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弗洛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成员,对现代人的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进行过系统研究,旨在找寻正确的路径与方法来解决精神异化问题。弗洛姆以"人的生存方式"为主题回顾了人类文明历程,同时围绕"自由"的暧昧性及其引发的悖论选择,开展现代性批判实践。弗洛姆认为中世纪壁垒森严的社会结构虽然妨碍了个人的自由,但却赋予其安身立命的根基;文艺复兴萌芽以来,主体意识觉醒,无家可归的孤独情绪随之递增,导致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最终形成;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人生无所希冀,其塑造的健全的人又为人类后续发展带来了光明。文章以"中世纪的人"、"现代人"、"健全的人"三个术语为关键词,旨在深入发掘弗洛姆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弗洛姆的总体异化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姆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新弗洛依德主义”的创始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危机和非人道化过程的加剧,以异化作为揭露批判其罪恶和病态的核心范畴。因为异化“触及了现代人最本质的东西。”同时,他接受了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马尔库塞的“人的总体异化论”观点,提出了他的总体异化论。本文试对他的这一理论作一点探讨。一在弗洛姆看来,无论是“青年”马克思,还是“老年”马克思,异化范畴在其思想中一直占据着“中心地位”。他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劳动异化的四种表现来…  相似文献   

3.
人性、异化和爱是弗洛姆人本主义思想的三个基本问题,而爱的理论则是弗洛姆人本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归宿。弗洛姆把“爱”看成是消除和克服人的异化,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的“灵丹妙药”。考察和分析弗洛姆关于爱的根源、爱的本质、爱的要素和爱的能力等思想,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弗洛姆“爱”的理论中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其中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另一方面,这一理论又是不切实际的,具有抽象性和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不是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个传统思维向度上来思考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而是根据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来分析语言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体性”;弗洛姆认为语言是构成西方社会意识过滤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经验进行过滤,使之有选择地上升为意识或压抑为无意识。马尔库塞则更为具体地揭示了语言在现代西方社会对政治意识的过滤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法兰克福学派这一理论,为我们认识现代西方社会压抑控制人的现象,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潜意识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等人作过研究,在西方思想界曾颇有影响.弗洛姆等人对社会潜意识现象的分析,包含一些有价值的成份,但由于带有强烈的弗洛伊德主义色彩,也存在有谬误之处. 在我国学术界,对社会潜意识现象还缺乏具体研究.本文认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座,对社会潜意识做出科学的界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心理及社会意识的论述;在实践上有利于自觉调节改革的社会心理态势,促使社会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6.
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及其对文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格”理论是弗洛姆思想理论的中心概念,本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弗洛姆的性格研究及社会性格理论的结构层次,追索这一理论在弗洛姆全部理论中的基础作用,并结合文学艺术,探讨其对于文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社会心理学开始兴起于理论界,成为人们研究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必然语境。弗洛姆社会心理学思想也逐渐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许多学者从理解和解决人类社会自身的问题出发,对弗洛姆社会心理学兴起的背景、内涵、历史成因以及其价值和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文章是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情况的述评,供学者们在继续研究有关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欧中世纪人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西方人学思想发展的脉胳,探索了宗教神学与人学的关系,论述了中世纪人学思想的产生和神化的人的起源、堕落与拯救的人学内容与实质,同时对现代西方宗教哲学、人文哲学的影响进行了涉猎。认为这项研究对于探索西方人学思想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宗教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及其与人学的关系,从而自觉确立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深受异化理论的影响,提出了异化消费的概念。弗洛姆看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社会中,异化非但没有减轻和消除,反而愈演愈烈,人性非但没有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反而更加扭曲。消费让人异化,成为消费的机器。他提出,人应该走向人道而健康的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10.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已基本建立,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产生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取向之一,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为了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科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问题的深入研究。《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约请四位专家从不同的侧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期进一步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袁罗牙 《东方论坛》2008,4(2):31-34,45
继承“法兰克福”学派批判传统的埃里希·弗洛姆以社会心理为视角,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健全的社会,批判了掩盖现实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然而,人道主义基础决定了他的意识形态批判是不彻底的。  相似文献   

