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西北民族学院的邀请,由独联体吉尔吉斯共和国科学院通讯院土、科学院东干学研究所所长苏三洛率领的代表团一行四人于1992年6月底至7月下旬访问了我院,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和欢迎。访问期间,苏三洛一行广泛结识了我院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学术交流。同时,苏三洛一行到宁夏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访问结束时,我院与吉尔吉斯科学院东干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双方商定,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多方面的交流,包括互相访问,互派学者,建立合作机构等。苏三洛一行已于7月底经乌鲁木齐市回国。  相似文献   

2.
1987年3月18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部民族问题学会和《苏联历史》杂志编辑部联合举行了题为“苏联的民族过程:总结·趋势·问题”的圆桌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所、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苏联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以及国立莫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有来自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哈萨克、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等共和国的学者。会上发言者共25人。  相似文献   

3.
卷头语     
1991年的本刊,学者和读者诸君可以看到,我们又开辟了一个新栏目:刊布海外友好学术同行的直接来稿.我们一向主张学术不分国界,只要符合本刊宗旨,况且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本期在这个栏目内集中发表了四篇文章:一为《东干学:历史民族学概述> 中文版前言》,作者是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科学院通讯院士、该院东干族研究所所长、著名的苏联东干族(回族)历史学家М·Я·苏三洛博士.他曾应邀访问我所.由于共同的研究领域,我们两所将建立友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他的这本专著我们已翻译为中文,将在本刊连载.这是我国回族研究学界和读者将直接读到的第一本苏联  相似文献   

4.
一、苏联的朝鲜族据苏联的人口统计,居住在苏联的朝鲜族,1926年为87000多人;1939年为182300多人;1959年为313 000多人,1970年为357 000多人;1979年为389 000多人.苏联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斯·依·布鲁克所著《世界人口》(第381页)称:1983年在苏联的朝鲜族人口达到40万人. 据1970年统计,苏联的朝鲜族在乌孜别克加盟共和国的147 500人;俄罗斯联邦共和国101 300多人;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85 000多人.另外,在吉尔吉斯9400多人;塔吉克斯  相似文献   

5.
应西北民族研究所与省民委邀请,苏联著名东干族学者,现苏联古尔吉斯科学院东干族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干苏三洛·穆哈莫德·牙斯孜教授及夫人于11月15日至18日来我所进行了为时4天的学术访问。 苏三洛先生系甘肃省平凉回民后裔,是苏联东干族著名学者之一,他长期从事本民族研究,几十年来,颇有建树。苏先生对家乡和家乡人民一直怀有较深感情,从50年代以来,曾多次来兰及家乡  相似文献   

6.
本杂志已发表一系列有关小民族的材料。现发表我社记者Г·德列莫娃的访问记,接受她访问的是苏联文化基金会所属保护和发展苏联小民族文化社会科学理事会主席、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Э·捷尼舍夫。捷尼舍夫对这个问题做了他自己的总结。当然不排除我们还将回过头来对此问题继续讨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苏联的伊朗语民族除了塔吉克族和奥塞梯族以外,还有一小部分伊朗语民族集团居住在外高加索和塔吉克共和国的俾路支,他们是:库尔德族(116000)、塔特族(22000)和塔雷什族。1.塔吉克族苏联的塔吉克族大约有290万人,其中77%居住在塔吉克共和国,占该共和国人口的59%。此外,还有59.5万人住在乌兹别克共和国,2.3万人住在吉尔吉斯共和国。毫无疑问,塔吉克族是定居中亚最早的民族,是古粟特人和大夏人的后裔。除了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的高地塔吉克族以外,他们受古代伊朗文明的影响没有乌兹别克族明  相似文献   

8.
东干族是中国穆斯林的一支,主要居住在吉尔吉斯和哈萨克斯坦,其祖先于100余年前移居俄国。他们讲陕甘方言,用西里尔字母记录中国话。亚瑟尔·十娃子(1906~1988)是东干族最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和小说,并将俄文和吉尔吉斯文的文学作品译成东干文,为东干儿童编制教材,帮助他们用东干语言进行创作。亚瑟尔·十娃子曾就职于吉尔吉斯国家出版社,编辑过东干文报纸③,并以随军记者身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亚瑟尔·十娃子─—一位苏联东干族诗人的生平与创作》一书记述了十娃子的生平与成就。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传历”,第二章“十娃子所受的影响”,第三章“十娃子诗作”,第四章“散文与戏剧”,第五章“其他著作及成就”。书后附“十娃子作品索引”,并附录“十娃子诗歌、散文创作方法及原理”、“东干字母首末表”、“东干字母音译表”、“英文篇名及词语对照表”等资料。书中还有诗人十娃子同周恩来、老舍、艾特玛托夫、作者等人的合影以及东干民居、服饰、乐器、剪纸等大量珍贵图片资料。本书1991年由德国法兰克福VerlagPeterLang出版社出版,作者斯维特兰娜·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达耶尔博士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资深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9.
友好往来     
根据中国科学院与苏联科学院1958年合作计划,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派遣了冯家昇教授前往苏联参加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组织的中亚细亚调查队。冯家昇教授于今年五月至七月间随同苏联  相似文献   

