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实验,来探讨5岁儿童对说谎的评价及其与实际行为的关系.通过实验一来了解儿童对说谎的理解和评价,通过实验二了解儿童的实际行为,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儿童对说谎的评价与自己的实际行为表现出较多的不一致性,预测他人说谎与自己的实际行为则表现出较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儿童说谎研究的进展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说谎行为是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该领域,原型理论和民俗模式是两个有广泛影响的理论。然而,目前不仅存在关于这两个理论的争论,有关研究结果也存在较多不一致。研究设计及其生态效度仍有待改进。今后应该加强对我国儿童乃至青少年在真实生活背景和网络背景下说谎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有关儿童说谎的研究是近二十年以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论文对近二十年来的有关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主要介绍了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说谎行为的技能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概述说谎研究进展的同时,对它们进行了评价,并从说谎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可乐》2006,(11)
世上没有不说谎的人,尤其是男人。据说现在,找到一个不说谎的男人比找一只恐龙还难。打小时候起,男孩子们就有爱吹牛的可爱毛病,长大之后又成了爱说谎的可恶男人。当然,成年男人说谎,多是为了女人。男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比女人累。……男人在适当时候说个谎,不单是一种隐瞒,更多的只是为了婚姻少些麻烦或让爱情更加完美。聪明的女人不会把男人所有的谎言都理解  相似文献   

5.
《人生与伴侣》2011,(8):4-4
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警察可以根据犯人的肢体动作判断出是否在说谎。其实我们也可以学会,只要了解人说谎时最爱做的几个肢体动作,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廊坊市1所幼儿园230名幼儿为被试,使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幼儿说谎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幼儿说谎行为无年龄及性别差异;家庭环境的娱乐性能负向预测幼儿说谎行为,即家庭娱乐性水平越低,幼儿说谎越多;幼儿性别在家庭环境成功性与说谎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成功性程度越高,预示男孩说谎越多,而对女孩说谎则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济南市一所公立幼儿园445名3~6岁儿童为被试,使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学前儿童说谎的一般特征及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学前儿童说谎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3岁儿童说谎高于5、6岁儿童;母亲拒绝显著正向预测儿童说谎,母亲拒绝水平越高,儿童说谎行为越多;儿童性别在母亲温暖和说谎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母亲温暖程度越高,女孩的说谎行为越少;母亲温暖对男孩的说谎没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我国目前青少年犯罪的分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吴卫东 《可乐》2008,(9):42-42
信用如生命。西方国家大多号称以信用立国。华尔街对信用尤为重视。任何人只要说一次谎,就不会有第二次说谎的机会,不管他有多么充分的说谎理由。我在华尔街工作和生活了13年,见过坏人,却没见过一个说谎的人。知道谁是你的老板。对老板要早请示、晚汇报,主动沟通,多多沟通,时刻让他知道你在干什  相似文献   

10.
外星狗     
丁丁家有一只可以分辨真话假话的小狗,只要他一说谎,小狗就乱叫,似乎在说:“丁丁说谎了!丁丁说谎了!”每逢这时,爸爸就会惩罚丁丁,丁丁为此对小狗很有气。一天,爸爸让丁丁把新鲜的骨头拿给狗吃,丁丁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整治小狗的好  相似文献   

11.
信息社会创造了新的教育模式 ,也变革着现存的教育模式 ,要求家庭在对青少年教育中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信息社会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弱化,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犯罪矫治社会工作是当前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就青少年犯罪矫治社会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介绍分析,以期这些理论上的探讨能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料.  相似文献   

13.
善意的谎言     
从小,爸爸就教育我,不要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可为什么爸爸自己有时也会说谎呢?  相似文献   

14.
正心理健康就是有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各种人格特性的完整结合。而且当前在我国约有2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行为问题不  相似文献   

15.
谎言三叶草     
《北方人》2008,(5)
人总是要说谎的,谁要是说自己不说谎,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有的人一生都在说谎,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谎言。有的人偶尔说谎,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谎言。谎言在某些时候只是说话人的善良愿望,只要不害人,说说也无妨。  相似文献   

16.
以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在校学生为采样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数据测评、文献综合分析等方法,就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品质培养模式这一主题,研究探讨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方式和实践训练,塑造和培养青少年的积极品质,提高青少年承受、应对挫折和自我调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谎言三叶草     
毕淑敏 《可乐》2008,(8):44-44
真实不是每个人总能面对的,这才给谎言留下了生存空间。人总是要说谎的,谁要是说自己不说谎,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有的人一生都在说谎,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谎言。有的人偶尔说谎,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谎言。谎言在某些时候只是说话人的善良愿望,只要不害人,说说也无妨。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被媒体关注的新闻事件中,虽然事件起因不大,但由于政府官员应对不当,向媒体发布了虚假信息,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对"佛山式文明执法"事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对合作原则的质准则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进行了概述;对该事件执法方在媒体见面会上的话语进行了语用分析;对执法方是否在说谎,怎样说谎,为什么要说谎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新闻报道内容的取舍问题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官员和媒体都需坚持合作原则的"质准则",不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说没有事实依据的话,为负面新闻报道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0,(6):54-55
美国测谎能手认为,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便可以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以及为什么说谎。一个耸肩、一个搓手、一个抿嘴都可能是说谎的标识,而通过解读人的面部表情,他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想法。在10分钟的日常交谈中,平均每个人会说3个谎言。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说谎行为现象进行了研究。将来自不同性别、院校性质、学历、学科、家庭来源及不同就业压力感的被试791名随机分配到16种实验处理情境当中,并根据罗克奇的价值观问卷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价值观对于其求职说谎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