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2):170-173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复杂和严峻的风险和挑战,高校党委必须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通过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全面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构建高素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和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管理运行机制,真正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的冲击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已被普遍认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内容。对于转型中的中国而言,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更具有特殊的价值和非同一般的重要性。全球化又使这一切复杂化、模糊化、纠织化。全球一体化激起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其异变性则带来了普遍的不安全感。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及趋利性的强化和异化。在此背景下,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的竞争、冲突表面上是话语权的争夺,而实质上是各种利益之争。全球化表现为一系列内在矛盾,这些矛盾给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诸多深层次的两难问题,中国的适应和应对都很困难。从解决文化的神化、僵化和意识形态的模式化、剥蚀化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增进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才能最终完成中国现代化和民族独立振兴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3.
发展理论的演变(下)周长城世界体系理论及其演变70年代中期,现代化理论与依附理论之间的意识形态的战斗开始平息,此间关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争论变得意识形态的色彩不象以前那么浓,学派间的讨论也趋于理性化。以沃勒斯坦(ImmanuelWalerstein)...  相似文献   

4.
包容性是检验国家意识形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为适应意识形态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文化和意识世俗化和理性化的情势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在文本内容,文本表述,文本转换、传播和接受等方面进行包容性创新,以不断增强自身吸引力和凝聚力:建构包容性的内容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建构包容性的表达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建构包容性的运行机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力。  相似文献   

5.
苏联剧变,如果在意识形态运行机制视阈下进行剖析,就在于苏联无论从意识形态运行的主体要素、运行原理、运行维护以及运行的评价都难以整合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要素,进而切断了指向意识形态目的的桥梁。基于此视阈的分析,得到了启示也即保持党的先进性,并具体阐述相关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意识形态作为理论观念、社会心理和社会制度的存在形式,构成意识形态的三大要素--理论学说、价值理想和政策主张,意识形态的三个层面--政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民间)意识形态,以及意识形态的传媒化和文化化两大趋势,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展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进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总体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理论掌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的重要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这一方法论的同时,还从意识形态建构的维度开辟了具体实践路径,形成了完善的意识形态建构机制。该机制包含着意识形态的生产、具化和教化等具体方面。其中,意识形态生产是意识形态建构的思想供给机制,通过理论、概念和规范的生产,发挥着精神引领、知识体认和价值规约的效用;意识形态具化是意识形态建构的思想转换机制,通过符号、仪式和文艺的转换,起到表征指认、集体实践和文化熏染的作用;意识形态教化是意识形态建构的思想引导机制,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引导和学习动员,充当学校引导、社会引导和组织引导的路径。在意识形态生产、具化和教化的逐层推进中,理论掌握群众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运行机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要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运行机制就必须首先正确看待我国社会运行机制的现状。当然,对于现状的考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这里,我们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出发去分析一下我党在社会主义社会运行机制问题上的认识,从总体上把握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社会运行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9,(6):26-33
虽然柏拉图对政治的理性根据的揭示预示着政治哲学的真正诞生,但无可否认政治行动和政治秩序都必须建筑在社会意见的基础上。基督教思想家和卢梭正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才特别强调意识形态教化对于整合政治共同体的重要性。但真正说来,只有马克思对意识形态与现实的关系做出了科学的解释,进而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机制和整体结构的深刻认识,破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幻想,最终为无产阶级构建一种积极的、自觉参与社会历史变革的新型意识形态提供了科学的根据与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中.意识形态问题一直占有重要位置.马尔库什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将其分为"暴露的"意识形态批判和"解放的"意识形态批判,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意识形态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批判进行了批判,修正了其非历史的美学化倾向和人类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李俊文 《学术交流》2007,4(1):12-16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工业文明中,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在观念与意识形态变革中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它是人类文明转型与重建的先导。在世界的资本主义推进面前,中国的现代化篇章也“悲剧性”被拖入其中。中国人对进入现代化应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社会理想作为精神旗帜,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它成为应答和解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问题的现实出路,而且继续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起指导作用,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寻求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复兴这一精神诉求和精神期盼惟一可行的现实指向和必然选择。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须在深层意义上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 ,客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与变化了的时代相适应 ,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现代化。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现代化 ,必须破除旧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 ,树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观念 ,要把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现代思想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现代化的中心内容和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严强 《阅江学刊》2014,(2):7-13
国家治理概念在近几年的学术研究中时时出现。将国家治理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将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国家改革攻坚阶段的重大战略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启动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的标志。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扬弃旧式现代化之后探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让改革具有了新的意义,而且赋予社会治理创新全新的性质,规定了未来中国式社会治理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申来津 《学术交流》2001,3(2):134-137
社会稳定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保持社会稳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稳定具有"生命线"的意义.文章从意识形态、遏制腐败、经济发展、国际因素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稳定功能进行了初步开掘.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国家哲学是自觉超越现代性所带来问题的哲学思想体系,反映了世界现代化发展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在时间上先于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是真正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进理论和思维范式,它必然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有某些相通之处,不仅有利于消除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对世界现代化也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周耀宏 《创新》2013,7(1):91-95,128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学科建设的完善、科学系统的形成、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形成;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教育理论科学化、制度设计科学化、教育方法科学化和价值取向科学化的有机统一;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重人文关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义利观的转换来实现利益原则的合法化,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义高于利是正统看法,不过仍然重视公利,认为其高于私利。于是,在晚清国家生存竞争过程中,追求国家富强这一公利成为中国思想界新的"义",从而经由"公利"的过渡,完成了义利观的转换,实现了利益原则的合法化。作为追求"公利"的手段,公有制也因此获得在中国兴起的心理支持。而公有制之所以被视为追求国富的手段,是因为它在此时受到了三种经济思潮的综合影响:国家掌握财富的传统经济思想、动员储蓄与实现快速工业化的现代经济学思想、消灭私有制以超越现代化弊病的社会主义思想。这三种思潮的合流,成为支持公有制兴起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奇迹”取得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领导。其中包含中国共产党的四种核心执政能力:理论创造能力、自我革新能力、集中统一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造能力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新能力为其组织机体整体上保持生机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能力为其全力以赴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足够的驱动力量;而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规划能力则为其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进提供了持久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为企业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口号,但他终生致力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目标乃是为了建立一个工业化、法治、民主、平等、自由的现代化中国,这可以说是贯穿孙中山一生思想事业的中心内容。因此,孙中山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无疑是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