10.
丁宏 《回族研究》2007,(4):43-46
苏联时期为数仅数万人且分散居住在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几个加盟共和国的东干族创制了以基利尔字母(古斯拉夫字母之一,系俄文字母的基础)为基础的东干文,开始了以拼音文字拼写汉语的成功范例。苏联解体后,以往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政策失效,东干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影响。东干语言文字如何继续发展?是仍然保留原有风貌还是学习汉语普通话?抑或是改用拉丁字母?学者们对此展开了讨论,本文即是对各种观点的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11.
吉尔吉斯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民族性格的形成,跟历史、自然环境与地理特点以及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由黠戛斯到现在的吉尔吉斯族,该民族形成了兼具游牧民族的崇尚自由和定居民族的安于现状、不能找准自身定位、矛盾性、崇尚权威、崇拜英雄等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2.
吉尔吉斯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民族性格的形成,跟历史、自然环境与地理特点以及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由黠戛斯到现在的吉尔吉斯族,该民族形成了兼具游牧民族的崇尚自由和定居民族的安于现状、不能找准自身定位、矛盾性、崇尚权威、崇拜英雄等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1983年2月,荣膺各族人民友谊勋章的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庆祝成立五十周年。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于1933年2月1日通过的决议决定成立一个能够领导和协调苏联民族学家与人类学家的科研活动的学术中心。正如后来的科学发展所表明的,这一决定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那么它的原则意义何在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二十与三十年代之交在苏联民族学界所形成的生动局面。自然,我们不可能考察它的细节,但可以利用过去的五十年以及苏联学术界积累  相似文献   

14.
民族研究所一九八一年曾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法国、西德、丹麦、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八个国家的学者五十二人次,其中由该所负责业务接待的有日本学者中根千枝教授、桥本万太郎先生和加拿大学者夏尔·勒布朗先生。宾主进行了亲切交谈,举办了报告会、座谈会开展学术交流。另外,该所还先后派研究人员赴美、日本、南斯拉夫等国进行访问、讲学和考察。  相似文献   

15.
张娜 《世界民族》2008,(2):72-81
20世纪20-30年代中亚地区进行的史无前例的"民族划界",最终划分出了乌兹别克、土库曼、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等民族,并据此迅速建成了五个民族加盟共和国.这是中亚现代民族过程中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其对中亚的现代民族过程乃至苏联解体直至中亚五个独立国家的建立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5年5月,哈卡斯学者布塔那耶夫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学胡振华教授的陪同下偕夫人访问了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就柯尔克孜族的有关学术问题与黑龙江省学者进行了交流。都永浩副所长代表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介绍了本所的有关学术情况;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会长舒景祥同志介绍了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的情况;布塔那耶夫教授向中国学者介绍了哈卡斯的学术研究情况。有国内外专家学者16人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哈卡斯学者访问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吉尔吉斯斯坦著名东干族(回族)学者穆哈麦德·苏三洛不幸病逝【编者案】惊闻穆·亚·苏三洛通讯院士于1998年2月22日不幸病逝的噩耗,不胜悲痛!苏三洛先生生前多次来华访问。1992年应西北民族学院院长马麒麟先生邀请率吉尔吉斯科学院东干学研究所学术代表团...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科学院与苏联科学院1958年的合作计划今年5月至7月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派我去苏联参加了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组织的中亚调查队。我们在中亚往返坐飞机走了2万公里,坐汽车走了6,500公里,乌兹别克、塔吉克、柯尔克孜、哈萨克、土库曼五个加盟共和国和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共和国都有了我们的足迹。这样奔走使我看见听  相似文献   

19.
百余年前欧洲掀起了内陆亚洲腹地地理考察的高潮,包括青海在内的我国西北地区成为重要考察范围.其中,俄国考察家科兹洛夫多次进入青海地区,进行动植物标本收集分类、水文探测、地质分析、气象测试,对青海自然生态环境做了细致的考察.并深入青海少数民族生活地区,采用欧洲民族学界普遍使用的观察、访问等田野调查方法,对蒙古、藏、土等民族社会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他们所留下的考察记录,对于今天保护与修复青海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传承青海民族社会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该文认为苏联的建立和解体不仅对中亚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也使部分研究者采取断裂式眼光考察苏联前后中亚社会的变迁。作者采取过程和整体视野观察苏联对中亚社会的影响,讨论了中亚社会制度、观念以及欧亚大陆之间的联系在苏联建立与解体过程中延续的某些面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