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钊  张应良 《科学咨询》2010,(17):53-56
重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改革成果和经验,对全国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从重庆发展情况来看,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如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社会保障以及基层组织的功能重塑等,都需要加以解决。统筹城乡发展,关键要在制度层面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基于以上判断,本项目首先通过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先行示范区的个案调查与分析,总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和机制中的关键因子,从而找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屏障。在此基础上,抛开传统的发展思路和路径选择,围绕急待突破的实质性问题,从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土地管理与使用制度、公共财政与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与乡村治理机制等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并提出改革的方案设计;根据重庆统筹城乡的制度改革方案进行总体的综合配套改革的方案设计和路径选择,为全面推进我国城乡统筹提供全新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2.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农民转户进城的最大阻力依然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现行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模式成为横亘在城乡统筹发展和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的障碍.作为农村最主要的财产--土地,其产权主体模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保留"三件衣裳",实行有偿退地等"新政"是对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农户不愿放弃土地的最大担心是社会保障和土地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加快立法,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界限,完善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08,(18):14-14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和重庆,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改革一直是个核心,这几年的改革始终没有停止。目前这里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正在酝酿新的突破:重庆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而成都确认了四种土地承包权流转方式,分别是转包、租赁、互换经营和入  相似文献   

4.
《科学咨询》2007,(15):1-1
2007年初夏,历史再次选择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巴渝大地,重庆成为中国以省级为行政单位的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此,在设计中国改革走向的综合配套改革新版图上,重庆、成都,与先行者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呈三足鼎立之势,重庆成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5.
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推进部署,重庆南川区针对目前在农地流转制度改革、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方面碰到的问题,组织该  相似文献   

6.
2007年6月,重庆市被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市、区县及各乡镇相继成立了农地流转工作领导机构。乡镇随后还成立了类似于土地交易市场的农地流转服务中心,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是重庆统筹城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重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决策探索》2008,(21):82-83
2007年的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项战略布部署要求两地"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宗琼  高阳 《科学咨询》2010,(13):50-51
重庆直辖十周年前夕,重庆、成都两地被同时确立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试验区,肩负着“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为全国探索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任务。根据西南大学温涛教授的研究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教育对重庆市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接近1/4”,可见教育对重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统筹城乡教育不单是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的关键环节。近三年来,重庆教育改革步伐日益成熟,收获不小,但先行先试的改革还存在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建立在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确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原则,在体制和政策上创新,实现金融在城乡间协调和均衡发展,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笔者根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宅基地流转及国务院加快重庆发展若干意见有关精神,结合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际,借鉴全国部分省(市)宅基地流转经验,针对重庆宅基地流转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对如何整合农村宅基地资源,推进农村房屋产权改革、统筹重庆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增加农民收入,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推进重庆农村宅基地流转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张士功 《科学咨询》2007,(21):27-27
一、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理解 第一,发展是改革的第一要务。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资源是否得到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是否实现合理流动,生产力是否得到充分解放”。因此,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制度设计以及目标制定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要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2.
国家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重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314战略部署,促进一圈两翼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新举措。十七大报告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精辟的阐述,并提出了科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要点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发展理念、资源配置、政策调整和体制机制等全方位、深层次的综合配套改革与创新。笔者以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城市和农村发展作为一个整体,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统筹安排。从而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推进机制,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冉杨 《科学咨询》2009,(23):6-7
笔者根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宅基地流转及国务院加快重庆发展若干意见有关精神,结合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际,借鉴全国部分省(市)宅基地流转经验,针对重庆宅基地流转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对如何整合农村宅基地资源、推进衣村房屋产权改革、统筹重庆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增加农民收入,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推进重庆农村宅基地流转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谢钢 《科学咨询》2009,(14):I0002-I0002
国家在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之后,2009年2月又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重庆设立内陆开放示范区、保税港区,研究设立重庆"两江新区".  相似文献   

16.
《决策导刊》2007,(11):1-1
继今年6月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市相继迎来三大利好: 一是8月6日召开的重庆市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工作会议透露,经商务部批准,重庆市已成为首个全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旨在通过重庆的先行先试,实现重点突破,从而示范带动全国商贸流通改革。  相似文献   

17.
就在重庆市摩拳擦掌即将于今年6月18日直辖10周年时一举拿下继浦东、滨海后全国第三个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城乡统筹发展综改实验区之时,4月24日,四川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以组织参会代表赴农村参观考察的形式拉开序幕。会上,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就推进全省城乡统筹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杜青林强调,要加强试点示范,力争把成都列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这次会议是四川省借4月初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召开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座谈会东风召开的国内目前第一个省级城乡统筹工作专题会议。舆论认为,四川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已经摆开与重庆赛跑的阵势。  相似文献   

18.
国家在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之后,2009年2月又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重庆设立内陆开放示范区、保税港区,研究设立重庆"两江新区"。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当前重庆农村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积极把握和运用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政策和历史机遇:1)"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确立:重庆农村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迎来发展春天:2)北京奥运传播:重庆农村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助推器:3)"健康重庆":重庆农村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强心针,这对加快重庆城乡学校体育教育的统筹,协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任锐  商宇 《科学咨询》2010,(13):5-5,12
“城乡统筹的问题既是生产力的问题,也是生产关系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调整生产关系,是改革的问题”。5月16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重庆作为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用改革的措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重庆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城市,对怎样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心里比较有底,因为尽管这个目标比较高,总还是看得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