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的现代化转型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体系在内的多向度的全面转型,这些子系统的转型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从历史经验和逻辑上看,在某种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一些子系统的转型在国家现代化转型中往往起着更为重要和基础性的作用,从而使得转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或次序。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将是一个在各子系统的混沌关系中寻求秩序的过程,必须关注并协调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发挥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和谐政治秩序的维持与公民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是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政治参与和政治秩序之间存在着张力。政治参与的高涨,必然对现有的政治秩序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时候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但这种状况需通过某种途径得到控制。通过对政治参与与政治秩序张力的分析可以发现,政治控制约束、引导着政治参与,使其有序发展,故而有利于实现政治秩序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自生秩序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秩序,它是人为秩序存在和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乃至国家本身也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渐进式政治发展是政治发展的优选模式。这种政治发展模式不会破坏自生秩序,能够保持制度变迁的连续性,使新旧制度顺利衔接,民主化转型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进行,转型后的民主制度也比较容易巩固。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2006,(1)
后全能主义: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萧功秦在《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撰文《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转型体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发展,使通过试错反弹的方式的路径来逐渐实现的,它体现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主义政治体制,逐渐转变为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有限多元化的后全能主义体制。伴随并影响这一政治转型过程的五个历史———政治要素,是决策精英的世俗理性化、社会与文化领域的有限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去魅化,政治上的脱两极冲突化,政治录用体制的技术官僚化。由于这种“后全能主义”具有多元的市场现代化导向性,以及经济社会与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5.
一、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达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现代化"一词.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思想界还曾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外部条件、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现代化与政治的关系、现代化中"工业化"与"农业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现代化问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但是,对现代化的真正实践还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6.
王安华 《理论界》2010,(11):35-37
后发国家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有比较地设计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避免历史上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然而在现实政治过程中,这种设计往往需要和社会基础、执政环境及转型所需成本联系起来,并受其约束——这些内容即构成政治重心,决定一国政治发展的走向。本文认为,主导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逻辑的政治重心,可概括为稳定与繁荣,即以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保障,供给合法性、体制与秩序,从而主导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概念分析工具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缘起 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历史性的社会,它正处于持续变迁的时代过程之中。在严格的意义上讲,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或变迁,乃是一种文化的变迁,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转变的历史递嬗,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 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相应的法律文化的转型。法律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现象。随着中国的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历史跃进,中国法律文化也同样面临着或正处于一个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就是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郑智航 《江汉论坛》2015,(3):133-140
鉴于中国实现法律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以及西方国家在法律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转型中国不可能再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一个历时性的过程来完成法律现代化。主体性确立时期与主体性重建时期两个阶段在中国以及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中合二为一。相应地,中国法律的内在逻辑也要在实现从人治的内在逻辑向主体性支撑的现代社会法律内在逻辑转变的同时,实现从主体性支撑的现代社会法律内在逻辑向主体性重建的现代社会法律内在逻辑转变。这种转变决定了权利话语、法律责任以及纠纷解决机制所应遵循的内在逻辑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社会转型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结构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变迁,而且这种全局性的社会变动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中国现代化的整个过程来看,改革开放的近二十年是中国社会加速转变的时期,这一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现代化前期无数人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筹划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中国乡村社会在从计划向市场转型过程普遍存在着的一个政治社会现象———保护主义。保护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演变出一些新特点,最集中的一点是私利化,权力转化为资本。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现象,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负面的政治影响,一方面它以非正式的制度形式替代国家在乡村安排的正式制度,另一方面,作为制度替代的结果,国家权威被边缘化了。这种政治结果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整体进程是极其消极的。  相似文献   

11.
陈忠锋 《社会科学》2007,1(5):175-180
以"法治"为内核的秦政形成于商鞅变法后,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国家统一后没有及时转换统治模式,导致秦朝遽亡;王莽"新政",以儒家"王道"理想为内核,用"先王之制"对社会进行全面改造,然而历史没有赋予王莽转型统治模式的任何空间,新莽政权也短暂而亡.  相似文献   

12.
13.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这是两次大的社会转型。与双重的社会转型相适应,中国还经历着双重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以及相应的组织转型必然引发管理转型。要科学地把握分析企业管理转型的主要成因、各种表现和基本特点,揭示转型管理的混合状态和存在矛盾及其解决的途径,阐释转型管理对转型组织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发展问题是由发展本身所引出的需要后续发展花大气力来治理的问题。这是一种自反性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表明,现有的发展模式和观念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已经把人类带入了"风险时代"。为了抵御和克制这种与行动者的行动具有自我相关性的、由"文明所强加的"的风险,走出"囚徒困境",人类再也不能在发展问题上掷色子,而必须超越一般性的理论思考,通过对现实具体问题的深入解剖来求得对发展的根本病症的诊治,建立能够与实际行动相契合的整治措施。对此,哲学应该为发展导航。因为通过哲学的反思不仅可以建立一种具有全面发展眼光和视野的一般意义的发展学,而且能够在理念上首先缔造一种扬弃简单增长与进步的旧发展观和片面强调人类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的更高的"深发展观"。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无论在深刻性上还是在治理难度上都史无前例。这就更需要我们在发展战略上作出长远和审慎的思考与筹划,努力成为"深发展观"对话的参与者和发展伦理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并逐步使之上升为普遍的理念和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崭新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以其最先进的形态、最科学的理论、最崇高的精神、最辉煌的业绩和最神圣的使命,把爱国主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代表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  相似文献   

16.
认知模式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章华 《浙江社会科学》2003,102(5):44-48
~~认知模式与制度创新@章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作为鲁迅“全部生活感受”的孤独感及其文化和审美意义 ,分析了它对鲁迅创作个性的影响以及在其创作中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8.
论"回应"范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戚攻 《社会科学研究》2006,126(4):115-121
"回应"作为对一类社会互动现象、关系及过程的理论规制,是基于治理理论、服务型政府建设、公民社会发展等而创造的一个新范畴.由回应派生出政府回应、社会回应和共同回应等一组关联范畴,体现了当今国际学界相关研究的一种趋势--突破政治学(公共管理)强调"回应=政府回应"的研究范式,以及上与下的互动关系即是回应的理路;而且相关范畴的建构及研究视域的拓展还表明对回应现象、关系及过程的研究有不同类型之分,并在不同类型的回应关系网络中还存在"诉求主体"与"回应主体"的理论识别及关系属性的区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认识论范畴内提出了图式理论,用以协调感性与知性;同时,康德在其关学中也运用了图式概念,这一点却很少为人们所重视.康德美学中的图式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协调功能,二是典范功能.图式作为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和美学范畴,为我们考察康德及其之后的美学和艺术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文学批评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同时它又在文学研究中最直面鲜活的文学现实,这样,传统的稳定性和现实的变动不居就形成了矛盾.文学批评在这种变化面前,就只有在坚守自己审视文学状况这样的基点上.调整自身认识文学的规程.在这一调整中,以经典作品作为价值引导的批评模式受到了冲击,于是一种"后经典"形态的文学批评模式应运而生.在"后经典"形态的批评中,批评的追求目标、关注对象、话语方式、叙事体系等都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