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03年11月15日,一个令世界生物学界震惊的消息,由中国科学院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在重庆市发布:世界上第一个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已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这一成果的取得,不仅确立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及在重要生物物种基因组研究中的整体优势,更显示了我国在高通量、低成本的基因组测序技术方面、在高性能计算的能力、理论和软件编写上的综合强大实力,使我国在鳞  相似文献   

2.
冯竞 《科学咨询》2009,(1):96-96
西南大学2008年 12 月 18 日召开家蚕基因组研究重大进展汇报会,继2003年绘制完成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后,以向仲怀院士为代表的西南大学家蚕研究团队历经 5 年攻坚,绘制完成世界首张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同时还首次成功开发出转基因新型有色茧品种,共取得 4 项重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西南大学2008年12月18日召开家蚕基因组研究重大进展汇报会,继2003年绘制完成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后,以向仲怀院士为代表的西南大学家蚕研究团队历经5年攻坚,绘制完成世界首张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同时还首次成功开发出转  相似文献   

4.
趋势     
《领导文萃》2006,(6):8-9
我国正进入世界科技先进行列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我国已经融入了国际经济的主流当中。全球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尤其是2005年宇宙学研究、基因组研究、信息技术和航天科技等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世界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群体集聚时代,科学技术正在成为人类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舞台上的主要角色。而我国,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5.
《科学咨询》2007,(13):7-7
家蚕基因框架图谱 2003年,由西南大学参与,并在世界率先绘制成功。这是继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研究计划后又一“里程碑式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当前,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基因组工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必然导致一系列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重视后基因组时代医学伦理的研究,对人类基因组研究和人类的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人类基因组研究对生命伦理的影响 人类基因组研究所以引起巨大的轰动,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可能对人类伦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鉴于此,人类基因组计划一开始就包含了一个子计划,专门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人类基因组研究对生命伦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科斯在交易费用理论中把企业扩张的基本形式划分为两类:"联合"和"一体化".他说:当先前由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家组织的交易变为由一个企业家组织时,便出现了联合;当所涉及的先前由企业家之间在市场上完成的交易所组织起来时,便是一体化.企业组织以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同时以这两种方式进行扩张.科斯的这一表述使人推论:企业兼并形式基本有三种:一是纵向兼并,二是横向兼并,三是混台兼并.我们据此来分析沃尔玛和家乐福等世界名店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印度是一个人口超过十亿的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大背景下,其在卫生医疗保障制度和教育保障制度方面的成功获得了世界的关注。一个人口大国,要实现"乞丐也有健康的权利"这一口号并非易事,而印度政府支持和引导私有制成为卫生医疗事业的主力军,是获得这一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本文旨在对印度卫生医疗保障制度中的私有制做一个浅显的分析,以为我国医疗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人类基因组工程的提前完成,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为世界各国在医疗业、制药业、农业、环保等方面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经济由此受到普遍的关注.众多国家已把生物经济产业作为国际科技乃至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并把它的发展提到了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杜占全 《领导科学》2012,(36):28-2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边,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要素构成,这五要素在不同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如果我们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换一个角度来剖析、总结和提升党委办公室工作,坚持从"金"之坚、"木"之材、"水"之淡、"火"之热、"土"之容五个方面同时发力、齐抓共建,那么,推进党委办公室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则大有可为. 金:千锤百炼,坚强可靠.党委办公室是一个特别讲政治、讲大局的地方,各项工作的政治性、全局性、政策性都很强,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必须把政治素质作为第一品质,把忠诚可靠作为第一操守,像"金"一样不断地锤炼思想,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和坚定,在作风上更加扎实和严谨,成为党委决策最有力的执行者与落实者.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多,水、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的多样性锐减,以及酸雨、地区沙漠化、沙尘暴等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世界各国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各种措施,我国对环境的问题也日益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家蚕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4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首批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蚕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夏庆友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向仲怀院士。实验室以家蚕基因组生物生物学研究为核心,通过"家蚕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蚕桑资源与实验生物系统"、"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等前沿领域研究,推进家蚕模式生物化和蚕桑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依托  相似文献   

14.
成果视窗     
“中华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启动“中华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协作组3月29日宣布,“中华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正式启动。据了解,“中华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是“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的“中国卷”,“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是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人类基因组研究领域的又一个重大研究计划,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已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基础上,确定人类经世代遗传仍保持完整的始祖板块以及在不同族群中这些“板块”的类型与分布,并将这些不  相似文献   

15.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最早起源于美国,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金融创新,被誉为"美国银行业的一场革命"。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流通转让、流动性和定期存款盈利性的特点,使其受到世界各大银行的欢迎.1986年由中国交通银行首先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但是由于我国的国家政策没有对其进行强制性的规范和约束,使得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在中国的实施出现了混乱的现象。笔者在本文中就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市场重建以及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所年轻的职业技术学院,她从组建至今,仅仅只有6年.但就是这短短的6年,她却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演绎出了一段了由"小驹"向"黑马"、由"黑马"向"骏马"华丽蜕变的"职院神话":全日制在校学生由2005年的不足2000人一路飙升到11000人;专业由师范,农林为主发展为工科为主、文理并重,机械、电子,生物,化工,建筑、医学、财经、旅游、师范、艺术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复合结构.从这里走出的学子,也成了人才市场的"香饽饽",一些专业出现供不应求的紧俏局面.  相似文献   

17.
人类基因组工程的提前完成,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为世界各国在医疗业、制药业、农业、环保等方面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经济由此受到普遍的关注。众多国家已把生物经济产业作为国际科技乃至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并把它的发展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我国要想在经济上追赶发达国家,就必须抓住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在未来的生物经济产业浪潮中抢占先机,科学实施生物经济产业发展战略。选择怎样的生物经济产业发展路径, 关系到能否实现经济的追赶。为此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投资四万亿元人民币用于扭转经济下行的趋势,可以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显示了中国政府的自信、坚定,令国人振奋,令世界震撼.国人之所以振奋,是因为这一举措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必将促进我国经济形势出现可喜的变化.令世界震撼的是,中国政府在这个全球金融危机的当口,能有这样的大手笔,显示出中国有希望、有能力带领人民走出不景气的阶段,这对世界是一个鼓舞、一个惊喜.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很多人也表现出重重忧虑.就过去的情况看,面对"重大机遇",很多领导干部往往"一拥而上",一窝蜂去"分蛋糕",而不管其实际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一个令国人振奋的事件,为世界瞩目.北京举办奥运会不仅使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而且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这也将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梁强 《领导文萃》2013,(10):109-112
普京最近重提建立一个由莫斯科主导的环俄罗斯政治、军事、经济共同体。中国的欧亚战略必须要"借力"俄罗斯,而不能绕开俄、更不能与俄对着干。欧亚大陆上有五大文明,生活着世界人口的大多数,集中了世界3/4的能源国,是历史上强权逐鹿天下的主要战场。但迄今为止,只有俄美等少数国家拥有自己明晰和持久的欧亚大战略,其他曾经参与这一争夺的强权,要么其本身已烟消云散成为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