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洞于时代裂变的晚清时期,应对民族危亡,在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私利不可讲,而公利却不可不讲"的观点.他试图通过对"利国之与利民实相表里"的论证,完成对传统的"不与民争利"到"公利不可不讲"的转化.而他对"私利不可讲"的坚守,在体现了他作为"儒臣"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使其对义利观的认识无法迈进近代的门槛. 相似文献
2.
传播观念是夯筑于哲学思想之上的中观概念。宋明理学在清代迎来最后一个高峰之后迅速走向衰落,与之相应,传播观念也在哲学发展逻辑以及各种外缘力量作用之下发生丕变。具体来说,讲求道统的宋明理学被清廷奉为圭臬,但在统治者共眇踔善的权术运作之下,清初理学逐渐丧失了自身的能动性、创新的能力和号召力,"谒而无余华",其传播观呈现的价值指向以维护道统和压抑自我的保守传播为特点,渗透进了人们的言行举止和人际交往。伴随着对宋明理学批判而兴起的是通经致用的经世思想,这使得传播观念重新关注现实经验,主张文章务必有所针对,反对空疏义理。与此同时,作为新媒介的报刊为人们所重视;而现实性地向西方学习的转向更是让西方话语进入传播观念的核心圈层,为中国的传播观念进入大众传播的时代做好了思想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3.
义利之辨和其他判断一样,要么是分析的,要么是综合的。换言之,义利之辨有两种基本模式: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义利之辨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在理论上催生了其极端形式:道禅两家既不重利、也不崇义,把义利之辨由虚无推进到涅槃,从而否定了义利之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义利之辨的寂灭只是一种自我陶醉的幻相,透过幻相就可以探求到它潜藏着自由法则的重生因素。义利之辨的先天综合判断扬弃了其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完成了由自然法则向自由法则的历史转变,也在某种程度上综合并超越了功利论和义务论。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近代文明的输入,中国社会各阶层在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变化,作为文化核心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价值观念也同样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义利之辨"的突破及"本末"观念的转变上。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逐渐被抛弃,"工商立国"观念逐渐确立,重商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潮兴起。依据相关资料,重点分析晚清时期本末、义利观念的初步变化,或还揭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念近代转型的内在路径与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义利之辨是中国书院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南宋时期朱熹、陆九渊、张栻等一些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论述,他们主张书院应以道义教育为重任,不可堕入利薮。南宋书院义利之辨对后代书院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崇义抑利的思想在后代书院薪火相传,结果使历代书院造就出了一批批以传播道德学术为职志的士人。义利之辨发轫于先秦时期,在中国社会广泛存在,中国历史上的义利之辨有崇义抑利、抑义崇利以及义利并重等多种思想主张。中国书院义利之辨中的崇义抑利思想不仅对昔日书院教育有着巨大贡献,而且对当今学校教育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的北宋中期,变法图强是当时士大夫的共识.然而,变法图强的理想却由于当时儒学内部存在的学术不一的现象而破灭,由此引发了北宋新旧党的对立.围绕王安石变法而进行的义利之辨,凸现了新旧两党在伦理道德与功利关系问题上存在的具体分歧,也显示出学术不一给北宋中后期政局带来的恶果.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义利之辨从道德需要是人类最本质的需要这一理论前提出发 ,强调了人类物质利益获得的正当性问题 ;其经济伦理学蕴含的主要特征是 :将分配正义与主体的道德建设相联系 ,从治国与个人物质需要满足的双向角度来提倡崇俭去奢的消费伦理要求 ,并从社会分层的具体层面来考察伦理对于生产的积极意义 ,具有“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出现过经久不衰的“义利之辨”,并由此形成内容各异的义利观。中国的义利观,是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中国化了的价值观。以儒家义利观为主流的传统义利观所提倡的道义优先精神.曾经广泛地渗透于普通民众的心理情感、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并一代一 相似文献
9.
