文学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人文精神的坚守,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极倡导的价值诉求.本文立意于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理论建构应采用宏观的历史视野,将研究对象纳入到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生态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在不同的媒介语境中寻找到文学自身的发展线索和潜性规律,在全新的传媒视境中打造既体现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又兼具持久的艺术生命力的当代中国的文学精品.  相似文献   

3.
习传进 《江汉论坛》2006,(9):124-12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话语,也属于一种文化身份批评或文化身份话语。文化身份批评探讨文学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分析文学对身份建构的启迪意义。这里的身份包括性别身份和民族身份。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的民族身份与性别身份观念,与后现代主义及与之相关的后殖民理论有着内在关联性、一致性和矛盾性。这些理论都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的种族观和性别观进行了批判和反省,对身份的认同与建构进行了深层透视,力图颠覆欧洲中心主义的种族、性别本质论,走向文化身份的建构论。  相似文献   

4.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经历了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与中国学派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变异学研究的学科方法。国内学者多从纵向的角度考察这些学派与学科方法的更迭变化,忽视了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凸显的是比较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性,这是对学科发展过程的深一层把握。从横向看,中西方比较文学在建构学科理论时存在着两个误区:过分注重学派建构与文学真理的诉求;学派固守疆域,文学真理压制了文学他化的灵性。中国学派提出了变异学研究,虽然也有学派疆域与真理残留的尾巴,但它突破了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局限,是国内比较文学有代表性的学科理论之一,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与现代化互动: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主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学的百年,是社会学在中国发生、发展并蔚为大观的百年,是与中国现代化相生相伴、坎坷前行的百年。它的发生,既是对西方挑战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学术上的回应和互动,也是中国社会文明转型和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需求及必然结果。百年社会学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及自身学科化、本土化和科学化的探索采取了三种形式:导入、建构和停滞后的复兴,而其中每一种形式又是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对应。因此,百年社会学大致可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导入期,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十年代;2.建构期,从20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3.停滞与复兴期,从五十年代初到20世纪末。中国社会学的导入主要得力于三种形式,即大量译介出版西方社会学著作,派中国留学生到国外学习社会学,在新型高校开设社会学课程。百年社会学在建构期崛起了三个主要学术流派,即马克思主义学派、乡村建设学派和社会人类学派,在停滞后的复兴期则取得了三方面的突破,即学科体系上的突破、目标理念上的突破和理论研究上的突破。中国百年社会学的发展主潮已经充分证明,没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会有名副其实的现代化;而没有繁荣的社会学理论及研究,也不会迎来健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播建构理论和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松 《理论界》2010,(8):175-17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框架理论分析方法在媒介研究中越来越被广泛地使用。同时,受到建构主义的启发,大众传媒被认为是客观现实的主要建构者。框架理论和建构理论相融合,成为大众传播学者研究新闻报道的新的理论出发点,也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丹 《北方论丛》2014,(2):73-76
20世纪,语言问题日趋成为西方文学研究的核心。而在基于对文学语言的理解所展开的理论实践中,当代文论的语言维度得以形成与嬗变。作为富于自觉问题意识的批评理论类型,不仅从本体论上关注语言内在属性之于文学的关键性,强调审美性是文学媒介的技术延伸;而且还从逻辑与认识论方面研讨文学语言的述行性,分析文学作为文化表意媒介的实践特征,及其对于文学活动关系网络的深层规约。  相似文献   

8.
孔帅 《天府新论》2021,(3):140-147
新批评派的“本体论批评”主要指诗歌具有多元和有机的结构形式,能够与外部真实的生活世界产生同构关系。麦克卢汉早年的文学背景导致他直接继承了新批评派关于文学与世界关系问题的“文学本体论”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媒介本体论”,媒介与社会生活之间通过人体感知这一中介也具有了某种同构性。基于“媒介本体论”立场,麦克卢汉认为包括大众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的本质就是感知外部媒介环境的工具和“探针”,并且对电力媒介环境下的大众文化表现出理解甚至肯定的态度。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超越了新批评派狭隘的传统文学观念,成功实现从传统文学批评到现代大众传媒与文化研究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20世纪,随着文学批评自身意识的加强,批评与理论、批评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逐渐凸显出来,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两大宏观主题。一方面,文学性的蔓延和渗透,使得批评也从艺术的附属者角色中解放出来,并因此而成为文学。另一方面,批评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要求其专业化、概念化与系统化,这又使批评用哲学的固定术语和概念范畴对艺术进行分析,以哲学的替代身份履行着对文学的统治,参与了哲学对艺术权利的剥夺。  相似文献   

10.
从柏拉图开始一直到现在,学术界对身体的研究与探讨从未间断,在20世纪又形成了新的高潮.但综观国内外的文论与批评,身体在叙事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美国学者丹尼儿·潘戴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此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试图把身体与叙事学结合起来以构建所谓的"身体叙事学",但其研究却存在重大的缺陷,忽视了身体与叙事之间最为紧要的环节--身份.本文重点探讨身体与身份、身份与叙事之间的有机联系,从文化诗学的角度探讨身体与身份在叙述中的作用,并结合西方和我国最新的叙事研究成果,以建构全新的中国式身体叙事诗学.  相似文献   

