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了解城市人工流产(人流)妇女的基本人口学特征,于1996年3月至4月,在河南省郑州市的8个大医院,本项目共调查了1099名来寻求人流的妇女。结果表明,年龄小于30岁的占76.4%,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占69.3%,工人占36.0%,知识分子占18.6%,个体户与服务员占18.5%。已婚者占82.3%,未婚者占16.5%。在那些曾结过婚的人中,未生育的占53.4%,已生育的占46.5%。本次妊娠是由于避孕失败造成的占61.3%,是由于未避孕所致的占38.7%。虽然大多数妇女(72.9%)曾使用过避孕方法,但是,初次同房使用避孕方法的仅占19.5%。以前有过人流史的高达50.6%。因此,参加本研究的人工流产妇女的主要特征是:较年青、文化程度偏高、以已婚未育者为主、多数曾有人流史、主要是由避孕失败导致意外妊娠者组成。  相似文献   

2.
台湾省是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人口老龄化发生较早、老龄人口比重最大的省份之一。据台湾官方的统计,1997年全省共有人口对68.3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有174.5万人,占总人口的8.05%。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便可称其为老龄化人口,台湾65岁以上人口已在1992-1993年从6.8%上升至7.O%,进入了老龄社会。(一)台湾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从人口学通常采用的三段位年龄分组来观察本世纪台湾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可发现本世纪的头70年,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从未超过3%,且稳中有降(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从1950年的2…  相似文献   

3.
我国解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妇女的文化素质也相应有了较大的提高。以高等学校的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为例,1985年全国高校女生有510586人,是解放前女生数最高年——1947年的18.5倍。高校女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解放前的最高年1941年为19.8%,1985年已提高到29.98%。在1963——1985年间,我国女研究生由790人增至16216人,女研究生占研究生总数的比重,相应地由16%增至18.57%。尽管如此,若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在校女大学生所占比例仍是比较低的。表1中除我国以外的16个国家中,绝大部分国家高校女生所占比重大大高于我国,瑞典、苏联等国甚至高出我国近1倍。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浙江省湖州市对避孕药具零售市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经营单位多。全市现有避孕药具零售点150多家,此次调查了80家,其中属计生系统的有6家,占7.5%;医药系统26家,占32.5%;卫生系统5家,占6.25%;商业系统14家,占17%;个体零售点28家,占35%;其它1家,占1.25%。2.无证经营多。在被调查的80家销售点中,发现有28家零售点销售人员未经有关部门培训,没有上岗许可证。特别是个体零售点,销售人员对避孕具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无所知。3.进货渠道多。各零售点的进货渠道除计生、医疗…  相似文献   

5.
美国白宫负责毒品事务的官员调查发现在初中及高中的学生中吸食大麻的人数有所下降。在2005年吸食大麻所占比例从过去的7.6%下降到6.8%。他们在全国抽样调查了68000人,发现在12~17岁吸食毒品的人数有所下降,但是,其他年龄组或变化不大或有所增加。因此,从全国看吸食毒品的数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曾有报道,北京一名16岁的女学生在公厕里生下了一个男婴。无独有偶,在广州某市也有一个16岁的女学生生下了一个男婴,而这个男婴的父亲也是一个16岁的学生。据这个市三大医院一年中所记录的未婚者流产手术中,年龄小于20岁的占17.6%,  相似文献   

7.
90年代城市未婚青年性观念、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1993年6月至1994年4月对北京东城区3034例婚前保健者的性观念、性行为及对性知识的需求等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7.28%的青年人从中学时期即开始对性感兴趣;60.48%的青年性知识来自书本;3034例未婚青年中有婚前性行为的占45.52%,个体经营者和无业人员高于其他职业。83.88%的调查对象认为婚前性行为是感情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可以理解的。婚前性行为常常造成未婚先孕,既影响女青年的身心健康,也给计划生育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未婚青年中66.84%的人对性知识不了解或稍有了解,他们当中91.20%的人认为婚前性教育很有必要。因此,今后对未婚青年的性知识及避孕知识的宣传指导非常必要,此项工作应从中学开始。  相似文献   

8.
非洲现有人口7.666亿,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在殖民主义者统治时代,大批非洲人被贩卖,遭屠杀,人口锐减,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从1750年的14.6%下降至1950年的8.2%。随着殖民主义的崩溃,非洲人口出现了高速增长,其人口从1950年的2.05亿左右上升到1982年年中的4.98亿,占世界人口的10.9%。截止1999年,非洲7.666亿,占世界人口的12.82%。  相似文献   

