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度提出的妇女节改女人节的建议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争议的关键动因是,在认识女性这一概念内涵上所存在的不小的差异。然而,确切定义这一概念历来十分棘手。本文认为,隐喻和隐喻思维提供的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人类认识事物的新视角和类推说理的认知功能,不仅有助于对该概念的理性认知,对国家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语言中的隐喻现象与人类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隐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隐喻思维是不断发掘语言的潜力资源,隐喻是丰富人类语言的有效手段。隐喻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普遍方式,隐喻在思维和语言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作者从隐喻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认知角度,对隐喻思维的认知基础进行了充分的讨论,透视语言的本质研究隐喻思维,探求隐喻思维机制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芳 《江汉论坛》2012,(7):142-144
建构诗歌意象语言的思维机制是隐喻式的。隐喻思维遵循万物互渗律,是以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的。诗人在建构诗歌意象语言时所进行的直觉联想或超常想象是建构相似性的重要思维运算方式。  相似文献   

4.
论影响隐喻思维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3):165-166,171
本文指出影响隐喻思维差异的文化因素主要有环境、民俗、价值观、宗教和神话。  相似文献   

5.
心概念在前诸子文献中往往通过实体隐喻得到建构,但在先秦道家哲学中则通过容器隐喻加以表述。新隐喻的运用在心概念的语义表层注入了“虚”“无”等意义,并由此掩盖了其以往被认为具有的一系列精神性能力。道家思想中两种相互替代的隐喻在荀子处获得了一致性,而这源于早期表述身心关系时出现的方位隐喻所具有的兼容性,且荀子更借助后者为心概念增添了新的语义内容。早期文献中围绕道家论心的隐喻的各种变化与整合,向我们揭示出隐喻对于理性的抽象思维的意义,将其作为讨论对象,无疑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式理性思维和哲学修辞的长期探索。  相似文献   

6.
视觉是人们获取客观世界信息的基本来源。英语中许多原本是对于视觉概念域的描述的词语,随着词义的引申和发展,都带有了与思维活动有关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思维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这种隐喻思维体现在隐喻和转喻的语言运作上。隐喻思维能力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品牌名称也是人类语言的一部分,其命名和翻译也离不开人类的隐喻思维。品牌名的翻译体现了人们创造性地驾驭语言的能力,是人类隐喻思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蓝方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4):133-135
本文从思维的层面对隐喻进行定义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论述隐喻认知理论对词汇教学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基本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狭到宽、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隐喻不仅仅是语言内部的修辞手段 ,而且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息息相关 ,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隐喻作为思维工具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特征 ,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理解隐喻现象提供了心理基础。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又体现着文化的差异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约定性。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普遍性的原因,也指出了英语教学中隐喻的重要性。涉及到隐喻的英语语言现象是中国学生理解和运用的难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尝试将认知隐喻学中有关概念隐喻的理论引入英语教学中,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以探索解决英语教学中涉及到隐喻现象的教学难点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Altshuller)的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创新思维方法,本论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TRIZ创新思维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倡议每一位高校教师认真学习TRIZ理论并积极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从教学法、教师、学生和课程设置几方面对大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断轨”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了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在教学的过渡与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过渡性教学的解决方案。希望教育工作者能以此为借鉴,从而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杨 《琼州学院学报》2012,19(4):136-137,142
本文认为注重英语思维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从溯因推理看文学隐喻的意义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表达式反映了语言使用中人类认知系统的思维机制。借助溯因推理的逻辑推理过程来认识文学隐喻有一种哲学意义,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隐喻化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认知特点等。  相似文献   

17.
每一种新的语言理论的出现都会伴随对其理论的应用,概念隐喻理论也是如此。概念隐喻理论符合人的认知特性,以已知认识未知,寓抽象于具体。鉴于目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实证研究表明:将概念隐喻理论引入词汇教学能够在某些方面比传统的词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它能够弥补传统词汇教学的不足,从而从某种程度上改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大学英语教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视角,在此主要从隐喻能力的习得性、隐喻纳入教材的必要性和隐喻纳入教材的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在教材建设的过程中,“隐喻密度”的大小问题、“隐喻类型”的分布问题、“隐喻能力”培养的方式问题等需要我们进一步地论证,以期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改变英语学习者英语表达的“不流利性”、“中国风味”、“不自然不地道”的母语概念结构思维。  相似文献   

19.
一体两面——以问题为本的英语教学之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教学中,问题不能只被当作实现教师预定教学计划和步骤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问题来增强认知主体的注意力。英语教学中的提问可以隐喻为认知主体注意力的动态图景,作业则可以隐喻为认知主体注意力的静态图景。二者均反映了认知主体对教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陈清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1):159-160
本文指出隐喻能力与语言的动态属性有关,因此培养隐喻能力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具有动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