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市场构成社会的三大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作为特殊的"第三部门"承担了政府与市场不能且不愿做的事情,非营利组织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不可忽视的功能。本文将重点从非营利组织缩减市场竞争风险、对企业的促进作用、减少贫困,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几个方面来分析非营利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以客观评价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是构成现代社会的三种最主要的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由于其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在其财务管理方面与营利性组织有着重大的区别非营利组织是我国重要的公共部门,承担着全社会的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多方面任务,其财务控制水平和效果,将直接影响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本文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对其财务控制体系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责任缺失等"诚信问题"日益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在管理的实践中甚至暴露出很多非常严重的弱点。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的阐述和剖析,以非营利组织的治理为切入点,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积极引入公司治理理念,根据非营利组织特有的产权基础与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加强制度创新,从而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非营利组织的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以提升其组织运作效率,达到发挥非营利组织应有社会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非营利组织营销思想的时代已经来临,用营销技术来开展组织的活动是非营利组织开拓农村教育市场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非营利组织只有及时树立营销理念,不断学习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在其它方面取得成功的经验,应用营销技术,才能很好地开拓农村教育市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在世界上多数地方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服务、环境、扶贫、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随着中国经济和政治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需求的日益多样性、社会中间层的形成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的增加,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一、非营利组织的智力密集性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西方,非营利组织在西方国家的崛起是西方国家步入知识社会或者说“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但是,目前即使在西方,它也并非是一个具有明确内涵与外延的术语,从…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社会职能的分化、社会的重新分工、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职能的外移,催生了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在形成的过程中,不少有识之士、有志之士联合起来组成从事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共服务和公众支持的组织,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就是这类组织的代表,在解决新公共问题、提供创新型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股不可替代的、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与此同时,其自身能力建设是一个重大的新挑战和新课题。中国非营利组织能否在中国健康地发展起来,从根本上还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促进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能力建设问题被摆放在了一个凸显位置,成为目前发展的关键。本文拟在阐述在新经济体制下我国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一系列对策,使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调节社会矛盾、提高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7.
公共治理是多元治理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协作管理,从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作为治理主体的政府部门与非营利组织间互动关系,将决定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影响政府治理的效果。现实中,由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间的摩擦,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缺陷,将会出现对抗式、依附式的关系模式,降低社会管理效能。因此,为了使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调发展,论文选择从公共治理视角入手,立足博弈分析,通过收益比较,指出理性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应选择"合作"关系模式。并提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采取双管齐下策略,政府外部关系梳理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机制重建相互结合,共同营造良性互动的关系模式,形成合作伙伴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8.
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税收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负有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使命,非营利组织的良好运作,可以起到均衡社会分配、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越来越多地需要由各种非营利组织来提供,而我国的非营利性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推动非营利性组织健康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变革与协调,而税收政策是其中无法忽视的关键因素.合理的税收优惠能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发展环境,从而有助于促进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转型期,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外有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吸收借鉴,从而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本文以WWF希腊的营销模式为例,深入剖析其营销特点,并吸收其精髓,以便借鉴于WWF中国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是目前博物馆运行较为常见的一种思维,这是因为现在博物馆的管理和经营体制仍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经费由财政支持,使得博物馆缺乏危机感和使命感。传统的管理体制束缚了博物馆的创新精神,阻碍了博物馆积极的转变经营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文章围绕非营销组织(NPO)营销,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将非营利组织营销这一理论与博物馆的实践结合起来,分析非营利组织营销在博物馆运行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提出了营销策略在博物馆实际运行中的一些创新点。  相似文献   

11.
杨山鸽 《领导科学》2012,(29):37-39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参与地方治理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在性质上也发生了变化,非营利组织从公民社会的行动者兼任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从私人性到公私兼具.这些变化对非营利组织、公共项目管理和民主的性质有着深刻意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非营利组织怎样才能有效地在广泛多样的环境中解决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国家介入社会的方式非常关键,它关系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也必将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若要确保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首先要集中关注和系统了解这类工具,深入分析公民社会自身组织形式与其承载的功能是否相适应,重新策划国家的作用,改良公民社会自身组织机制 在社会组织数量不足、能力尚弱、缺乏社会资本的支撑等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尚面临如何有效地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营销本是源于市场领域。而在公益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营销理念被逐步引入且应用到公益组织领域,全球已经掀起了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热潮。本文借鉴企业管理的营销理念,分析公益公募基金会发展营销策略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并从需求导向出发,依据营销策略的4C分析框架,从顾客、成本、便利、沟通四个角度发展出项目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但是我们发现在政府和市场存在失灵现象之后,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营利组织也存在失灵现象,即志愿失灵。如何完善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服务,减少"志愿失灵"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志愿失灵的理论概述、我国志愿失灵的表现、我国志愿服务应采取的对策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分为三大类:第一部门——政府,第二部门——企业,第三部门——与政府相区别的自愿提供公共物品的非政府组织,与企业相区别的非营利组织。  相似文献   

15.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活跃的社会组织形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非营利组织会计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研究相对于企业会计理论而言起步比较晚,相关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研究相对落后,加强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变得日益重要。然而民间非营利组织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因会计制度不健全、缺乏会计监管也出现了各种问题。非营利组织会计应至少做到"钱账分离"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审计。在此基础上,还应明确监管主体、完善财务信息披露,使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监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叶丹 《决策与信息》2011,(10):186-186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多、实力不断壮大,它们表现出一种“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功能。作者认为,非营利组织表现出的这种功能源于其社会资本的积累。本文从社会资本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及非营利组织获取扯会资本的途径两方面浅析非营利组织的运行。  相似文献   

17.
非营利组织是指在政府体系之外依法成立的,具有公共服务宗旨或促进社会福利发展,不分配盈余,享有免税或减税待遇的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最早出现在19世纪70~80年代,开始主要是以募捐济贫为目的的慈善组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和市场同时失灵"问题的出现,非营利组织在世界各国快速发展,在保护环境、消除贫困、发展教育文化、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弱点,填补了二者功能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黎皓 《科学咨询》2002,(23):19-21
中国企业营销,应该说一直走的是一条以模仿为主的道路.改革开放20年来,西方企业营销营销理论与方法从引进传播到推广应用,多数企业基本上仍是"照葫芦画瓢".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结社革命"的兴起促使非营利组织空前发展,非营利组织正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中关于非营利组织员工的激励成为其研究重点之一。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以致无法吸引优秀人才。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并结合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激励现状来分析和完善非营利组织员工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张琳 《经营管理者》2013,(27):99-99
现阶段,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正广泛受到社会的好评,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本文所要探讨的非营利组织(NPO)是在民政局通过合法程序注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它们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比如红十字会等。此外,我国的NPO还包括各种事业单位等。这类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同样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积极性,以致更好地促进非营利组织的长久发展。本文从非营利组织的构成出发,探讨非营利组织专职员工的激励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