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0年5月1日,经过长期认真筹备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了。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 life)"。对于当下中国的决策者和普通民众来说,这个主题来得再及时不过了。今天,无数人在困惑:当代中国的城市让中国人的生活更美好了吗?  相似文献   

2.
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鼓励沿线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并指出友城工作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已缔结友好城市的交往成果表明,友城渠道是推动区域交流和中外合作的先导者和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中外友城交流经验,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背景下,加速发展友好城市的重要性和挑战,提出民心相通、传统文化先行、发展地方特色项目等友好城市合作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慰慈 《老年世界》2010,(15):30-31
跨入2010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上海。这是因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了首届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并首次将“城市”概念纳入主题.抒写人类未来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4.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发表2010年新年贺词时说:"2010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我们热忱欢迎五大洲的朋友们共襄这一盛举,共同谱写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新篇章."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让人怦然心动.它创造性地将城市主题纳入世博会的视野,令世人瞩目.城市化在全球范围突飞猛进,人类正迈入城市时代.城市能否承载人们的幸福期待?人们需要一个怎样的家园?世博开幕的日子"虎"啸而至,离我们越来越近,世博--一个值得期待的美好盛会.  相似文献   

5.
友好城市是各国城市与地方政府对外关系的重要平台和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也是城市外交和地方外交的重要形式。中外友好城市建立的基本原则包括五个方面,其发展阶段自1973年以来历经三个阶段。迄今为止,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友好城市的发展量少速慢、分布不均、虚多实少,主要有交通、局势、国情、政绩和语言等方面的原因,但中阿友城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应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推进中阿友城工作的开展,以促进中阿友谊和友好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发表2010年新年贺词时说:“2010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我们热忱欢迎五大洲的朋友们共襄这一盛举,共同谱写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16日至1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300余位代表相聚上海,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出席妇女与城市发展暨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十五周年论坛,用性别观点审视城市发展,交流信息、分享经验,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举办,此次世博会的主题和关注焦点是城市,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共青团工作依托的大环境也是城市。所以,上海世博会将为上海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会使社区共青团工作面临种种挑战。社区团组织要善于利用这种机遇并敢于迎接这种挑战,以迎世博、服务世博为行动目标,积极配合社区党政部门搞好文明世博、绿色世博和平安世博的创建工作,实现"青年奉献世博,世博发展青年"的双赢关系。  相似文献   

9.
上海世博会的不利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武林  王涵 《城市》2007,(8):37-39
引言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是上海乃至整个中国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它能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上海的国际声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然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到底会不会给上海带来不利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2011,(10):113-F0003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房地产与城市管理政策”张永岳工作室于2010年12月1日揭牌成立。房地产与城市管理政策研究是各级政府乃至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是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学科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相似文献   

11.
正为探索在新型城市化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广州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协办的"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2013广州报告会",于2013年12月14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会议围绕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的主题,就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心城市辐射  相似文献   

12.
李文增 《城市》2013,(12):50-53
2013年9月7日~8日,笔者出席了在天津滨海新区中心渔港举行的以“综合配套改革:转型与创新”为主题的第九届综合配套改革沪津深三城论坛。上海、天津和深圳3个城市嘉宾研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论是天津的自贸区建设,还是上海的自贸区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上海“十二五”发展主线与目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重要的历史性转折期,是发展动力大转变、经济结构大转换、城市功能大提升、社会结构大调整、开放格局大转型、区域关系大整合的时期。上海"十二五"的发展应当突出"创新"和"转型"两大主题,以"创新驱动城市转型发展"作为发展主线。  相似文献   

14.
王庆 《职业》2012,(33):157-158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本文利用互联网数据,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给出了上海世博会对上海GDP影响的定量评估。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应用GM(1,1)灰色系统模型进行灰色预测,从世博会对上海市GDP影响这一侧面定量评估出世博会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2014,(8):F0003-F0003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白文华工作室是由原上海市南汇区区长、上海世博局副局长、上海地产集团总裁、上海世博土地储备中心主任、上海世博土地控股公司董事长,现任国盛集团监事会主席白文华为领军人物的以城市建设投融资、国企改革与治理为研究方向的研究平台,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于2010年5月授牌设立。  相似文献   

16.
方亮 《公关世界》2010,(12):46-47
城市,是2010年国人记忆的焦点。不仅仅因为世博,还因为2010年里众多可以体现城市性格和精神的事件。其中,上海用世博会拥抱世界,广州借亚运平台提升形象,而香港则通过人质事件证明了其成熟公民城市的地位。从公共关系视角来观察,这些城市的性格特色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2010,(3):64-64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拟于2010年12月上旬在上海举办以“慈善募捐体制与机制”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慈善理论研讨会”,着重讨论有关我国慈善捐赠体制机制问题。现特向国内广大慈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征集研讨会论文。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当代青年在感受世博、参与世博的过程中,以自己旺盛的青春活力和开放姿态,不断接受新观念、呼唤新精神、演绎新时尚,以青年特有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潜力,不断催生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在体现青年新的精神风貌和生活品位的同时,为城市发展和文明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不仅对上海以及中国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市民特别是青年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对青年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文明与市民素质是长期认知和行为的积淀,那么,后世博时代青年素质仍会持续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燕 《公关世界》2010,(12):7-7
年末岁首新旧交替,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2010年是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发展势头良好的一年。首先,这一年,公共关系话题此起彼伏,政府、企业、社会,圈里圈外,懂公关的,不懂公关的,热议不断,形成了新一轮的公共关系语境。今年11月18日,2010上海国际公共关系高峰论坛在沪召开,与会的国内外公关专家除了探讨公关在国家、城市、企业发展中的意义和影响外,  相似文献   

20.
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城市的旅游业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如果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参观人数将超过5000万人次,上海旅游业的直接收入将达91.1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