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总体逻辑可以从公民社会的角度进行考察。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方法论上开始对从单纯经济的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进行了反思,在学术背景上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转向了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化社会学。这一转变,表现在公民社会问题上,就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基础的视角来理解公民社会,转换到从文化与上层建筑的视角来理解市民社会。这就是作为公共领域的公民社会。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就转变为公共领域的文化领导权问题。从葛兰西的“阵地战”到哈贝马斯的“第三条民主”道路等问题,之后形成的与卢卡奇传统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开启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潮。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往往注重经济、管理、设施的现代化,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主体——人的现代化,忽视了对公民意识的培养。从整体上来看,公民意识内在具有政治、法律、社会伦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从政治层面来讲,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爱国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等;从法律角度来讲,主要包括公民的身份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平等意识和自由意识等;从社会伦理角度来讲,主要包括公民的责任意识、合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全国上下开展反腐倡廉的宣传活动,人们逐渐对‘公民是否应该更多地获知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问题产生了思考。从法律的角度采说,本质上,这是一个关于公民知情权保障界限的问题,本文试从公民知情权角度来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论述,以期从“公民知情权”与“政府公务人员信息公开”之间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精读《政治学》一书,笔者从城邦起源、政体研究、公民讨论、经济社会主张等论述背后看到了全文蕴含的社会治理思想。进而以社会治理理论为依据,以多元的治理主体、善治的价值取向、法治的管理手段、分权的管理机构等四个角度为契合点展开论证,以期对当下公共管理领域社会治理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认为应该从加快法制化建设、培育公民参与政治文化环境以及拓宽公民的参与渠道三个方面来加强和完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雷小丽 《办公室业务》2012,(6):11-12,16
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又具有不同的秉性、特征、思维和行为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应该是人的共性,它研究的不应该是具体的哪个人,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人的本质这个角度来初探如何更好更行之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对我国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8.
《理想国》中所含的"学识"是非常的磅礴,不可能一一谈及。本文试图从哲学家治国的角度来分析哲学家的基本职责及哲学家如何实现城邦的正义;如何实现城邦的整体的幸福。最终将探寻哲学家为什么只能在"贵族政体"才有生存的土壤,而在其它政体中却没有生存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来判断,一个政治体系,既能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正当权利,维护公共利益而不滥权,又富有公共效率,基本上就是一个富有良好政治生态的现代政治体系。如此政治体系的养成,关键在于对政治权力的必要限制,即把政治权力限于社会正义和公民权所设定的范围之内。而其限制方式和制度程序,一在民主,二在法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新加坡的威权主义政治是新加坡实现现代化的必然条件这一观点,从历史、现实和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新加坡现代化过程中威权主义形成的反史根源。社会因素和思想基础,以理解新加坡为什么会形成威权主义政体以及其持续的原因,同时一定程度上解释新加坡的威权主义在其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角色和作用,新时期又有什么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石艳文 《经营管理者》2011,(1X):303-303
政治参与是实现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但是大学生对选举这一重要的政治参与方式表现了某种冷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政府有关的。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当从各个方面加强其对公民的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公民在理论上被认为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必然会渴望参与行政决策和执行,那么如何让公民参与行政决策呢?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对公民参与的定义和参与的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中国公民参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从公民行政参与机制的基本前提、制度基础、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等角度,详尽阐述了构建公民行政参与机制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徐云龙 《经营管理者》2013,(31):153-153
随着当前国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战略能源对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世界大国若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在未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保持能源优势地位。尤其是我们中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保持我国的能源安全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根本利益。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南亚这片区域是我国实行能源"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的关键通道,然而这条通道确受着地缘政治与经济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南亚地缘政治与经济角度分析我国在这片区域的能源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政治信任与政治生态的内在联系赋予了从政治信任角度探讨优化政治生态的可能性和价值。在政治信任视域下,当前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包括腐败威胁政治生态的合法性基础、风险社会挑战政治生态的治理绩效产出、批判性公民考验政治生态对公众期待的回应和社会思潮多元遮蔽人民对政治生态的总体认同等。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加强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加强公民的政治参与建设、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认同度等方面优化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有序的公民监督是清除腐败顽疾的一剂良方,但在我国反腐败的现实情况中却存在着公民参与缺失这个难题。本文从公民参与角度出发,分析了反腐败斗争中公民参与缺失问题的成因,并基于此提出了提高反腐败中公民参与程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微博反腐:公众的知情权与官员隐私权之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反腐目前已经成为公民检举揭发和遏制腐败的新形式。不过,在微博反腐中,公民言论自由权的行使很可能会侵犯官员的名誉权、隐私权。因此,需要从民主法治的角度来化解官员个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与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相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2008,(6):2-2
当站在2008年,来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从政治也好,从经济,或者文化、教育、军事、社会等层面都可以得出许多令人振奋的结论,我们则选择了从“管理”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正>民粹不是发展中国家的专利或特有病理,如今也发生于英美体系。如何理解这样披着民主外衣又常有颠覆民主不良记录的大众参政行为呢?事实上,远在古希腊时期,大哲学家柏拉图就在《理想国》中精彩勾勒了"民主政体"的民粹化气质与潜能。柏拉图确定了五种政体:王制(贵族制)、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政体分类以政治美德为准据,最理想的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公民的利益表达是否能很好地被政府采纳,实际上就是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权,公民怎样才能更直接参与到国家的政治领域,那就是通过参与到本国最根本之法——宪法的修改来达到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使其上升为修宪案,更好地保障公民各项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角度,从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这几个角度来探讨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