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甫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的正月。作者时年52岁。杜甫在“安史之乱”后,他到处逃难流亡。这首诗就是他流寓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时写的。当时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情况,据《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大概是这样: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四月,唐代宗就位,诏令自己的长子李适作天下兵马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帅。统帅各节度使和回纥的援军进讨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十月在洛阳北部大败史朝义,歼敌八万人。史朝义溃逃,官军收复了东部洛阳。这时官军乘胜追击,一口气收复了河南河北的十个州,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他的几个主要将领如:田承嗣、李怀仙等全部投降,并献出幽州和魏州。到此为止,史朝义所占领的  相似文献   

2.
唐代宗大历元年春(766年)至大历三年夏,杜甫在夔州住了三个年头。此间共作诗四百多首,占平生全部创作的近三分之一。无疑,这是他的又一个创作的高峰期。因此,这一阶段的诗作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格外注意。对于杜甫的夔州诗,有些学术著作在充分肯定了他的“晚节渐于诗律细”的自觉的艺术追求后,认为他诗歌的思想意义比  相似文献   

3.
唐代中期的刘晏,是一个卓越的地主阶级理财家。他对于安史之乱后“民物耗弊,天下用度不足”的局面(《文献通考》卷十五),采取了一系列理财措施,体现了他的经济思想。刘晏的经济思想是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积极的社会意义,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今河南东明县东南),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卒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这段时间,正是唐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唐玄宗天宝年间,由于“天子骄于佚乐,而用不知节。大抵用物之数,常过于所入,于  相似文献   

4.
唐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成为当时最大的政治问题。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正月,宪宗为宦官所杀,穆宗即位,采纳了宰相萧俛、段文昌的建议,实行“销兵”。次年(长庆元年)卢龙朱克融、成德王廷凑相继叛乱,唐廷再失河朔。旧史(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把此归咎于“销兵之失”。已故陈寅恪先生在其名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则认为元和用兵与长  相似文献   

5.
高戈  江南 《西部观察》2003,(12):52-55
地处四川盆地北沿的剑阁县,古名剑州.是三国蜀相诸葛亮最早在此设立"阁道"的地方.此后为历代州、府、郡、县的治所.据<剑州志>载,蜀相诸葛亮"因大剑山有险束之地,在此凿石架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立剑门,并置尉守之,始称‘剑阁"".晋张载<剑阁铭>有"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名始州;唐贞观元年又改名剑州;剑州的名称一直沿用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方废州改县;剑阁县因此得名.  相似文献   

6.
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一千多年来,他的两部中医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一印再印,达二十余次之多,广泛流传于国内外,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集历代临床医家经验之大成,  相似文献   

7.
甘肃地方历史悠久,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甘肃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全国人民一道,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献出了聪明才智,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学点甘肃地方历史,对于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加强各民族团结,搞好甘肃两个文明建设,是需要的。甘肃省名的由来,古以甘州(张掖)、肃州(酒泉)而得名。甘州始名于北魏拓跋珪即代王位之登国元年,东晋孝武帝司马(目翟)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肃州始名于隋文帝杨坚仁寿二年(公元601年)。北宋仁宋赵祯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宋与西夏和议成功,封赵元昊为夏王,始置“甘肃军”。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设“甘肃行中书省”。清圣祖玄晔康熙  相似文献   

8.
成书于公元六世纪初叶的《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综论古今文体的文学理论巨著。作者刘勰,字彦和,生于南朝宋明帝始元年(公元466年)前后,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左右。勰少时“笃志好学”,因家贫而不事婚娶,“依法门僧佑,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这期间他研究了佛学的因明学理论,并用之于晚年对古今各种文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旅游揽胜的人们,来到四川。总要问一问、找一找“名垂宇宙”的诸葛亮当年在四川所布的“八阵图”;总要想看一看这个“神奇诡幻、变化无端”的阵图遗迹。又听说还有所谓水八阵、旱八阵之分,究竟这些遗迹的真实情况如何?它又在哪里才能找得到、看得到呢? 原来相传,诸葛亮入川以后,为了行军布阵,推演兵法,在四川布下的“八阵图”,共有三处:其中水八阵一处,在夔州;旱八阵二处,一在弥牟镇(现属清白江区),一在棋盘市(现属双流县)。这就是《成都图经》上所记载的:“武侯八阵有三:在夔者六十有四,方阵法也。在弥牟镇者,一百二十有八,当头阵法也。在棋盘市者,二百五十有六,下营阵法也。”现在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夔州“八阵图”的情况吧!这就应该从诗圣杜甫的诗和戏圣康芷林的川戏说起: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大历元年(公元767年)初至夔州,看见江边垒垒石堆,追怀当年诸葛造制练兵用的“八阵图”发出的感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审视夔州诗人手,对杜甫后期创作进行重新评价和定位。杜甫生平以人蜀为界为前后两期,各体现一次跨越。前期主要表现为从功利关怀转到伦理关怀,其跨越以安史之乱为契机;后期突出表现为从伦理关怀进到生命关怀,其跨越以迁居夔州为标志。再把夔州诗放在唐诗初盛中晚的演进和诗史发展长河中考察,进而充分认识杜甫在盛唐涛向中唐过渡中的桥梁作用和唐诗向宋诗转变中的先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3,(6):101-104
刘禹锡在中唐文学史上于元白、韩孟两大诗派之外独辟蹊径,被誉为"诗豪"、"国手"。其原因之一在于他咏史诗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刘禹锡身处"安史之乱"后的社会背景、其所参加的"永贞革新"及失败后的被贬经历、唐代的文化环境等是他创作咏史诗的政治原因。20余年被贬之地郎州、连州、夔州、和州,为刘禹锡咏史诗的创作提供了地理上的条件。而咏史诗所具有的特性及其在中唐时期的成熟进一步促使他进行咏史诗的创作。  相似文献   