11.
在"媒介即信息"的消费社会中,电子媒介带来的技术变革不仅影响到文学形态及其审美的变化,还带来相应的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随着媒介地位的提升,文学批评的标准从艺术性、审美性向技术性、商业性转移。信息交互带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打破了传统学院派对文学话语权的掌控,使得文学批评的主体得到扩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对象——文学文本也发生巨大变异,网络文学、新媒体文学、话本小说、微文学等批评对象的审美特性及运作机制与传统文学相比差异较大。由于学院派、媒介、读者、作者等不同批评主体秉持的传统审美理念,不能有效地对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文本进行有效阐释,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批评呈现出不及物、空洞化、批评标准的模糊性、批评实践的以偏概全等问题。我们呼唤建构一种立足于文本自身的本文诗学,以应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  相似文献   

12.
文学想象与文化群落的身份冲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文艺社会学关于文学作品中体现的社会观念问题曾经有过以“阶级性”为中心和以“人性”为中心的分野,但从学理上看,都是以一种一元论的价值观念和一元性的文学想象为特征的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痞子文学”的社会影响开始,出现了文学想象和批评中的身份分裂现象。而从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以来,文学想象中所体现的社会观念越来越离开了传统的价值冲突,而演变为不同文化群落的身份冲突,因此而为当代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启示了新的研究目标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杨剑龙 《江汉论坛》2007,5(9):82-87
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本性不断改变的历史,是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作为以人为本的文学,正是以形象来反映记载人类不断改变与不断认识的历史,在文学史的记载中蕴涵着人性思想的发展变化.与中国20世纪文学从最初的开放到走向封闭、到回归开放的轨迹相似,中国20世纪文学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性的呼唤与认识也几乎呈现出一种"U"形轨迹.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概化关键词的方法,通过厘清“物质性”概念,爬梳关于媒介技术的两种理论范式,及其与当下数字媒介技术研究的勾连。媒介区别于一般物质技术具有的二元性特点,即象征性和物质性,是人类意向与技术物同源共存的连续统一体。媒介理论通过彰显媒介的物质性发展出一种技术阐释的方法,强调作为物本体的媒介具有形塑文化的能动性;STS则通过质疑科学的物质性将技术本身问题化和去本质化,深描技术物与社会实践相互建构的过程。技术阐释与社会建构两种范式的对话推动数字媒介研究领域出现一种物质性转向,具体表现为从软件研究到平台研究、算法批判研究的演进脉络,文章建议关注这一丰富的知识场景,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社会平台化进程的实证考察中。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诗学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理论取向:一者以美国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为宗,以求做到“洋为中用”;一者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学理论发展,致力于中西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整合与会通。后者的基本观念包括语言与文化的双向拓展、审美与人文的深层建构、内部与外部的视角贯通、自我与他者的交往对话等。其具体研究包括文学文本研究、文学文化语境研究、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琦 《中州学刊》2004,(5):87-89
在文学上海和城市身份建构这个问题上,20世纪40年代的张爱玲和90年代的王安忆在外在形态上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即表现庸常生活,认同市民生活价值.这种相似却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核.对于庸常生活和世俗价值,二者的态度、理解和表现均有所不同.二者以相似而又不同的叙写完成了各自对上海与城市身份的文化建构,传达出对于人性和人生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7.
身份 (认同 )问题是海外华人文学的主要关切。新近兴起的澳大利亚“新华人文学”以其身份焦虑的表达 ,提供了观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以来海外华人文化及文学变化的一个例证。这种文学反映的自我身份疑难 ,涉及到对中国、对其他华人移民和对西方等多种不同对象的自我—他者建构 ,从而形成了新一代华人文学文化意义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同时也提示了对海外华人文学的研究从整体化、同质性的理解方式向对象细分的、动态的和文化的理解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Ideology)的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开始到现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术语,就与文学发生了密切联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从特拉西发明的语言符号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从前苏联意识形态文论到中国意识形态文论,又从意识形态文论到审美意识形态文论,就是关于意识形态与文学的一种知识谱系发展过程.对意识形态这一术语作一个谱系学的考察,有助于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同时也有利于对当前文学状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旭 《兰州学刊》2012,(11):80-8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媒介对传统文学样态造成冲击,文学话语的图像转向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学研究应该改变文学观念,采取新的策略,将媒介纳入到文学研究中来,注重媒介发展和变化对文学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更好地为文学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比较文学系谱学建构的基本宗旨,就是对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起源、发展、演变加以系统的评述与研究,寻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并对中国比较文学加以定性和定位。在本文的比较文学系谱学体系建构中,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的"文学比较"、近代的"比较文学批评",现代由"文学批评"转换为"文学研究"并走向学科化;学科化之后又形成了三种学术形态:法国学派的"文学史研究"形态,美国与苏联学派以理论研究与体系建构为宗旨的"文艺学"形态,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则超越学派畛域,形成"跨文化诗学"这一新的学术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