义利之辨:一个纵贯古今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利观是儒家的价值观 ,义利之辨是儒家的主要哲学命题。它贯穿于整个中国思想史、伦理史、哲学史 ,对中国社会影响至广至深。随着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的发展 ,它的理论形态随之演变 ,义利双方的天平地位也在变动 ,构成了中国义利观史的独特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林语堂和梁实秋两人在求学生涯、学理观念、学术论争遭遇等方面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但他们两人在美学观念上却代表着两个悖逆的极向,前者崇奉浪漫主义,后者信仰古典主义。这种美学差异,在创作中是追寻性灵表现,还是严守纪律规则;在表现对象时是强化独特个性,还是推崇"常态"人性;在文学主张上是提倡闲适幽默,还是关注历史透视等几个方面的对立中呈露出来。这种比较辨异的方法,有助于对作家的美学观念与体系作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12.
“义利之辨”是中国传统思想论争的一个核心议题。深入考察和发掘传统义利文化的合理内核并进行现代转换.对于我们在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实现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言意之辨"的方法,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建构"性与天道合一"的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体系,弘扬儒学精神,是宋明理学家之所以能够实现综合创新的深层原因,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得意忘言"经典解释方法;二是"圣人体无"的本体直觉方法;三是"辨名析理"的逻辑建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面对宋代的政治危机,胡安国将经邦济世的志向和方案融汇于其《春秋传》中,以正人心作为解决当时危机的根本出路。所谓正人心,就是通过注解《春秋》来在人心中确立上下尊卑的政治理念,对于这种理念,《胡传》是通过传统儒家的义利之辨予以阐发的。《胡传》对上下尊卑的政治理念的阐发,代表了当时《春秋》学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5.
《民法总则》恪守"债的主体"分类标准,仅对连带之债、按份之债作出规定,致使不可分之债、补充之债均被归入连带之债的范畴。实践中不论是连带债权还是连带债务的共同诉讼类型均呈现非统一化的态势。就连带债权之诉而言,其性质不同于不可分债权之诉;前者因连带债权人各自拥有独立且完整的债权、各个债权有共同目的,决定虽无共同诉讼的必要性,但单独或部分起诉仍会发生既判力扩张的效力,构成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后者因给付不可分,应适用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就连带债务之诉而言,其性质不同于补充债务之诉;前者因权利人可在起诉时向连带债务人中一人或数人为全部或一部分请求,且不存在既判力扩张的正当性,应适用普通共同诉讼;后者具有共同诉讼的"双向"必要性,其实体法上的顺序性与补充性应当后置于执行阶段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6.
传承孟子“义利之辨”思想,推进当前我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应注重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确立义在利先、舍利取义的义利理念;处理好“公利”与“私利”的关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筑牢双重防线;处理好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义利之辨"是儒家的一个传统论题,"自利利他"是佛教的一个基本主张,这两者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同构性,即"义"相当于"利他",而"利"相当于"自利",但在内容上两者却有很大的差别,体现了儒佛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儒家的"义利之辨"是在伦理向度上立义的,而佛教的"自利利他"则是在境界向度上立义的;儒家在"义利"关系的处理上重视"义",以"义"为前提来达成"义"与"利"的平衡,而佛教在"自利利他"关系的处理上则重视"自利",以"自利"为前提来达成"自利"与"利他"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张晓明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23,(4):9-16+129
“义利之辨”既是儒家哲学的重要道德范畴,也是一个极具张力的论题。日本近世“义利之辨”的诠释理路从原理性上克服了朱子学对“理”的依赖性,并用“道”取代“理”的原理性,表现为具有社会规范性质的“义”。“义”通过对“羞恶之心”的阐发建构了与“耻”的联系,形成了适用于武家社会的道德规范,并从学理上承认了“利”内涵下公利的合理性。日本近世对“义利之辨”的哲学诠释超越了朱子学“重义轻利”范畴,体现了儒学日本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异质性的本土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你之辨与现代性意识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你之辨是指在我你之间作出区分的哲学意识 ,它区别于我它之辨 ,二者意味着两种不同的视角 ,我—你的视角与我—它的视角。这两种视角构成了古典的世界观与现代性意识之间的内在分野。通过我你之辨的视角 ,存在的特殊性也即个体性才能真正得以产生 ,而现代性的意识又发端于对存在的特殊性的尊重。在这个意义上 ,现代性的意识是在我你之辨中发源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