12.
埃里希·弗洛姆批判的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丰富了马克思人与社会的思想,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的社会性格进行研究,开拓了研究人性的新思维。弗洛姆注重分析人性的发展及人的价值,形成其独特的社会性格理论。弗洛姆人性理论在实现个体的人格健全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两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从宗教信仰、道德人性、社会文明三个方面展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人性异化主题。作者提出的宗教救赎并未解决人性异化问题。弗洛姆提出摆脱异化要从人性出发,培养人健康的性格,最终形成健康的社会,从而摆脱异化对人性的困扰。  相似文献   

1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观认为,异化消费是与真实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的消费。异化消费在迷失人的主体性和满足资本主义社会政治需要的同时,又是造成西方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强调培养生态理性,而且主张通过生产和社会变革来解决异化消费问题。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局限于技术批判,而是将生态批判和技术批判、制度批判联系起来,这是可取的。但是它用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却是根本错误的,而且其提出的克服异化消费的策略也是缺乏现实性的。  相似文献   

15.
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包括文化心理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和大众文化批判三个维度。文化心理批判维度主要是在坚持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理的基础上,援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极权人格、法西斯主义兴起的文化心理根源展开分析,探索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中介机制;技术理性批判维度主要揭示了启蒙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本质与缺陷,探讨了科学技术在当代西方社会异化使用的哲学世界观基础与现实根源,强调科学技术已经沦为一种控制和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工具;大众文化批判维度主要揭示了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不仅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统治方式的变化,而且反驳了资产阶级学者所宣称的西方社会是一个物质丰裕、无矛盾的理想社会的观点,认为当代西方社会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不过其危机的表现形式已经从古典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危机或者转化为社会发展日益总体化和个人自由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或者转化为合法性危机,因而西方社会仍然存在着革命的可能性。革命的前提就是通过对当代西方社会采取“大拒绝”的革命方略,并通过文化意识形态批判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政治意识和革命意识...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研究可以在深度解释学方法论构架内得到恰当说明。法兰克福学派将意识形态理论融合进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框架内,其技术统治论是一种新意识形态理论。从深度解释学视角看,新意识形态论是具有特定社会历史背景的象征形式,是一种历史谋划;相对于旧意识形态,新意识形态更具迷惑、辩护和操作性;在韦伯对自然祛魅和现代社会理性化解释基础上,哈贝马斯新意识形态论是对现代性的再解释:现代性危机主要表现在工具理性在交往领域的扩张并占据支配地位;回到生活世界,重建交往理性可以为现代社会发展建立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荀子和谐政治思想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荀子研究中等级与和谐的关系问题,采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荀子试图设计各社会等级之间的相互补偿机制,以解决等级划分与和谐目标之间的矛盾。补偿机制及其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弗洛姆的思想。在弗洛姆看来 ,个人与社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传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成方式 ,其根源深植于人类个体与社会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造成了传播的不合理性 ,即人们不得不以放弃或逃避自由的方式来实现与世界的联系。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 ,弗洛姆勾画出“健全的社会”的理想蓝图 ,提出以“爱”为基础的“健全的传播”思想。文章认为 ,当弗洛姆对西方社会病态的传播现象诊断时 ,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其思想表现出一定的深刻性 ;而当他根据自己设定的人本主义规范去描画理想社会的传播蓝图时 ,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 ,甚至是空想主义者  相似文献   

19.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弗洛姆都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所继承,也都对20世纪新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二者都通过异化理论对当今资本主义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但是,他们异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异化现象的关注、关于异化原因的分析及消除异化途径的探讨又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本文旨在比较弗洛姆与卢卡奇异化理论的异同,使人们对当代的异化现象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他们在传播学上的贡献国内却鲜见评介和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集中在对媒介控制的认识上。他们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媒介已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的基础;通过传播上的操纵和欺骗,大众媒介不仅极为有效地清除了社会文化的否定性,甚至系统地清除了孕育批判性和否定性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终造就单向度的人和社会。虽然这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作为意识形态媒介的批判,但也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