9.
苏英 《当代人口》2001,(2):56-56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占已婚夫妇的10%左右。在女性不孕中,排卵障碍是主要原因之一,占25%—30%。在目前的检测排卵方法中,B超以其具有直观、清晰、精确等特点.成为监测卵泡发育的重要手段。本站从1999年6月以来对35例不孕女性应用阴道B超进行卵泡监测,以预测排卵、指导性生活和临床用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独生子女群体发展的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79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中独生子女所占比重逐渐提高,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群体正在悄然形成。上海市作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地区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就提倡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1976年开始,上海市区每年的出生人口中转向以独生子女为主,从1981年开始,全市每年出生人口中独生子女占主导部分。至1995年,上海市独生子女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6.7%,而同期全国相应指标仅为5.8%,显见上海市的独生子女比重相对于全国超前发展,上海市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口:一种亟待开发利用的社会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重已由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7,66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7.64%,猛增至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9,738万人,占总人口的8.59%;据估计,到200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3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突破10%,届时中国将跨入老龄化社会行列。然而,与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和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加速老龄化的进程之间存在着惊人的不相适应,老龄人口问题将十分严重。对此,学术界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但就目前的研究热点来看,往往侧重于社会应为老年人做些什么,即对老…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中的妇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流动人口正以前所末有的规模增长。据权威部门统计,全国的流动人口在7O(用至8000万之间。其中北京市已从1985年的90万上升到现在的165万,天津市1994年已超过6O万人,上海市从1985年的165万上升到1993年的331万;广州市从1979年的23.5万上升到1993年的13(至15O万之间。在“流动大军”中,女性流动人口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从八十年代初期的占流动人口总量的33.5%一400,增长到九十年代的33.8%-45%,总量已达万叫一3O00多万人。这些“流动大军”闯进各大、中、小城市务工、经商、当小保姆……,对于繁荣市场,发展经济,促进…  相似文献   

13.
一、广东人口的规模增长我国自汉代以来,已有户口记载。但对广东而言,记载较为明确的则始于隋代。从广东人口发展过程看,大致可以把人口增长过程分述如下:第一阶段,从附代到明末(581~1644年),广东人口从60万人增加到24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1.4%。,增长了三倍。由于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广东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逐渐上升:隋代为1.5%,唐代天宝年间为2.2%,北宋期间为3.5%,元代为4.1%,明洪武14年(1381年)为5.2%,明未崇份9年(1636年)降为4.2%。第二阶段,由清初起到鸦片战争(1644~1840年),人口激增。顺治18年…  相似文献   

14.
四、对大学生婚姻观的描述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婚姻与爱情关系的认识上有着比较正确的观念。绝大多数(89.3%)学生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或认为这一说法有一定道理,只有8.3%的学生否认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从中也证实了大学生在婚姻观上更重视爱情等感情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受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出现滑坡,农村中、小学生失学问题虽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从1992年河南省农村儿童基本情况抽样调查资料看,农村基础教育的滑坡局面并未根本扭转。中、小学生“流失群”仍在继续膨胀。l失学的现状和特点在被调查的42个县14358户农户中,1992年7—14岁的儿童有8289人,其中失学儿童761人,失学率为9.2%,同1991年相比增长1.4个百分点。农村儿童失学的特点是:a.女童高于男童。在失学的761名儿童中,467人为女童,占失学儿童的61.4%。女学的失学率为12%,比男…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1982年和1990年进行了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各种人口现象在八十年代间的变化,基本上可以从两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对比中反映出来。本文通过这一方法分析这一时期福建省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变化。一、人口性别比的变化1.八十年代福建总人口的性别比变动八十年代福建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幅度不大。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里口福建省总人口为30,048,275人,其中男性15,434,048人,占51.56%,女性14,614,227入,占4864%,人D性别比为10561。这一数字与“三普”福建总人口性别比105.92相比略有下降,也低于全国“四普”…  相似文献   

17.
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区域政策与转移支付美国曾经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为了在全国范围内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美国于1961年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并依法成立了地区再开发管理局。同时,联邦财政对州和地方的转移支付也逐年增加,占联邦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联邦政府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对州和地方的财政进行调节,进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美国财政分为联邦。州和地方三级独立财政。1992年,美国联邦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57%,州和地方分别占25.9%和17.1%;联邦政府支出占一国财政支出的54.6…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我国由自然经济为主的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1952年到1980年,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由83.5%减少到68.7%,平均每年下降约O.5%。进入80年代,这种下降呈加速趋势。从1980年到1994年的14年间减少了14.40,平均每年减少约1%。如此决的速度在世界上也是极少见的。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首先,大量剩余的农业劳动力提供了劳动力转移的源泉。我国广大的农村一直是劳动力的蓄水池,在目前约4.33亿的农业劳动力中,约1/…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五大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省农调队对全省42个县4200个农户的劳动力基本情况调查表明,1998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有所增大。推算结果显示: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为229万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的5.6%,同上年比增加56.3万人,增长32.6%。其转移特点是:1女性转移率继续提高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男劳动力占68.3%,女劳动力占31.7%,虽然从总的来看男劳动力仍是转移的主力军,但从历史资料纵向对比来看,女性所占比重逐年在增大。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女性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同1990年比增…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1998年,中国计生协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全国基层协会作用发挥得好的占30%,作用一般的占40%,而基本不发挥作用的占30%。全国基层协会发展很不平衡,工作水平参差不齐,而在乡村两级基层协会中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现状,中国计生协于当年5月份召开的全国100个协会工作先进县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提出,要用3—5年的时间,允期分批对基层协会组织普遍进行一次组织整建。为指导和推动这项工作,中国计生协又在当年12月召开的第四届第四次全国理事会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村(居)协会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