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社会科学》2010,(11):16-16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作为记录这段峥嵘岁月的重要载体,在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刊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进行函访,以纪念馆为轴重温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展现纪念馆的风貌及其发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向阳 《南方论刊》2022,(8):19-20+2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中国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产物。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体现了革命初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分析和考量。其体现了在考察过程中,毛泽东坚持的实践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以及群众原则,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则。毛泽东将农民视为中国革命重要力量,强调农村建立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农村大革命在报告出版后迅速高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蓄积了力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文章很多,却少有研究他的革命道路理论的。但恰恰是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开辟,不仅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而且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探索这条道路的过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毛泽东无疑是其中贡献最大的。因此,笔者把毛泽东对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突出贡献,从“对革命所处历史方位的分析”、“‘上山’主张的提出”和提出“‘革命向北发展’的战略”等角度入手写成本文,以加深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并以此文做为对毛泽东同志逝世三十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4.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等同志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随后又于1930年2月1日领导了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红军第七、八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本文就百色、龙州起义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问题作些研究。面临的课题百色、龙州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处于特定关头的时刻举行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土地革命,排除艰险、不屈不挠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到1929年底以前,党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先后发动  相似文献   

5.
《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一文,是朱德同志在一九六二年六月的一次谈话纪要。在这次谈话中,朱德同志回顾了三十多年前,从南昌起义到上井冈山的历史,从正反两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这段斗争的历史经验。认真学习这篇重要著作,不仅可以重温当年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波澜壮阔的斗争历史,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看到朱德同志在革命转变关头,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可贵探索,以及他在探索中对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中国革命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唯一正确道路,它的形成过程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毛泽东同志进行了艰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寻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哲学依据,奠定了这一道路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7.
周思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周恩来同志一生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革命精神时时鞭策着我们这些后来人。周恩来同志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家,而且也是一位通晓马列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理论家。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中国革命道路怎么走的问题,摆在了全党同志的面前。毛泽东同志首先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周恩来同志在革命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孟庆仁 《东岳论丛》2000,21(1):14-18
周恩来不仅是最早探索而且是最早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中共中央主要的负责人。周恩来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大体上经过了三个时期 :从大革命后期到中共六大是第一个时期 ,六大以后到 1 92 9年 9月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是第二个时期 ,再到六届三中全会是第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内 ,周恩来对党的队伍的恢复和发展 ,对于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壮大 ,对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 ,都起了主要的作用。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 ,周恩来做出了仅次于毛泽东的贡献 ;而在全党实现工作中心从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中 ,周恩来则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独立自主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一、毛泽东主张独立自主进行中国革命,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坚持了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独立自主首要的意义就在于无产阶级政党能够独立地处理本国革命的事务,自主地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社会制度。毛泽东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  相似文献   

10.
国民革命失败后,谭平山根据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认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平民革命,主张由劳动平民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建立平民政权。这种思想表明了在大革命失败后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是小资产阶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广大平民的理论尝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对谭平山平民革命思想加以评析,以期全面地认识革命时期的政党思想,为完善我国政党政治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结构、发展道路的考察以及列宁对东方社会革命的策略、革命成功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先导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从中找到了分析中国国情的历史线索和寻求中国革命道路的方法论,预示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将由此掀开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农民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认识和评价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作用,用什么样的革命政纲引导农民投身民主革命,不仅是革命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的政策和策略问题,而且涉及到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中国革命道路等重大理论问题的价值判断。笔者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到乡村农民运动的转变,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式革命道路的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本文拟结合有关文献和历史事实,对中共早期农运工作做一个概要的考察,从一个方面揭示中国式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13.
孙来斌 《江汉论坛》2004,3(10):17-19
如何理解中国革命道路与马克思"跨越"设想的关系,理论界至今仍有争议,其中"验证说"和"无关论"就是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两种界说各有其合理性,又各有其片面性.从主客观条件来看,中国革命道路与"跨越"设想并无直接的联系,并不是对设想的直接验证.但是,从列宁有关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看,中国革命道路与"跨越"设想存在着间接联系;在体现的原则方法上,中国革命道路与"跨越"设想有相通之处.因此,两者并非完全无关.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论安源与秋收起义□肖南春肖益萍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的亲自发动和领导下,湘赣边界爆发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和作用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的伟大进军,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正如罗荣桓所总结的:“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其政策经历了由主张城市武装起义到开始注意农村游击战争、城乡斗争并重实际上支持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再到初步有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客观上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造了条件,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共江西省委讲师团团长刘学经所谓“井冈山精神”,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是井冈山精神的本质所在。它解决的是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模式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革命不仅是一次真正的革命,而且这个革命不同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一次社会革命。一国胜利论是列宁运用历史辩证法解决俄国社会发展前途问题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不是主观的幻想,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科学分析当时具体条件的结果。新民主主义论,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所取得的一大理论创造,是毛泽东从世界历史的高度考察中国革命性质和方向的成果,而革命的领导阶级从民族资产阶级向工人阶级的易移,构成中国革命性质发生重大历史转变的重要依据。系统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历史逻辑,对于正确认识其在中国社会主义史中的历史地位,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未来探索,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朱德诞辰一百周年,由南充师范学院历史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次朱德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七日至十二日在四川南充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六十多篇。与会代表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朱德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作用、地位和贡献的问题。与会代表指出,朱德在各个革命时期,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团结奋斗,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总结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碰到的种种复杂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指导思想和革命风格。主要表现在: 1.军事方面:大家一致认为,朱德一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作出了多方面的巨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他在军事实践和军事理论方面的建  相似文献   

19.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共产党面临革命何去何从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克服了党内外的重重困难,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土地革命早期(1927~1930年)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并将革命不断引向胜利.对革命道路的创新是这一时期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核心成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党的一大到七大,党代会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产生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对中国革命性质的正确判断、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把握、阶级合作和争取革命领导权的成功探索等。但是,由于幼年时期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以及对中国国情的误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上也存在一些失误。其中,共产国际的影响使党代会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