12.
《茶经》成书时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陆羽的《茶经》成书于何年,学界一般认为在公元756——780年之间,跨度长达二十四年之久,未免笼统。考《茶经·八之出》载:“……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因此,弄清“浙西(浙江西道)”的设置时间和区域,当能有助解决成书时间。据新《辞海》载“浙江西道,唐乾元元年(758)置”,《中国历史大事年记》中唐乾元元年十二月条下有“置浙江西道节度使”之记。当时的浙西道管辖那几个州呢?《旧唐书》三十八卷有具体记载“浙  相似文献   

13.
向达先生说:“唐与云南关系,高宗时始见于记载。”盖以唐高宗永徽三年(652)赵孝祖征白水蛮及大小勃弄为唐与云南关系的最早记录。这就把唐武德和贞观三十余年间,唐与云南关系的一些重要史料遗漏或否定了。这些史料是:唐高祖即位的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以宏达为昆州刺史,这一年在云南设置南宁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嶲州治中吉  相似文献   

14.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太延五年(公元439年)以太子拓跋晃为监国,授其以执政权力和皇位继承权力,但结果却导致了一场父子相残的悲剧——正平元年事变. 一、正平元年事变的真相关于正平元年(公元451年)事变,《魏书》卷九十四《宗爱传》中有记载,日:“恭宗(拓跋晃)之监国也,每事精察,爱天性险暴,行多非法,恭宗每衔之.给事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等任事东宫,微为权势,世祖颇闻之.二人与爱并不睦.为俱道盛等案其事,遂构造其罪.诏斩道盛于都街.时世祖震怒,恭宗遂以忧薨.”《北史》卷九十二《恩幸·宗爱传》所载与《魏书》同.而《宋书》卷九十五《索  相似文献   

15.
释“浑脱”     
公元1258年(南宋宝佑六年)元宪宗蒙哥分兵三路攻打四川。在战争中常迂河流阻隔,故此长于骑术的蒙古军队与南宋军队也常展开小攻和水战。当时的蒙古军队中不乏善长水战的将领,如契丹族的石抹按只就以此称著。攻打沪州时,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按只以战舰七十艘玉马湖江,宋军先以五百艘控扼江渡“,又拆毁了桥梁凭江据守。按只审视地形,沿江三浮桥二个余所,致使宋军江防溃乱,无险可守。除战舰、浮桥外,当时的浮渡工具还有皮船和浑脱。公元1259年(南宋开庆元年),南宋“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军不能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与皮船,乘之与战”。  相似文献   

16.
王禹偁,字元之,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年)。晚年贬谪黄州,世称王黄州,一身著述颇丰,现存《小畜集》、《小畜外集》共四十三卷,是研究他思想的直接资料。此外,还有《承明集》十卷,《奏议集》十卷,《后集诗》三卷,《五代史缺文》一卷,惜皆佚失。  相似文献   

17.
唐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底杜甫由同谷至成都,在朋友资助下于西郊浣花溪畔营建草堂,就在草堂基本就绪时,命运又使诗人再度陷入奔走跋涉的羁旅生涯。宝应元年(七六二)七月,严武返朝,杜甫送之至绵州,正在这时成都少尹兼侍御史徐知道反,成都陷入一片混乱。诗人本来打算与严武分手后即回成都,但变起仓猝,欲归无法,遂开始了梓州、阆州等地的飘泊,直到广德二年(七六四)春末严武再次镇蜀时才重返草堂。这里有一个问题,徐知道七月癸巳叛乱,八月己未即基本平息,前后仅一个月左右时间,为什么杜甫却在梓阆等地流徙了将近两年呢?事实上杜甫在梓、阆期间一直是系心草堂  相似文献   

18.
北宋年间,我国出现了一位政治改革家,他在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官吏无能、朝廷腐败的形势下,挺身而出,力主吏治改革,尽管屡遭贬黜,仍然奋进不息.在改革失败后,他身处逆境,毫不气馁,总结一生,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成为历代志士仁人交口称赞的楷模.这位政治改革家就是范仲淹。范仲淹从宋仁宗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起到宋仁宗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前后近三  相似文献   

19.
(一) 生活在九世纪后期的新罗诗人崔志远,于晚唐咸兴九年(公元868年)来唐,于光启元年(公元835年)归国,历时十七年。崔氏的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不仅考取了唐帝国的“进士”,而且还任过“漂水县尉”,后来又到地位极为显赫的藩镇高骈幕府任“从事”。  相似文献   

20.
所谓北宋仁宗年间的宋夏陕西之战,指的是公元1040年(宋康定元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月的三川口(今陕西安塞县东,即延川、宜川、洛川三条河流汇合处)之战,1041年(宋庆历元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2月的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县北)之战,和1042年(宋庆历二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闰9月的定川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之战。三次战争均以宋朝的惨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