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国家经历了十年内乱之后,在我们党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之后,正当全国人民在党的“十二大”路线指引下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新《宪法》)。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宪法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新《宪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于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逐步建设  相似文献   

2.
《四川社科界》2004,(7):42-43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乐山市法学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全市法学和法律工作者,广泛开展学习宪法、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学习教育活动,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民族立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明确写进了党章。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科学指南。早在 1979年 ,小平同志针对当时迫切需要改变“文化大革命”出现的那种“无法可依”的严重状况 ,明确提出要加强立法 ,有比没有好 ,快搞比慢搞好。他亲自指导宪法的修改工作 ,他还具体指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小平同志着重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能夸大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作用,必须以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为主题来研究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问题。民族自治地方应当平等且创造性地行使自治法规的拟制权,全国人大必须高度重视对民族区域自治的立法权.加强国家行政立法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关键。搞好自治法规的拟制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建设的基础。要积极探索建立民族区域的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离不开政治制度的保障和促进 ;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中国正在逐步发展和健全的两种制度、体制。对此 ,西南民族学院王允武教授的专著《民族区域自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讨论 ,对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现实政治、经济发展作了新的尝试。(一 )作者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结合起来探讨 ,敢于接触难度较大的焦点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原则 ,将…  相似文献   

6.
7.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文选》,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学习《邓小平文选》,应当特别注意领会和掌握这个极其宝贵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国民党政府不肯抵抗,全国人心惶惶,不知所云的时候,艾思奇同志写出《大众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出了中国民族所该遵循的斗争的正确道路。这是艾思奇同志写出《大众哲学》所体现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当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和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贯彻实施“自治法”,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候,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已故总理周恩来同志建国以来的部分著作,作为《周恩来选集》的下卷出版了。这是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连同已经出版的上卷一起,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的文化观——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正祥  宋玉 《江淮论坛》2008,(1):107-110
作为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系统而科学的论述,形成了他的文化观.深入研究和弘扬江泽民的文化思想,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繁荣和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中国是由昨天的中国发展而来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是由新民主主义发展而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最切近的参考价值。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策略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它代表我们党“向全国人民说明自己对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设的全部见解” (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是一篇气魄宏伟的纲领性文件。这篇著作的许多具体论断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的现实了,但是它所阐发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分析的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现在和今后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认识论的任务,是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作出真理性的结论。但是,现象中常常存在着假象,假象往往给人造成错觉,妨碍人们的认识。如果把错觉上升到理性认识,就成为谬论。所以,识别假象,防止错觉,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著作,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本文仅就恩格斯根据近代自然科学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所论述的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绝对必要性,谈点肤浅体会。 翻开自然科学历可以看到,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和其他事物一样,经历着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曲折过程。继古代科学和欧洲中世纪科学之后,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至十九世纪末而告终。依据恩格斯的观点,从自然科学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的关系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来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培育、发展市场体系两大问题最先提出来,说明它对完善我国市场内在机制起着极为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本文试就此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 现象和本质,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毛泽东在其名著《实践论》和《矛盾论》中结合着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现象和本质这对重要范畴作了深刻的论述,阐明了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正确途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宝库。毛泽东的这些论述不仅从一个侧面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经验教训,而且对于今天我们搞好各项工作、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简称《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十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它的制定颁布是我圆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实践面临着亟待解决的一些新问题。一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应当享有的自治权利还未能得到充分行使;二是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尤其是涉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权益方面的优惠政策急需进一步强化;三是妥善处理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城市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邓小平文选》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在《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等论著中都有专门阐述。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在十年动乱期间,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被鼓吹到狂热的程度,使我们党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两年,党的工作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当时担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推行“两个凡是”的方针,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挺身而出,勇敢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决反对个人迷信,积极倡导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为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进行艰巨斗争。他深刻地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邓小  相似文献   

19.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了.在这50年的历程中,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在实践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奋斗中,自治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有了历史性的进步。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取得的胜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50年的实践,证明了三个问题。(一)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中国少数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决定》是一部迈向新世纪的宏伟纲领,它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决定》的诞生,标志着全党认识的大飞跃,必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在改革开放的轨道上产生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